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初中地理教學的多元化

時間:2022-08-16 03:55:31

導語:德育在初中地理教學的多元化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德育在初中地理教學的多元化

在初中地理課堂上滲透德育,教師可以采取多樣化的方法和路徑。多元化滲透不僅可以向學生傳遞更多積極正面的價值,也有助于學生認知層面的拓寬,可以讓學生在地理課堂上獲得更多學習收獲與成長。教師要找到合適的德育切入點,創建各種學生參與的學習談論活動,給學生構建開放融洽的學習氛圍。這會讓學生對問題探究背后體現的價值觀有更好的理解認同,能提升德育的實施效果,促進課程預設的教學訓練目標達成。

利用多媒體輔助德育的展開

在地理課程教學中,多媒體的使用十分普遍。多媒體可以給學生直觀地呈現各種圖片和視頻,使之接觸更豐富的學習信息和資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拓寬學生的視野。在結合知識教學開展德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輔助手段。學生看到各種相關素材后,可以快速進入相應的學習情境,從而更好地理解該學習主題。不僅如此,知識點背后包含的德育要素也可以更快地被學生獲取,不僅教學效率更高,而且可以達到良好的德育實施效果。例如,在講到《世界的氣候》這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全球氣候變暖給地球帶來的一系列環境惡化現象,使學生更為直觀地了解全球氣候變暖的弊端,而不是從書本知識中憑空想象其有害性。當看到那些觸目驚心的畫面,看到北極冰川融化、很多珍貴的保護動物即將滅絕后,很多學生都很受觸動,也認識到了人類不當的生產和生活行為對自然環境和氣候帶來的嚴重破壞。這樣的學習過程可以培養學生保護環境、愛護環境的意識,讓德育的滲透效果更理想。

利用生活實例推動德育的滲透

在講到一些大家在生活中會有所了解和接觸的知識要點時,教師可以多利用生活實例來輔助知識點的分析解讀,并且潛移默化地給學生滲透德育。這種教學方法能讓課堂學習氛圍輕松愉快,同時,教師也可以在和學生的交互討論中引導學生作更深入的思考。這樣的教學訓練方式既能實現積極正面的價值觀念的傳導,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學生會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有更多成長,可以很好地實現課程教學的多元訓練目標。

利用問題討論促進德育的實施

地理課堂上教師還可以從教學知識點出發,給學生創設一些交流討論的話題,在問題分析討論的背景下激發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開放性。學生在問題討論時會有各種認識和觀點產生,有的觀點值得肯定,有的則會體現出一些問題。對于學生認知上的偏差,以及一些可能存在的狹隘的思想認識,教師在發現后一定要積極進行引導,促使其及時更正,避免學生以錯誤的認知作為向導。同時,教師還要進一步向學生傳遞正面價值,以這樣的方式將德育融入其中。這才是課堂教學應當達到的培養效果。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學生既能提高對理論知識的吸收掌握程度,大家的思維素養和思維層面也會有明顯提升。例如,在講解《發展與合作》這一專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討論“發展”與“合作”之間的內在關聯,并讓學生結合當前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多方面格局,討論合作在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有的學生提出了一些有失偏頗的觀點,對此,教師要第一時間予以更正,讓學生認識到合作應抱有開放心態,要尋求和各經濟體合作的機會,無論國家當前的國力如何,總會有合適的合作機會,并且合作能幫助我國進一步發展。教師還應教導學生尊重其他國家的文化,并使學生明確,祖國要發展,離不開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單打獨斗不能適應時展需要。國家要發展,合作是關鍵,而個人要發展,也離不開合作與溝通。這種正面價值的傳導能讓學生更充分地吸收知識,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建立。

作者:王嬋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