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環境下紀錄片編導創新思維
時間:2022-11-25 11:33:56
導語:新媒體環境下紀錄片編導創新思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編導是紀錄片創作的總設計師,其創作思維影響著紀錄片的風格,同時也決定電視紀錄片的成敗。本文分析電視紀錄片編導的發展現狀,強調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紀錄片編導思維創新的重要性,并提出轉變傳統思維觀念、落實紀錄片策劃方面的創新、更新紀錄片的編排模式、積極引入先進科學技術等創新工作思路。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電視紀錄片;編導
電視紀錄片的編導是紀錄片創作的總設計師,其創作思維影響著紀錄片的風格類型,同時也決定電視紀錄片的成敗。現階段,新媒體迅速發展,在人們的生活中得到普及性應用。在這樣的環境下,電視紀錄片行業受到較大沖擊,想要實現更好發展,就需要電視紀錄片編導對自己的創作思維進行創新與轉變。電視紀錄片編導的現狀分析在長時間的發展中,電視紀錄片選題與時代的聯系更加緊密,相應作品已然成為歷史的“見證者”,能夠敏銳把握時代脈搏。隨著互聯網、新媒體的迅速發展,電視紀錄片的傳播途徑更加廣泛,其制作模式更加新穎,選題更為廣泛??傮w來說,電視紀錄片逐漸走向融合發展道路。這對電視紀錄片編導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編導的創作思維不進行更新轉變,而依舊停留在傳統模式,就會阻礙電視紀錄片行業的整體發展。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紀錄片
編導思維創新的重要性在新媒體發展背景下,原有的電視紀錄片創作模式已無法滿足受眾的需求,創新電視紀錄片編導思維成為必然選擇。現階段,新媒體已融入人們的生活,為人們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多途徑,受眾對媒體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電視紀錄片行業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則會導致整個行業的衰退。電視紀錄片編導作為紀錄片的主創人員,其思維、專業能力水平直接關系電視紀錄片的質量。創新電視紀錄片編導思維,是推動電視紀錄片行業更好發展的必然要求,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電視紀錄片編導的創新思路
1.明確發展方向
在新媒體環境下,為了提高電視紀錄片的市場競爭力,編導人員應當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分析當前紀錄片編導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并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在強調電視紀錄片公信力、權威性的基礎上,積極引入新媒體思維與技術,推動電視紀錄片行業更好發展。在此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明確電視紀錄片編導的職責與發展方向,電視紀錄片雖然需要積極吸納新媒體技術,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全面迎合受眾口味,而是要在堅持權威性的基礎上,對編輯與創作方式進行創新,用新的表現手段表達主題。二是電視紀錄片表達方式需要創新,電視紀錄片的基本主題為人文情態、時事政治等,應了解受眾對電視紀錄片的訴求,創新電視紀錄片的傳播方式。
2.轉變傳統觀念與思維
(1)結合群眾生活與需求選題。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紀錄片的選題需要進行改變,應更加側重于細節,關注民生問題。換言之,就是要結合群眾生活和需求,完成電視紀錄片的選題,拉近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提升受眾對電視紀錄片的關注度。例如,《舌尖上的中國》這部紀錄片的選題就來源于群眾生活,向受眾展示了中國的美食,引發強烈社會反響。電視紀錄片承擔著記錄時展和歷史變遷的任務,而依托群眾生活的點滴事件反映時代變化,是新媒體發展為電視紀錄片編導提供的新思路,也是時展的趨勢,值得重點關注與應用。(2)實現人文與生活的結合。受到新媒體發展的沖擊,電視紀錄片的創作與群眾生活更加貼近,體現人文元素、實現人文與生活的結合,成為電視紀錄片創新的思路。電視紀錄片編導要轉變傳統單一的主線式敘事方式,引入多元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完成特點更加鮮明的作品創作。《舌尖上的中國》除了向受眾展示中國美食、各地的飲食習慣,還表達了食物在親情、友情、愛情等元素中的感情作用,這一表達方式在《舌尖上的中國3》中更加明顯,突出了電視紀錄片的人文特點。