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學分析

時間:2022-08-04 08:47:43

導語: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學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學分析

【摘要】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對高中生進行教學,可以更高效率的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激發學生對生物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能力。

【關鍵詞】網絡背景;高中生物;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高中生物更應當得到足夠的重視。然而當前的狀況是目前的高中生并沒有對生物有著足夠的重視,沒有很強烈的興趣去學習生物,研究生物,探索生物,學習生物僅僅為了應付期中期末考試以及高考去死記硬背的學習。這都是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模式帶來的弊端。而當下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普遍推廣為高中生物教學模式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的發展方向。

一、基于網絡背景的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學意義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不斷的提高,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合當前的社會現狀,僅僅依靠傳統教學模式畢業的學生步入社會后的個人綜合素質與個人綜合能力并不能滿足當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究其原因,傳統的教學模式在上課的過程中,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教師、是課本。教師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都是依照書本知識來進行制定的,而考試的內容也都是出自教材,這種僅僅讓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優秀的創新型人才。因為當今社會的主體就是創新與發展。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培養高中生的創新拓展能力,不能培養學生開放性發散性思維,因此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定要進行改變與創新。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思路?;ヂ摼W具有龐大的數據庫,幾乎全覆蓋所有的信息,并且信息更新速度十分迅速,可以及時更新最前沿的學術知識。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上課的時候可以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學習到除了書本以外的生物知識,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對學生培養自身的生物素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網絡背景的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學策略

1.拓寬知識廣度,實現資源共享將互聯網信息技術引入到高中生物課堂,針對重要知識點進行合理的拓展講解,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高中生的學習生物的興趣與熱情,全面提升高中生的生物綜合素養。因為高中生在畢業后還要升入大學繼續進行深造,因此提前對高中所學生物知識進行拓展有利于大學階段的繼續學習。將這種思想具體實踐到高中生物課堂中,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細胞內部的糖類和脂質》這一章節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上課前提前對知識點進行整理,然后可以查閱互聯網,利用互聯網豐富的資源和信息對教材知識點進行合理拓展,并通過PPT制作課件便于在上課中利用幻燈片通過投影儀進行投放。課件內容可以先對教材知識進行詳細講解,然后再進行互聯網上擴充的知識進行講解。課本上的知識都是著重強調對概念的解釋以及對含義的理解,而互聯網上的擴充知識重在讓學生們學習到該知識點的實際作用。因此課本與互聯網相互配合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與素養。2.利用網絡技術,激發高中生的學習興趣互聯網技術是當下高中生普遍都十分了解并且十分感興趣的新鮮事物,因為高中生物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應該對互聯網技術足夠的重視,將互聯網技術應用于高中生物課堂的思想作為制定教學方案的重要環節。教師對學生應當具有足夠的了解,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優質教學情境的塑造,改善沉悶化的課堂學習氛圍,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學習知識不僅可以降低學習難度,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也可以起到良好成效,能夠幫助教師更好的落實學生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例如教師在為學生們講解細胞的多樣性與統一性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如果僅僅通過文字和公式來表達細胞的數學模型和物理模型,那么學生很難在腦海中對細胞以及細胞的組成產生一個清楚的認識,不利于學生對細胞學說知識的掌握。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將細胞的結構模型清晰的通過圖像表現出來。細胞圖像模型可以使高中生們產生視覺上的沖擊,讓學生們對細胞的結構有更加清晰的認識,直觀清晰的視覺效果圖可以促進學生更加熟練的記住有關于細胞學說的知識點,高效率完成課堂的教學任務并達到教學目標。在高中生物教師為學生們上課的過程中,合理的運營互聯網信息技術,并可以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在上課前提出課前問題,讓高中生們帶著課前提出的問題去學習生物知識,帶著問題去學習知識可以增加高中生的思考,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課堂學習效率。高中生物教師也應當在學習課程之后留課后思考題,讓高中生在課下進行研究,有利于學生對于課上學習知識的鞏固,也提高了學生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利于對課上所學的知識在鞏固的基礎上再進一步進行拓展。3.創建教學情境,讓學生更高效學習現如今的教育主要以素質教育為主,與傳統教育相比,引入互聯網信息教學的方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以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素養為主,強化學生的素質教育。具體落實到高中生物的實際教學中,互聯網信息教學作為輔助教學手段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生物的興趣,可以培養學生的生物綜合素養。如果像傳統教學一樣教師僅僅上課為學生講解理論知識,教師寫板書,學生記筆記的這種以教師為主體的模式會讓學生感覺生物學習起來十分的抽象,枯燥乏味,學生會逐漸對生物失去興趣,導致學習效率降低,最終影響學生的生物成績,對學生的生物綜合素養的培養是沒有任何益處的。因此教師應當以培養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為前提,培養學生興趣的第一步應當是積極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創建感興趣的教學情境,目的是讓學生成為高中生物課堂的主體,極大提升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由于高中生在升入高中學習之前經歷過小學和初中的學習,導致每一位學生個體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有差異的,教師應當針對基礎好的學生和基礎差的學生展開分層教學,針對不同能力水平的同學創設不同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更加高效理解并掌握高中生物的理論知識。教師通過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開展高中生物課堂情景教學,可以為高中生提供便于理解的教學情景,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十分有益的。對于教學情境的創設,在課堂教學初期階段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導入,這種新奇的課堂教學內容導入方式可以良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期階段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找尋的多元化教學素材進行教學活動開展,利用投影儀與掃描設備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因為很多時候教師無法帶學生進行生物實驗,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對實驗過程進行展示,為學生創設實驗情境。學生通過視頻教學資源的觀看了解實驗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眾多事項,以及實驗結果精準控制要求,從而培養學生的良好實驗探究精神。教學后期教師可以利用掃描設備將自己提前繪制的思維導圖進行展示,幫助學生對課堂學習知識結構進行梳理?,F如今是信息時代,是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的時代,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與推廣使得互聯網逐漸應用于社會工作的各個領域。將互聯網技術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學課堂是當下最熱門的教學模式,生物課堂引入互聯網信息技術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創新思維和生物綜合學習素養,以上的能力不僅可以使學生的生物成績獲得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為今后大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生物專業領域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袁媛.淺談信息化技術與高中生物教學融合的教學案例[J].科技資訊.2019(07).

[2]張一平.高中生物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的整合分析[J].黑河教育.2017(02).

[3]王雪芳.“互聯網+”模式下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探究[J].試題與研究.2020(35).

作者:廖令潔 單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勒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