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防疫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
時間:2022-10-22 03:19:00
導語:動物防疫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農村生產體制和經營體制的改革也在加快,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也在全面提速,而動物防疫與新農村建設二者之間是否產生矛盾、或有何制約和促進。帶著這些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長期戰斗在第一線的畜牧獸醫工作者,對此進行了走訪調查,并問計于農民和養殖者,以從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關鍵詞:動物防疫;存在的問題;新農村建設
黨的“”之后,全國上下迅速掀起了農業現代化、城鎮一體化、新農村建設的熱潮。農村土地流轉加快、觀光農業發展迅速、高效特色農業步伐加快、農業綜合開發力度加大,這是發展現代農業、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改變農村生產生活環境的必然趨勢,也是深化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三權分離”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畜牧業作為大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農村經濟短平快的重要經濟收入來源,將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1動物防疫方面存在的問題
1.1隊伍需壯大。2006年,全國獸醫管理體制改革之后,畜牧獸醫站由原來的自收自支事業單位轉為財政全額撥款的民事業單位,使原來天天“找飯吃”的“游擊隊”變成了吃飯不愁的“正規軍”,但由此也帶來一些問題:一是年富力強的中青年臨聘人員被辭退后,留下人員多數都年齡偏大、知識老化、技能單一,難以適應新時期現代畜牧業發展的要求;二是進人難,留人更難,部分公招大學生把進畜牧獸醫站作為跳槽、換崗到公務員隊伍和其他事業單位的跳板,雖然進得多,但出得也多,加之公招的非專業人員比例越來越大,人員呈負增長;三是基層畜牧獸醫條件艱苦、任務繁重、工作野外,與鎮(街)其他事業單位人員相比,在經濟、政治地位上仍有較大差距;四是村級防疫機構不健全,下的多、上的少,加之工作辛苦、收入低、年老無保障,不少地方村級獸醫處于“老去新不來”后繼無人的尷尬境地。1.2質量需提高。要減少或消除動物疫情發生隱患,加強動物科學飼養、強化動物免疫接種、提高免疫保護率是其必然途徑。為此,國家對危害嚴重的主要人畜共患動物傳染病實行強制免疫制度,規定了這些動物傳染病免疫密度和免疫抗體達標率。但受其兩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免疫效果在一些地方往往難以保證,抗體難以達標。一是動物疫情本身的傳染性、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導致“防不勝防”或“防而無功”;二是村級獸醫基礎設施設備缺乏,冷鏈體系不完善,操作過程不規范,導致免疫效果不達預期;三是部分人畜共患動物傳染病病毒毒珠亞型較多,單型疫苗對其它型不能起到保護作用。1.3監管缺手段。政府對動物重大疫病的防控重視,財政投入資金也是逐年增加的。但就現階段而言,監管、執法、檢測等仍然缺乏科學有效的監控手段。一是散戶監管難,目前,農村仍有相當數量的散養農戶,大多以自養自食為主,加之飼養周期不長,對防疫工作不夠重視,致使監管難;二是檢疫靠經驗,除少數城郊機械化屠宰廠(場)外,多數農村(鎮、街)屠宰場(點),檢疫人員實施檢疫主要靠工作經驗、肉眼觀察而進行判斷,甚至在一些邊遠的零星網點還有“坐等開證”檢疫等把關不嚴的現象;三是環節渠道多。動物產品到餐桌,要經過生產、流通、運輸、儲藏、加工等許多環節,任何一個環節的馬虎缺失,都有可能留下隱患甚至造成畜產品安全事件。
2動物防疫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
(1)互為依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準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而要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實現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但農業的現代化離不開畜牧業的現代化,農業、農村、農民的提升也離不開畜牧業的提升,土壤養料和水分的蓄積涵養需要畜牧業提供的有機肥,“六畜興旺”必然帶來農業的興旺。動物防疫是畜牧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新農村建設的有益助力。(2)互相促進。雖然近年來規?;藴驶B殖發展較快,但疫病對畜牧業發展的威脅始終沒有減少或解除,仍然存在潛在的疫病風險,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和財政為此而付出的人力、物力、財力也不少。新農村建設中針對養殖進行合理規劃與布局,可促進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動物防疫工作也可促進新農村的發展。(3)同步推進。要達到“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水清山綠”的標準,在建設新農村的同時,就必須同步推進動物防疫、動物飼養環境衛生治理、病死病害動物無害化處理,最大限度地減少動物疫病的發生和導致的死亡、最大限度地減少因飼養而造成的環境污染。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水清山綠”的目標。07
作者:詹登倫 黃秀 單位:重慶市江津區鼎山畜牧獸醫站
- 上一篇:茶文化背景下景觀設計課堂教學改革
- 下一篇:新農村建設檔案工作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