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校法制教育教學論文

時間:2022-10-24 09:00:03

導語:中職學校法制教育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職學校法制教育教學論文

【摘要】法制教育課作為中職學校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織部分,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如何將中職學校的學生培養成知法、懂法、守法的優秀專業技能型人才,使法制教育課能夠真正落到實處,值得思考和探索。作為中職學校的法學課教師只有不斷地創新,改變教育教學方法,切實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提高法制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關鍵詞】法制教學;中職學校;法制課程體系;教師隊伍

近幾年來,我國未成年人的犯罪概率在呈明顯的上升趨勢,犯罪的低齡化現象越來越嚴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很多學校不重視中職在校學生的法律教育,特別是缺乏對學生的獨立的法律意識、法律思維、法理分析能力的培養,只是單純地通過集中的法制教育大會對學生進行法律教育。中職的政治課堂是學生接受法律知識最直接的地陣,有效的法律課堂教學不僅能給學生滲透更多的法律知識,還能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進行培養。因此,探究中職課堂的法學教學對中職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職學校開設法制教育課的必要性

中職學校是培養國家優秀專業技術型人才的重要搖籃,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行為是作為專業優秀技術型人才基本素質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方面。而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中考的落榜學生,以及一些偏遠地區困難家庭的學生,他們整體的法律意識較低,有的甚至是“半法盲”或者“法盲”,所以有必要對他們進行法制教育。學校是傳遞知識的場所,需要有一個平安、和諧的教學環境,因此,對他們進行必要的法制教育,是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和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需要,也是構建平安校園的前提條件。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率的逐年上升,給社會、家庭、個人都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和不幸,加強中職學生的法制教育、培養學生的法制觀念有助于保障學生健康成長、預防犯罪。

二、中職學校法制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中職學校、學生及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中職學校的法制教育課通常以公共基礎課程——政治考查課的教學模式出現在課堂上,而大多數進入到中職學校的學生主要是家長為其選擇以學習專業技術知識為目的,相對于專業課來說,公共基礎課程中的考查課沒有引起家長和學生足夠的重視,所以很多的中職學校的學生對法律基礎知識掌握的不扎實,法律意識也相對薄弱。以我校為例,由于各專業班級比較多,授課教師相對少,所以每周每班只開設一節政治課,而《職業道德與法律》這門課程涉及的內容廣闊寬泛,教學大綱中要求一學期必須完成此學科的教學任務,這就給教師傳遞了一個為了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而沒有重點、不注意細節、廣泛講解的信號,忽視了學生對法律實踐訓練技能的培養。2.教學形式落后單一,缺乏實用性。目前,許多中職學校陸陸續續地開設了一些法律相關的課程,但由于法律課程涉及的內容廣闊寬泛,又有時間上的要求,所以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只能泛泛、照本宣科地進行講解,很難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和提高并沒有起到太大的作用。中職學校在教材的選用上也比較落后和單一,適合中職教學的案例也相對較少,不具有吸引性,學生學習的興趣也不高?;诜N種原因致使很多學生雖然在校學習了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但是步入社會之后并無用武之地,這就說明了學校的法制教育教學模式沒有使學生從根本上認識到懂法的重要性,從而導致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很淡薄。3.師資力量薄弱,專業化水平低。很多中職學校的法制教育課是由政治教師進行教學的,這些教師對法律法規的相關知識了解不是很多,只是參照中職學校政治課的理論教學課本及從網絡上摘抄的案例對學生進行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缺乏對實際案例的分析能力,簡單地將結論性的知識告訴學生,習慣性地忽略了與學生互動的教學環節,無法將教師主導的課堂變為學生主體的陣地,造成課堂枯燥無味,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際上,這些教師自身同樣缺乏必要的法學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當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了類似法律方面的問題而請教老師時,有一部分的老師由于不懂專業的法律知識,根本無法解答學生提出的實際問題。在中職學校里這樣的法學教育教學課堂形同虛設,與我們所開設本課的目的背道而馳。

三、加強中職學校學生的法制教育教學的策略

1.完善法制課程體系。)現在的中職學校一般是按專業技能開設課程的,我們的《職業道德與法律》是中職學校開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理論性偏強,不適應實際的需要,教學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對此,我們可以結合專業情況開設一些專業性強的法律課程,如學前教育專業可以開設《教師法》,旅游專業可以開設《旅游政策與法規》,會計專業可以開設《會計法》《經濟法律法規》等,這樣學生在學習法律基礎知識外,還可以了解更多的與本專業相關的職業法律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2.加強法律教師隊伍建設。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定期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法律人士到校對學校的法制授課教師進行培訓,同時創造條件讓我們的老師走出課堂,走近實際法庭、律師樓,讓教師身臨其境地體驗法律真正的實效性,以彌補法制授課教師的專業性知識不足的問題。3.創新法制課堂教學方法。法制教育課是一門注重實用性的學科,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并不適合死板、生澀的法制教育課的教學,雖然老師講解認真全面、但學生往往走神、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困乏,教學效果不是很好。將具有代表性、真實的案例帶入法制教學課堂是有效提高法制教育教學的一種重要的手段。收集符合教學實際的真實的案例,通過教室的多媒體展示給同學們,同時將本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來,讓同學們通過對案例的觀看、分析、集中討論、分組討論得出結論,最后老師總結并公布答案。此種教學法使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為主動地探求知識,從傳統的以本為主的概念式教學方式轉為以生為主的開放式教學方式,從教師為主體的課堂轉為由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使學生能更多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4.開展多種形式法制教育活動。除了有效的法律課堂教學,在校園中應多營造校園法治文化。多在廣播、宣傳欄、LED大屏幕上播放法制宣傳片、青少年犯罪案例,多舉辦法律相關知識的競賽活動,比如法律知識比賽、模擬法庭審判、法律案例辯論賽等,使中職學生深處在校園中隨時能夠感受法律氛圍,深受法律熏陶,充分地調動學生主動學習法律積極性,同時定期邀請相關部門的法律專家給學生集中講解法律知識講座,使學生養成知法、懂法、守法、愛法的好習慣。中職學校學生的法制教育教學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僅需要全社會各層人士的關心和大力支持,還需要學生個人的配合。只有努力地提高中職學生的法律意識,培養中職學生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中職學生自覺地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才能保護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及財產安全,才能降低青少年的犯罪概率,從而努力構建和諧社會,平安校園,溫馨家園。

參考文獻:

[1]任榮.中職法律教學改革探討[M].現代閱讀.2012,(6).

[2]劉麗娜.淺談中等職業學校的法制教育[J].成功教育,2013,(16).

[3]鐘秋紅.如何上好中職學生的法制教育課[J].課程教育研究,2012,(21).

作者:張莉莉 單位:丹東市中等職業技術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