(3)創作思維的更新。在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紀錄片編導要主動更新創作觀念,在電視紀錄片的制作中引入營銷思維,促進行業更好地發展。在電視紀錄片選題階段,應當對社會群眾關注的重點內容、熱點內容進行分析,特別是要找到群眾廣泛關注的話題,以此作為電視紀錄片的主題,可以吸引更多受眾的關注。例如,《我們一起走過——致敬改革開放40周年》就體現了創作思維的創新。該紀錄片抓住“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主題,迎合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下國民日益增長的民族自信與民族自豪感,以改革開放40周年來社會發展變遷的典型故事為切入點,展現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吸引了大量受眾的關注。
3.創新紀錄片策劃創意
優質的策劃與創意,是提升電視紀錄片吸引力的重要因素,為了更好應對新媒體的沖擊,電視記錄編導應當重視紀錄片策劃方面的創新。在此過程中,可以從幾個方面入手。第一,資料的廣泛收集與整理。電視紀錄片編導應當樹立互聯網思維與全球意識,收集國內外優秀電視紀錄片作品并進行整理分析,對其中值得借鑒的創意、拍攝手法、制作方式等進行吸納,理解優秀電視紀錄片中的創新思維,為電視紀錄片制作提供更多思路與參考。由中央新影集團發現紀實傳媒承制的紀錄片《手術兩百年》歷時3年、歷經12國拍攝,成為國內第一部全景展現人類與疾病抗爭的科學紀錄片。該片采用“歷史+現實”的回環結構作為整體的劇構方式,讓觀眾領會外科歷史上的每一次進步對現代普通人的影響。第二,大膽創新,應用多元化的編輯制作元素,帶給受眾更豐富、新鮮的視覺體驗?!妒中g兩百年》在整體影像上采用全本現實紀實拍攝,對于一些歷史點、科學點難以視覺化的部分,增加了類似“劇場舞臺表演”、三維醫學動畫、科學實驗演示的方式,擺脫了傳統歷史類紀錄片嚴肅刻板的敘事方式。
4.更新紀錄片的編排模式
在電視紀錄片的編排中,要在細節方面精益求精,順應時代需要,創作出“現象級別”的優秀作品。這就需要電視紀錄片編導積極引入最新的編排技術與編排手段,完成文案編寫與視頻制作,提升受眾對電視紀錄片的認可度。在此基礎上,要保證紀錄片編排節奏流暢、情感表達順暢,并在此基礎上增強電視紀錄片的層次感。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引導受眾循序漸進地融入場景,強化其身臨其境的感受,達到提高作品影響力、吸引力的效果。
5.積極引入先進科學技術
新媒體之所以吸引受眾,除了其載體更加便捷、交互性更強,還在于可以為受眾帶來更新、更優質的觀看體驗。電視紀錄片編導在進行作品創作時,應積極引入先進科學技術,強化電視紀錄片的表達力,豐富表現內容。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應用先進設備進行電視紀錄片制作,提升紀錄片畫面的精美度,增強作品的觀賞性??梢砸劳邢冗M設備如無人機等,為受眾提供不同的觀察視角。如央視大型航拍系列紀錄片《航拍中國》,以空中視角俯瞰祖國大地,全方位、立體化展示中國歷史人文景觀、自然地理風貌及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第二,應用先進多元的藝術表現形式,提升電視紀錄片畫面的美感,改變受眾對電視紀錄片的刻板印象,增強電視紀錄片在新媒體時代的競爭力。第三,應用先進技術手段完成電視紀錄片的包裝,依托技術補充紀錄片的內容,提升紀錄片的生動性。例如,對于一些難以完成拍攝的畫面,如已滅絕的生物、歷史場景、歷史建筑等,可以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建模,盡可能還原相應場景與事物,達到豐富電視紀錄片內容的效果。
在新媒體環境下,編導思維創新是推動電視紀錄片行業更好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明確發展方向的基礎上,通過轉變傳統觀念與思維、落實紀錄片策劃方面的創新、更新紀錄片的編排模式、積極引入先進科學技術等具體措施,創新電視紀錄片編導創作思路,推動電視紀錄片行業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李昭語.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紀錄片編導創新思維的探討[J].智庫時代,2019(32).
[2]蘇紅亮.如何走出新媒體時期電視紀錄片編輯的創新之路[J].記者搖籃,2019(02).
[3]田野.探討如何培養新媒體視野下的紀錄片電視編導創新思維能力[J].電視指南,2018(12).
作者:王茜 單位: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集團)
- 上一篇:創新思維下思政課實踐探究
- 下一篇:多渠道信息化技術網絡課堂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