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分析
時間:2022-12-17 09:26:57
導語: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廣大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重視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特別是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提升,而利用思維導圖既能幫助學生理清思維,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有效提高他們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又能真正實現地理核心素養培養的目的。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討了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關鍵詞】思維導圖;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地理學科本身就帶有很強的綜合性,在新課程理念下,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顯得尤為重要,思維導圖是一種具備簡單性和創造性的學習模式,也是教師采取的一種指導性學習模式,它是借助圖像和結構等方式把抽象繁雜的地理知識更加具體化,以此來幫助學生更清晰的認識所學知識,從多角度拓展學生思維,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一、什么是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其實質上就是把腦海中自己所想象的東西用圖形生動形象的展示出來,從而具體呈現在頭腦思維里,把地理教學和思維導圖巧妙結合在一起,能夠有效地展現出地理知識之間的層層遞進關系,用顏色和圖像把地理中的關鍵字建立成記憶鏈,能夠充分開啟學生的記憶鏈條,并打開知識之間的關聯性。
二、利用思維導圖如何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1.基于成因分析建構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一般有多種方式可以建構思維導圖,對于一些宏觀性的地理知識,可以采用平行擴展的形式,其目的是幫助學生深入了解該知識點在知識體系中的具體位置。對于地理概念與原理,教師可以把關注點放在知識是如何形成的,我們都知道地理環境是一個整體,由此,教師可以基于成因分析構建思維導圖,目的是把地理環境的各個要素緊密聯系在一起,看看各個要素之間到底有什么聯系,這也是培養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有力途徑,如果能把其滲透于日常地理教學中,就非常有助于學生良好思維習慣的養成,例如:在教學“自然界的水循環”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讀圖分析法、多媒體教學法、案例分析法讓學生了解陸地水體的類型以及各種水體之間的相互轉化規律,了解目前人類利用的水資源主要是淡水資源,其數量是有限的,理解自然界水循環的類型、環節及水循環的影響,在吃透本節內容的基礎上梳理主干知識,使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有個大致的印象,在此基礎上幫助他們建構思維導圖,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目的。2.適當延伸和擴散思維鏈,有效拓寬學生思維。思維導圖是使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構造和分類的想法;它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的代表字詞、想法、任務或其它關聯項目的圖解方式。一般來說,要僅僅是某個知識點的思維導圖,那么所體現出來的地理思維也是簡單的。如果要想有效拓寬學生的思維,地理教師就可以巧妙借助思維導圖的關鍵詞,在此基礎上適當延伸和擴散思維鏈,把單一的思維導圖多樣化,如此,就能夠真正實現學生思維拓寬,綜合思維能力提高的目的,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系統完善的地理思維體系,讓學生學會綜合全面地看待問題。例如:在教學“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內容時,教師可以以區域為中心橫向拓展為人類活動,發展水平、發展方向,農業方向、商業交通、工業生產,不同發展階段:開發早期、農業社會、工商業社會,縱向拓展為地理環境: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土地條件、礦產資源,內涵和特征,以此適當延伸和擴散思維導圖鏈,真正實現學生思維拓寬的目的。3.注重加強模仿和使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形成綜合思維。思維導圖是一種將思維形象化的方法,在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從心里真正明白建構思維導圖并不是最終目的,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模仿和使用,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奠定學生綜合地理思維能力提高的基礎。例如:我們在上述建構了地理環境對區域發展影響的思維導圖,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所做建構,模仿“地理環境對我們農業和商業影響”的思維導圖,不斷完善和活躍學生思維,讓學生學會逆向思考。在新情景中,要注意的是教師應該巧妙借助已有思維導圖中的關鍵詞,有效突破學生思維的障礙,讓學生不要再沉浸在自身思想中,而是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和多方面思考,讓學生學會類比和推理,并從中快速找到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點,從而明確知道如何分析、歸納和整理,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最終形成地理綜合思維。4.學會歸納和重構思維導圖,提升學生地理綜合思維的應用能力。思維導圖應該充分發揮出自身優勢,體現出自身價值,特別是要重構,但是要注意的是重構并不是盲目隨意的,而是需要基于地理的基本原理,在重構和歸納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地理綜合思維的能力。例如:在教學“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內容時,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自然地理環境是巖石圈、大氣圈、水圈等自然地理圈層組成的有機整體,地形、氣候、生物、土壤等每一要素都作為整體的一部分而存在,與其他要素相互聯系與相互作用,同時,自然環境特征影響并制約著人類活動,因地制宜開展合適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是人類唯一的選擇,教師呢,可以巧妙借助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展示案例,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學會歸納和重構思維導圖,真正理解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含義及表現,分析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整合思維,切實提高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地理教學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注重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升,以及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模式,其正好引導了學生的綜合思維。在地理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既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清晰展現地理知識的網絡結構,又能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薛東陽.運用思維導圖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9(9):19-21.
[2]梅永華.利用思維導圖培養高中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的實踐淺析[J].學周刊,2016(1):40-41.
作者:李博云 焦存志 單位: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第一中學
- 上一篇:高校體質弱勢群體體育教學分析
- 下一篇:小學數學創新意識培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