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時間:2022-07-13 11:35:34
導語: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改革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有效的開展高校計算機課程教學過程,要重視結合學生實際,科學的構建更加高效的教學體系,從而才能不斷提高計算機教學質量。本文結合“互聯網+”背景,探索了“互聯網+”時代如何開展高校計算機教學改革,希望分析能夠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互聯網+”;計算機教學;改革
1引言
隨著新時期發展,為了進一步迎合“互聯網+”時展,需要不斷優化計算機教學課程體系,以此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作為教師更要不斷學習有效的互聯網教學模式,通過科學的進行教學實踐研究,以此才能不斷提高學生專業水平,下面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具體闡述。
2確立創新型課程教育理念
現階段社會飛速發展,現代化信息技術不斷更新換代,計算機應用水平也在快速地提升中。對高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來說,也要根據技術的更新做出相應的教學改革?!盎ヂ摼W+”這一發展思想在各個領域中已經廣泛推廣,對高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來說也應該做到與時俱進,創新教育發展模式。雖然創新教學模式可以促進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開展,但是卻也面臨著許多實際的問題與挑戰。所以教育管理部門要從當地實際情況等多角度進行考慮,整合發展機遇,解決問題,以便能夠將“互聯網+”與教學活動有效的結合起來,提出符合時代步伐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模式,并取得成效。例如在對《計算機應用》這一課程進行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把開發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放在首位,明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起到引導輔助的作用,根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在課堂中設置不同的實踐內容,讓學生做到學以致用。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對學生在學習中所需要的軟件進行普及,讓學生明確軟件的使用方法,這樣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能夠極大的提升學生的專業發展能力。
3全面優化課程教學模塊
“互聯網+”時代下,高校在設計教學方案時一定不要一成不變,要根據學生的專業差異科學合理地設計、優化課程教學模塊與教學方案。教師在教學時也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如畢業后的的工作方向等,強化計算機課程教學模塊建立。例如在為機械類專業學生設計教學模塊時,教師就要著重培養學生學生對CAD等軟件的應用。而為藝術專業學生設計教學模塊時,則要著重培養學生對計算機動畫類、設計類軟件的實際應用能力。這樣的教訓模塊設計才能夠使課程效果達到最佳,有效的提升學生的理論與實際操作能力。與此同時,也要明確課程的發展方向。為了使“互聯網+”教學能夠順利地運行下去,高校就需要強化發展機制改革,教學資源才能夠達到運用最大化。
4建立“互聯網+”資源平臺
計算機教學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要注重實踐,所以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高校則應定期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高校要從實際出發,創新教育模式,在基礎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有效地融合起來,目的是為了達到學以致用。對學生進行測試時,主要是要測試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要對學生的日常表現以及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起到再次鞏固的作用。高校還應該重視對計算機實驗室的建設,在資金與技術上對實驗室的給予支持,保證學生能夠在一個比較理想的環境下學習。學??梢耘c企業進行合作,讓教師深入到企業中,根據企業及市場所需要人才現狀調整培養方向,為教學打好基礎。為了“互聯網+”應用的普及,高校要設立通訊平臺,通過平臺將任務、作業以及學習中需要注意的內容等告知學生,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難題時,也可以通過平臺隨時向教師進行提問,教師及時進行解答。教師也能夠運用平臺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提升學習效率。平臺中也能夠收錄一些優秀的課程資源以及有助于學生學習的課件,學生能夠隨時瀏覽,在與教師同學的溝通中鞏固自身對知識的理解。
5探索多種新的教學模式
互聯網產業隨著時代的進步正在飛速發展,這也給高校的計算機課程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充滿了機遇,對學生來說,他們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很多都來自于日常的生活中的接觸。所以高校要充分考慮到學校的情況與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掌握程度,建立出適合本校的教學模式。課程的內容要做到理論課與實踐課相結合,成績則由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以及測試共同組成,而測試也要做到理論測試與實踐測試相結合,并分階段進行測試,通過測試掌握學習的情況,鞏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為學生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高校教師也要適應“互聯網+”時代,不斷提升個人能力,更新教學理念。計算機教學不同于其他學科的教學,它本身就是一個開放的學科,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通過學習之后能夠進行實踐,所以教師可以多采用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來加強自身能力。同時,教師也要做到關注計算機的發展動態,并將其融入到教學中去,一些流行的動態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6結束語
總之,“互聯網+”在高校計算機教學課堂的引入,迎合了教育改革發展,能夠推動計算機教學工作有效開展?;诖耍谶M行教學研究過程,要抓住學生學習心理,要重視培養學生計算機專業能力,以此才能為社會提供更多專業型人才。希望結合以上研究,能夠為計算機教育教學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斌,翟麗平,李素萍.高校計算機類專業的程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電子測試,2019(12):136-137.
[2]周公平.新教改背景下高校計算機網絡教學的課程改革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17):224+226.
[3]王樹梅,胡曉婷.高校計算機類課程的教評體系改革[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9,18(05):62-66.
作者:古麗蘇木•依拉英 單位:新疆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高校經濟管理教學模式探索
- 下一篇:“慕課”背景下高校音樂教學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