大學生班級學風與學習成績分析

時間:2022-04-15 02:52:08

導語:大學生班級學風與學習成績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生班級學風與學習成績分析

摘要:班級學風建設是高校學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基石,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金融學專業兩個班的數據,利用SPSS19.0分析不同班級學風與學生平均學習成績之間是否存在著顯著的相關性。研究結果表明:班風學風與學習成績存在顯著的相關性,文中提出加強班級學風建設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班級學風;學習成績;相關分析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開了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會議強調,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指出,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戰略地位的教育、是綱舉目張的教育,并強調把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果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1]。2016年12月,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本在于做人的工作,中心環節在于立德樹人,核心在于提高人才培養能力[2]。班級學風建設是高校學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重要基石,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因素。它對培養高質量的本科人才以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起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大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大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表現。學習成績又直接反應了學生的自我學習和自我約束能力。目前,學術界對大學生學風建設的研究較多,筆者以主題“大學生學風”進行檢索,檢索到445條信息,但對班級學風與學習成績之間的相關分析的研究文獻較少。比如,張路等(2013)以南方某高校作為研究對象,從積極主動學習、師生互動、學生合作三個方面分析學風建設與學習成績的關系,結果顯示,學風優劣對學習成績的高低有顯著的影響。在這三個核心指標中,積極主動學習對提高課程成績貢獻最大[3]。蘭淇(2019)從學校、教師、學生、家庭和社會五個方面進行了學風影響因素分析,構建學風影響因素指標體系,得出這五個維度均為影響高校學風的因素。影響程度由大到小分別為,學生、學校、教師、社會和家庭[4]。本文在已有學術界研究的基礎上,以筆者任教的班級為研究對象,運用SPSS2219.0分析不同班級的學風與班級學生平均成績之間的關系,并針對調查、檢驗結果提出合理的建議,以期為高校教育工作者開展日常管理和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一、班級基本情況及學風評價指標的選取

(一)班級基本情況。選取2018金融學(1)班和2018金融學(2)班作為調查對象,兩個班級人數都為52人,經濟學課程屬于考試課。此次開課,兩個班級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由同一個老師上課。這兩個班級的學生在整。體學情分析上非常接近,高中階段都沒有開設經濟學課程,在初等基礎知識的積累方面,具有很強的相似性。因此,選取這兩個班級進行調查分析,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和可比性,分析結果也將具有很強的說服力。(二)學風調查結果分析。目前,國內對大學生班級學風的評價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評價表。本文立足于研究目的,參考蘭淇(2019)構建的學風評價體系,自制班級學風評價指標。從學習目標、學習態度、課堂學習(出勤率、遲到早退、課堂互動)、課外學習(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作業完成、課外師生交流)四個方面對兩個班級的學風進行對比分析。通過調查問卷和隨堂記錄的形式,收集兩個班的學風情況。調查統計結果顯示,一是在學習目標方面,(1)班和(2)班對經濟學的學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的百分比分別為19.2%和57.6%;二是在學習態度方面,(1)班和(2)班有積極學習態度的學生占比分別為17.%和48.1%,(1)班的大多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態度,是得過且過的消極學習觀;三是在課堂學習方面,(1)班和(2)班的遲到早退率分別為15%和0%,課堂互動中,(2)班學生的積極性高于(1)班,從微助教平臺的答題情況可以看出(2)班的及格率高于(1)班;四是在課外學習方面,課程作業及時完成率(1)班只有76.9%,(2)班為96%,根據微助教平臺的統計,(2)班預習的同學數明顯高于(1)班,在對團隊協作完成學習任務方面的統計顯示,(1)班只有18%的學生愿意與同學討論學習內容,(2)班為45%。從以上統計數據可以看出,(2)班的班級學風明顯優于(1)班。但班級學風是否直接影響著班級的平均學習成績,以下對兩個班級的期末成績進行差異性分析。

二、學習成績差異性分析

(一)期末成績描述性分析。在課程學習結束后,兩個班參加學校組織的期末閉卷統考,卷面總分為100分。為了了解班級學風對班級學生成績是否有影響,則要比較兩個班的學習成績總體均值是否有統計學差異,其差異是否顯著。筆者運用統計分析軟件SPSS19.0對期末卷面成績進行分析,采取參數方法及非參數方法進行檢驗。在分析檢驗之前,我們要首先假設兩個班學生對教師和課程的偏愛是無差異的,學生成績僅與班級學風有關。表1顯示了兩個班各描述統計量的情況,金融學(1)班和(2)班的平均成績分別為66.6分和72.2分,(1)班和(2)班的的標準差分布為11.4和11.7。數據來源:通過期末考試卷面成績分析而來。(二)檢驗結果解讀。表1數據顯示,(1)班和(2)班考試分數有一定的偏斜,(1)班為左偏,(2)班為右偏,但偏斜程度不高。(1)班的峰度大于0,分數的分布相對集中,(2)班的峰度小于0,則分數的分布相對分散。在進行推斷之前,先判斷樣本數據是否服從正態分布。從樣本容量來看,適合做D(Kolmogorov-Smirnov)及W(Shapiro-Wilk)檢驗。從表2的正態性檢驗來看,這兩個班級可以認為近似正態分布。表2:正態性檢驗再通過方差方程的Levene檢驗,發現兩個班級的方差是齊性的(sig=0.750>0.05),因此可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的方法進行分析。我們原假設是兩個班末考分數的總體均值無顯著差異,備擇假設為有顯著差異。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表3:獨立樣本T檢驗基本結果由表3可知,t=-2.467,P=0.015(﹤0.05),則說明兩個班級的期末卷面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2)班學生的期末成績比(1)班學生的期末成績較好一些。

三、結論與建議

根據調查及檢驗結果可以看出,第一,(2)班課堂紀律明顯好于(1)班,(2)班遲到早退、曠課以及請假的學生非常少;第二,(2)班的學生學習態度較為端正,(1)班的一大部分學生對經濟學的學習持著得過且過的消極學習態度;第三,(2)班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比(1)班多;第四,(2)班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較高;第五,(1)班和(2)班的期末卷面成績存在顯著差異,可以解釋為班級學風直接影響著班級學生的平均成績。因此,要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造就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教師就需要進一步加強學風建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首先,明確學生的學習目標,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規劃;其次,加強班級日常管理和引導,采取激勵相容的機制;再次,鼓勵任課教師參與班級管理,在教學方法的選取上,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在課程設計中,體現以學生為主導,教師為輔的教學活動;最后,在高校學生管理制度方面,學校要體現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讓各職能部門齊心協力,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學生的學習創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參考文獻:

[1]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召開[EB/OL].(2018-06-22)[2019-09-25].

[2]談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點[EB/OL].(2016-12-09)[2019-09-25].

[3]張路等.大學生學風建設及其對學業成績影響的實證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3(12):173-176.

[4]蘭淇.高校學風評價體系構建及影響因素分析[D].哈爾濱:東北農業大學,2019.

作者:歐陽勤 郭燁 吳鐵雄 單位:1.廣東白云學院應用經濟學院 2.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