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學生個性化培養策略

時間:2022-04-17 03:27:57

導語:小學體育學生個性化培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學生個性化培養策略

摘要:隨著生活環境和生活條件的變化,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孩子是國家的未來,青少年的身體健康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重點。但據學生體質健康監測公布的結果顯示,我國大多數中小學生的身體素質都不達標,有的甚至因身體狀況而影響到了學習,需要盡快找到好的解決策略?;诖耍疚膶πW體育教學多樣化背景下學生個性化培養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策略

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體育的期望是以樂為主、以學技為輔[1]。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實際出發,結合學生的特點、興趣,因材施教,積極進行個性化教學,讓每一位學生能夠充分展示自我,興趣愛好得到重視,人格得到尊重。這有利于教師及早發現和培養體育專業人才,為國家體育事業輸送人才。

一、改變傳統教學方式,實行個性化教育

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綜合發展,學校專門開設了體育課程,讓學生在擁有強健體魄的同時能夠養成良好的運動精神,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2]。然而,就現在我國中小學體育課堂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體育教師沒有以此為教學目標。上課時,有的教師只安排簡單的運動項目,有的則放任學生自由安排,甚至有的教師將體育課改為文化課程。最基本的鍛煉身體的目標都沒有達成,又何談培養學生深層次的體育精神?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將每一個學生都看作是相同的,忽略了學生的差異性,導致學生認為體育課就是用來玩的,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不高。長此以往,他們只學習文化知識,卻不運動,身體素質就無法達標。為實現體育課程的目標,教師必須有針對性地教學,因類施教,實行個性化教育,為每個學生都制定不同的目標,讓有體育特長的學生能夠發揮自身優勢,身體較差的學生強身健體,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體育的魅力,愛上體育運動,實現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均衡發展。

二、實行以學生為主,將課堂還給學生的授課方式

在傳統的授課方式中,體育課堂都是以教師為主體的,學生只是“依葫蘆畫瓢”的對象,沒有表達自己想法的地方,所有學生都只是課堂的參與者;體育課堂毫無個性可言,更沒有學生個性化發展一說。這不符合體育教學提高學生體質和運動精神的目的,也偏離了體育教學的課程標準。正因為如此,國家不斷進行課程標準改革,推進教學方式向“個性化”靠攏,要求無論是文化課程,還是其他課程,都要將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能發表自己的想法,發揮自己的特長,個性得到尊重。以學生各自的“個性”為主,將老師為主體的課堂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將有助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堂中來,并主動學習體育精神。通過自己主動學習,學生對體育的認識會更深刻,提高身體素質和發揚體育精神的效果也會更顯著。在體育課上,針對某一具體問題,教師應該先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有效的措施,再逐步引導學生向課程教學目標邁進,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三、尊重學生差異,培養學習興趣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千差萬別的,可能表現在各個方面,如形態差異、素質差異、體質差異、智力差異等。因此,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學校里看似年齡、身高相似的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會逐漸展現出各自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要樹立新型的學生觀,因類施教。在現在的大多數課堂上,體育教師如果教給學生一個動作,就只會關注學生完成的動作是否標準,標準的就給予獎勵,不達標的就認為學生不認真、上課開小差,不會從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出發發現其中的問題,也不知道有的學生動作不達標是因為自身的具體條件造成的。而由于小學生心智還不成熟,他們這時往往就會認為老師偏心,更喜歡其他學生,不關注、不重視自己,就會對學習感到無力,也不喜歡上體育課。如此一來,優秀的學生會因為老師關注得更多變得更優秀,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則會因為不喜歡鍛煉而使身體變得越來越差,整個班級兩極分化現象日益嚴重,最終影響教學質量。

四、活用教材,適應學生個性發展

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教師就需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需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與方式,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營造有趣的教學氛圍,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讓學生在興趣中個性化發展。教師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產生新鮮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比如,在情景體驗式教學中,教師創設相應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景,并對學習內容產生欲望。又如,在主題探究式教學中,教師通過特定情境引導學生探究真實的現象,感悟真情實感,引起共鳴。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根據學生的個性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式進行練習。再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學習,在合作中掌握動作要點和知識重點,讓學生的學習空間更大,融合自身的特點,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魔球教學的活動課上,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練習常規跳法:四個人一起跳、一個小組組隊跳等,讓學生熟悉規則,再由學生自由發揮想象力,更改游戲規則等,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得知識,也在學習中獲取樂趣。

五、結束語

個性化教學就是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以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體育興趣及促進個性化發展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厭倦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的問題有良好作用,能提高小學生對體育活動、體育課堂的興趣,最終促進學生體質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王卓君.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3):216.

[2]張業紅.小學體育個性化教學探析[J].黑河教育,2013(10):73.

作者:徐文強 單位:赤岸鎮赤岸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