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作用

時間:2022-11-11 09:44:44

導語: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作用

摘要:計算機輔助教學,它集文學、圖形、圖像、動畫、音頻、視頻于一體,使人們能更自然、更“人性化”地使用信息,它對于有效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為教學方法的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效率;情境創設;人文地理

新課程強調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強調教師角色由單純的知識傳播者向學習的促進者轉變。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教師更能引導學生,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

一、信息技術的適用性

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應該發揮它的輔助作用,否則課堂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因此信息技術的選擇要講究適用性。

1.導入環節中信息技術的應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成功的藝術就在于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興趣?!钡乩斫虒W中可以利用各種豐富多彩的素材導入,而這些都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出來。例如,“環境變遷”一課的導入環節可以這樣設計:播放恐龍滅絕影片,學生討論恐龍滅絕的原因。又如“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一課可以這樣導入:課件打出《詩經》中收集的一首春秋時期魏國的民歌《伐檀》,然后圍繞詩歌中描述的地理現象展開分析討論。學生進入課堂有美的享受,注意力就會集中。

2.情境創設需要信息技術

建構主義認為,學是與一定的情境相聯系的?!扒榫场弊非蟮氖且l學生自然合理的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情境的呈現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同樣需要借助多媒體呈現。例如,教學“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一課可以創設這樣的教學情境:多媒體呈現“驢友”游覽本地名勝百山祖時所寫的日記,請學生說出日記中描述的該地區自然地理環境中的要素,并簡要描述百山祖的自然地理環境特征。又如,“環境變遷”一課中播放探訪世界滅絕動物墓地,形象生動又帶點幽默的生物進化視頻,使學生興趣盎然,思考問題自然敏銳,是傳統教學中教師即使用盡渾身解數也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3.突破難點借助信息技術

許多自然地理現象學生無法親眼看到,采用傳統教學媒體教學效率不高。而計算機卻能把學生所未見過的自然地理現象很好地呈現出來。如利用多媒體把地球運動的相關難點知識形象地演示出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課后還可以把課件放在任教班級的QQ群上,以利于學生課后鞏固學習。又如,講三圈環流和風帶時可以用動畫演示其成因,學生會感覺通俗易懂,教師也不用費勁地依靠板畫來講解。

4.人文地理教學更需仰仗信息技術

在人文地理的學習中,因其內容相對簡單,學生感覺沒什么可學的,許多學生的地理學習熱情大大減弱。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信息技術手段支撐下的人文地理教學除了設計精巧的導入、創設與學生的經驗知識和智力發展相適應的問題情境外,還要利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們可以建立多媒體素材庫,豐富教學內容,完善教學設計,努力提高學生學習人文地理知識的興趣。譬如,旅游地理這部分內容表面看沒有難度、缺乏深度,比較容易理解,學生感到不學也無所謂,考試前背背就可以拿高分,于是心理開始放松,這會為高三地理復習埋下很大隱患。實際上這些人文地理知識往往是學生失分最為嚴重的部分,尤其是在主觀綜合題上,更是許多學生的“噩夢”,究其原因是學生對人文地理知識內容理解不深,停留在膚淺的表面記憶之上,缺乏對人文現象的分析和解剖能力。注重案例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是破解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以泰山旅游景觀的特點及形成原因分析為例,先以多媒體呈現泰山的地理位置圖片和資料,請學生說出泰山的地理位置和氣候類型,再呈現泰山的著名景觀圖片或者視頻短片,學生思考選擇用哪種欣賞方法能夠觀賞到最佳美景?繼而討論泰山旅游景觀的特點,接著播放介紹泰山雄偉壯麗特點原因的視頻短片或呈現相關圖片,由學生自己歸納原因。最后分析“云海玉盤”景觀形成的氣候和地形因素。通過案例教學幫助學生聯系已學的知識,促進他們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學習;并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有關的地理問題,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也進一步增加了學生的思維力度和深度。

二、信息技術應用中需注意的問題

信息技術融入教學過程出現了不利于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現象。如教師單純利用大量媒體進行單一枯燥的宣講,由“人灌”變成了“機灌”;一味地追求“直觀”,限制了學生想象思考的空間,禁錮了抽象思維的發展。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應本著適時適度的原則,最大限度地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不斷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綜上所述,地理教學的學科特點決定了信息技術在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而現代教學要求地理教學的有效性,合理地設計使用信息技術仍將是今后地理教學的關鍵。地理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在不斷提高本學科專業水平的同時,努力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探索符合學生認知發展規律的教學方法,卓有成效地開展現代化的地理教學,迎接新一輪教學改革的挑戰。

作者:吳登忠 單位:浙江省麗水市慶元中學

參考文獻:

[1]藺麗霞.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有效性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1.

[2]戴曉蘭.多媒體技術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J].文教資料,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