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氣項目建設情況報告

時間:2022-06-28 08:18:05

導語:沼氣項目建設情況報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沼氣項目建設情況報告

摘要:為了解近年來延邊州沼氣項目建設情況,重點查歷年延邊州沼氣建設存在的問題,總結成功經驗,盤活沼氣項目沉淀資金,探索資金使用新思路,新途徑。為此,州農委先后深入州縣(市)、鄉(鎮)、村(屯)進行調研,并召開座談會,對沼氣建設項目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

關鍵詞:沼氣項目;建設情況;報告

一、基本情況

中央戶用沼氣項目投入資金總數3376.67萬元,使用資金(建沼氣)總數1929.0882萬元,建設戶用沼氣總戶數15688戶;沉淀資金總數1141.6318萬元,其中農業局帳戶資金總數172.5311萬元(不包括琿春市、汪清縣),財政局帳戶資金總數607.2萬元(不包括琿春市、汪清縣)。各縣市(沒使用即剩余)沉淀資金情況:敦化市120萬元;安圖縣252.64萬元;延吉市107.1萬元;龍井市0元;和龍市178萬元;圖們市122.8911萬元;汪清縣82.89萬元;琿春市278.1107萬元。大中型沼氣項目數(項目名稱):延吉市2個;圖們市3個;敦化市2個;龍井市0個;和龍市2個;汪清縣0個;琿春市1個;安圖縣2個。共計12個。

二、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為切實落實好沼氣項目建設工作,州環能站成立了沼氣項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嚴格按照“領導干部負總責、工作人員直接負責”的責任機制,責任到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切實保障沼氣項目建設工作良好開展。

2、明確目標,計劃實施

嚴格按照國家、省州工作部署要求,科學制定沼氣項目建設工作計劃,明確總體目標和各階段工作任務,科學謀劃全年項目建設工作整體推進。

3、創新思維,突出實效

緊緊圍繞全州新農村環境保護建設總體目標,以沼氣項目建設為重點,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深入基層開展新農村環境保護,突出發展新能源調研,積極推動太陽能、地源熱、風能等其他新能源開發的可行性研究,推動新農村環境建設良好發展。

三、存在的問題

1、成本較高

限于全州天氣情況、地理條件,發展沼氣項目建設成本、維護成本、管理成本較高,推廣難度較大。全州地處北半球中溫帶,冬季寒冷漫長,發展沼氣項目建設與其他地區相比各類條件先天不足,沼氣池建設保暖增溫、設備管理不規范等因素無形中增加了建設成本。由于縣(市)項目資金配套不到位,農戶需自籌部分資金,并且負責項目建成后的所有管理、維護成本,農戶積極性不高[1]。

2、宣傳力度不到位,農民認識不足,沼氣綜合利用程度低

全州受地方財力不足、技術人員缺失、推廣宣傳力度不夠,導致農戶認識不到位,積極性不高。沒有真正認識到開展沼氣項目建設的綜合效益,沒有認識到沼氣建設不僅能清潔農村環境,促進能源轉化利用,還能推進種植業、養殖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3、缺乏技術指導,培訓力度不夠

對初建沼氣的農戶來說,技術指導非常重要。但在實際生產中,管理部門負責項目審批和監督檢查,建成后一走了之,后期技術指導不到位,建成的沼氣池質量不過關,出現很多技術問題,最終導致沼氣池利用率不高,甚至擱置不用。

4、管理維護不力,沼氣池作廢率高

沼氣池后期管理維護至關重要。缺少必要的管理和維護,不僅影響使用年限,也會降低產氣質量。由于沼氣池的管理維護工藝要求高、勞動強度大,加上缺少必要的維護器械、配件和實際經驗,有些沼氣池建成運行一段時間后,因管理不善導致產氣不足或不產氣;或者因為不能及時清理池渣,管道損壞和老化,沼氣池作廢率較高,嚴重制約了沼氣項目建設的穩定發展[2]。

四、建議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

農村沼氣建設項目對提高農村能源綜合利用,改善衛生條件,發展集約型清潔農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各縣(市)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要不斷加強沼氣項目建設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進行大力宣傳,讓廣大農戶充分了解沼氣項目建設的好處,變被動為主動,提升廣大農戶的認可度,提高建設積極性,推進沼氣項目建設快速發展。

2、圍繞主題,創新思維

緊緊圍繞國家開展沼氣項目建設,推進新農村環境整治這一主題,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底數,理清思路,統一思想,積極開展工作創新,改變單一發展沼氣建設思路,深入探索太陽能等新能源建設的可行性研究,努力推進沼氣、太陽能、風能、地熱能等多能源共同發展局面。

3、健全機制,增添活力

建立健全沼氣項目建設工作機制、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和服務機制,增添沼氣項目建設活力。組織機構方面,各縣(市)環能站全程參與沼氣池建設項目的管理、組織、實施和培訓,積極參與解決生產中發生的有關問題。落實責任方面,縣(市)及相關單位要成立項目工作領導小組。嚴格責任落實,明確任務,做到責任到人,目標到人,幫助、指導施工單位開展項目建設。項目推進方面,讓具備條件和有積極性的農戶先建,條件暫不具備和積極性不高的后建,增添沼氣項目建設活力,加快發展步伐[3]。

4、強化培訓,提高技能

加強沼氣項目管理隊伍培訓,有組織、有計劃、有針對性的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聘請有關專家和技術人員講授沼氣技術。實行統一技術標準和質量標準,按照標準組織施工、驗收,確保農村沼氣工程質量。

5、加強沼氣技術水平提升和推廣

積極與各科研單位緊密聯系,加大科研攻堅力度,著力提高沼氣設備性能和沼氣技術水平,增加沼氣效益。

6、綜合利用,解決肥源

在全州養殖戶不足、秸稈還田等導致肥源不足的情況下,積極推進以秸稈、廢棄菌袋等作原料的可行性研究。在集中養殖區探索建設大型沼氣池。指導和動員尚未建沼氣池的生豬、畜禽養殖大戶科學儲存、合理調劑、低價供給鄰近無養殖農戶的沼氣肥源,以達雙贏目的。以沼氣池項目建設帶動農戶改廁、改廚、改圈,切實推進農民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促進循環農業發展。

作者:葉連權 單位:吉林延邊州農業環境保護與農村能源管理站

參考文獻

[1]張志杰,尹靜章.發展農村沼氣工程的對策[J].科技信息,2012(15).

[2]孔凡標,臧崢崢.推廣農村沼氣建設生態文明村[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3):109-110.

[3]武福全.加強后續管理服務,促進農村沼氣項目建設[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