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數字化實驗探討

時間:2022-08-04 08:45:30

導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數字化實驗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數字化實驗探討

摘要:利用傳感器進行生物數字化實驗,既支持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的全面整合,又能提高學生的興趣,發展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使用溶解氧傳感器和氣中氧傳感器分別測量不同光照強度下,黑藻培養液和液面的氧氣產生量,可探究光照強弱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關鍵詞:高中生物;數字化實驗;光照強度;光合作用;傳感器

數字化實驗,一般由傳感器、數據采集器、計算機及相關數據處理軟件等構成。通過相關部件與實驗儀器連接,將較為抽象的信息轉變為精確、直觀的數據,呈現在學生面前,從而實現對實驗結果的定量分析。數字化實驗,既支持了信息技術與生物學科的全面整合,又提高了學生的興趣,發展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1]。筆者以“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為例,闡述如何使用數字化實驗開展教學。

1實驗目的

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

2實驗原理

綠色植物在一定條件下通過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將一定數量的新鮮黑藻放置于1.5%的NaHCO3溶液中,利用NaHCO3溶液不穩定性提供CO2;給予黑藻適當的光照,光照強度不同,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的量也不同。用不同數量的節能燈光源照射黑藻(每組光源與黑藻距離相同),形成不同的光照強度。利用溶解氧傳感器和氣中氧傳感器對氧氣的產生量進行測量,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通過數據的采集和分析,定量、直觀地認識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2]。

3實驗器材及試劑

黑藻、60W三基色節能燈、燒杯、培養皿、數字化信息系統、數據采集器、溶解氧傳感器、氣中氧傳感器、1.5%的NaHCO3溶液、橡膠塞、廣口瓶等。

4實驗過程

(1)材料預處理。將選好的植株(品種、大小、長勢相同的黑藻),放在黑暗處一晚。(2)將預處理后的植株取出,分別置于200mL和100mL質量百分濃度為1.5%的NaHCO3溶液中(200mL和100mL的NaHCO3溶液各2瓶,貼好標簽并編號)。(3)連接計算機、數據采集器及溶解氧傳感器、氣中氧傳感器,打開計算機,進入V8.0實驗軟件系統。點擊“專用軟件”,系統自動識別所接入的傳感器,并顯示溶解氧數值及氣中氧數值[3]。(4)設置不同的光照條件,弱光和強光(利用不同節能燈的個數形成不同的光照條件)。(5)分別測量不同光照條件下的溶液中溶解氧質量濃度,30min內曲線變化情況如圖1、圖2所示。(6)分別測量不同光照條件下液面的氧氣體積百分濃度,30min內曲線變化情況如圖3、圖4所示。(7)比較不同光照強度下光合作用的強度,如表1所示。

5實驗結果分析及結論

(1)強光組氣泡放出的速率比弱光組快,因此,在一定范圍內,光照強度越大,黑藻的光合作用強度越大。(2)光照強度強,溶液中溶氧量曲線上升相對明顯,說明光合作用向外界釋放的氧氣較多。間接說明,在一定范圍內,光照強度越大,黑藻的光合作用強度越大。(3)強光組氣中氧的變化幅度明顯快于弱光照組,因此,一定范圍內,光照強度越大,黑藻的光合作用強度越大。

6結語

該實驗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數字化實驗,在做實驗之前要先給學生講清楚如何利用這種工具進行科學探究。傳統教學更多的是講述或者是灌輸相應的實驗原理以及實驗結果,學生并沒有直觀地感受光合作用強度隨著光照強度的改變而變化,因此,沒有建立起應有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教師要多學習,多利用現有的實驗條件,盡可能地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提高學生的實驗興趣,從而提高生物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唐曉春.DIS在高中生物學實驗中的應用初探[J].生物學通報,2008(8):42-43.

[2]朱曉林,馬九林,張春明.利用DIS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速率的影響[J].生物學通報,2009(7):50-51.

[3]紀曉倩.傳感器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19(10):70-71.

作者:于曉青 陳小龍 單位:懷化市湖天中學 懷化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