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個性化教學論文

時間:2022-09-22 10:11:41

導語:小學英語個性化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英語個性化教學論文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由于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等因素的影響,學生越到高年級所產生的差距便越發明顯。所以,教師合理選擇和運用合適的、富有個性的教學方式才能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要求,營造有鮮明的個性色彩而又充滿生機活力的課堂氛圍,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培養出豐富多彩的鮮活人格!

一、個性化“解讀學生”,制訂個性發展目標

1.“解讀”學生個性。我們要通過與班主任和科任老師訪談、家訪、與學生面談等途徑,從各個方面深入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環境,如家長的文化程度、職業和學生在家里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等,同時也要了解學生的氣質性格、英語學習方面的差異等。個性化地“解讀學生”,從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實際情況出發,制訂個性發展目標,才能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得到發展。2.制訂個性化發展目標。根據學生的不同個性需要為學生設定不同的發展目標,一方面要宏觀地分析和把握教材,根據每一冊教材的總目標和分類目標(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基本情況,制訂學生學期總體發展的基本目標;另一方面,微觀地鉆研教材和深入分析學生,在每節課的教學設計上,根據教材的具體要求和學生學習英語的不同發展情況制訂個性化的教學目標,確定每節課的基本教學內容和擴展方向,力求在學生掌握基本內容的基礎上,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還要了解學有困難的學生,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需要什么樣的幫助,使中下層面的學生學到一定基礎知識的同時,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保持學習的旺盛斗志和信心。

二、實施個性化教學,構筑個性課堂

課堂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以學生的個性差異為依據,運用個性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能讓每個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一定的發展,提升語言素養,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1.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俺晒Φ慕虒W依賴于一種真誠的尊重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要營造一個個性得以自由發展的寬松氛圍,教師要走下講臺,真正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真正成為學生學習上的“良師益友”。教師要允許學生對教材知識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允許有不同的表達方式、不同的解答思路和不同的解答結果。我們要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樣學生的潛能才能得以發揮,學生的思維火花才能迸發出來。2.提供個性發展機會,努力實現自主學習。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是在語言實踐中培養起來的。作為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的“強項”,努力為具有不同潛質的學生提供一個個性發展、開發潛能的語言實踐機會,使他們的“強項”得以發揮。(1)給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在教學過程中,增加選擇性能,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讓學生以適合自己的認知方式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能使他們的創造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根據教材的不同要求、學生的不同基礎和接受水平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語言的實踐中給學生充分的選擇空間。如六年級下冊的WaitingforAnotherHare中“retellthestory”,分三個層次要求學生:中上程度的學生能完整地復述故事;中間程度的學生根據keywords復述;而中下程度的學生則要求流利地朗讀即可。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目標和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得到不同層次的鍛煉和提高。給學生充分選擇的空間,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個性發展的主題,使每個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學習節奏自由地學習,就一定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改進和完善,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語言的學習和實踐中。(2)創造個性表現的機會。每個學期我都針對不同年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需要組織一些綜合性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有表現個性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如學習了“Heroandheroine”這個話題后,讓學生學習寫話,描述自己喜歡的偶像,并制作成卡片和評獎,等等。通過這些綜合性的實踐活動,可以將知識課內外拓展,也能發掘他們另一方面的才華,為他們提供發揮潛能的機會,讓他們感受到自身價值被展現的愉悅,真實地體會到學習英語的用處,學習也會更加主動、認真。

三、教學評價多元化,促進個性發展

評價不是為了甄別,更重要地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要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1.教師評價。不同學習個體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是參差不齊的,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應該是具有個性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一個鼓勵、賞識的眼神和手勢,一句發自內心贊美的話“Welldone!”“Youarethebest!”“Goodboy!”“Excellent!”,都是送給學生最好的“禮物”。當學生與老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那么“親其師,信其道”便水到渠成,每一次的課堂活動便成了學生發展個性的沃土!作業也是師生個性交流互動的一種方式。我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批改和評價的標準。對中上層次的學生,批改評定要實事求是,相對比較嚴格;而對待學困生,我會特別“寬松”,也特別留心和用情。如果他們有較大進步,即使有少許差錯,我也會破格給他們評“A”級,還會寫上一個鮮紅的“Good”!同時,經常寫一些充滿溫情而又有鼓勵性的話語激勵學生。這些帶有感情色彩的批語猶如一碗碗“心靈雞湯”,滋養和滋補著孩子們,給他們以自信和激勵,激發英語學習的潛能,使學生真正把英語學習作為一種精神享受。2.學生自我評價。引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不僅是學生進行自我診斷的好方法,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與獨立自主能力。在學生自評中,老師應引導學生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不能盲目驕傲自大,也不能過于謙虛和自卑。自我評價的過程,是引導學生自我分析、反思和調控自己的學習進程。通過學生的自評評價,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既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逐漸形成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策略,為他們的后繼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3.師生相互評價。通過學生相互評價,有利于學生發現別人的優點,拓寬自己的視野,博采眾長;還可以培養學生會“傾聽”的習慣,在傾聽中靜心思考,對他人做出客觀的、公正的、正確的評價。師生共同評價要求體現師生的平等性,要求老師真正放下身段,做到“蹲下身來看學生”,從“俯視”變成“平視”和“仰視”,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師生的平等,真正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個性化的教學。面對教育對象的千差萬別,教育條件的千變萬化,我們應當實施個性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全體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一定的語言素養,讓每一個學生都心思飛揚、健康快樂地成長,為今后漫長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鄧惠貞 單位:廣州市白云區馬務小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楊明全,等.新課程下的課程觀[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