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考評論文:學校教師考評策略綜述
時間:2022-01-14 08:32:38
導語:教師考評論文:學校教師考評策略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廖方偉王波工作單位:西南科技大學人事處
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問題成因分析
(一)高校教師考核與評價過于功利造成我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存在這些問題的原因很多,隨著高等教育快速發展,政府和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關注不斷加大,政府投入也不斷增多,高校迫于政府與社會的壓力,在教師的考核評估中追逐利益,形成功利化的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模式,這不僅影響高校對教師的科研與教師的評價,更長遠的說,將會影響教師個人的成長與學校的發展。(二)過于追求結果的考核指標體系高校教師考核評價中所設立的考核指標體系過于追求考核結果。不管是對教學還是科研,或者是對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教師來說,一個教師的最終考核評價,往往是通過一個量化的數值直接反映的,并且這將是以后升遷、評職的依據,從而使教師對評價結果過度依賴。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師考評制度過分注重教師教學的工作的結果,卻忽視教師教學工作的過程。(三)學校整體與教師個體之間發展的不協調各高校將自身的發展戰略目標作為制定教師評價機制的依據,注重教師考核評價的簡便性和合法性,最終目標是使教師評價機制符合高校發展戰略目標,為高校的快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這種“以事為本”的操作方式,忽略了教師個人的發展。高校與教師之間屬于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而這種忽略部分只追求整體效益的做法,使得教師之間競爭加劇,教師的工作壓力和工作負荷加重,影響到教師的教學工作,以及教師之間的人際關系處理,不利于高校的穩定和發展。
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完善對策
(一)調動教師積極性與創造性新時期構建我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體系,構建高校教師考核評價體系的前提條件必須要有廣大教職工的廣泛參與,教師作為考核評價的客體和主體,同時作為評價的接受者和參與者,若積極參與到考核評價中,配合其提出對考核評價有效實施的改進建議,必將對考核本身及教師的工作有極大幫助。通過考核與評價,使教師能夠切合實際的發現自身仍然存在的不足,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提高工作創新能力和創造意識。(二)構建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在評價內容上,要克服多數高校在評價內容上存在的不平衡性問題,既要重視教師的素質、表現、成就,又要重視教師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還要重視教師的創新精神、創新才能和改革成就上。結合教師群體差異性,根據不同崗位教師工作內容的不同,從不同緯度設立考核評價指標,建立多層次、不同類型的評價指標體系。在評價方式上,構建立體的考核評價系統。根據考核評價對象的不同層次、不同內容,注重并提倡過程的、發展的、多角度和多視野的立體考核評價系統。在這一過程中,要建立學生評價系統,學生是最能客觀的根據自身感受對教師的教學及學識水平作出相應評價的人;要建立教師自我評價系統,通過自我評價,教師可以不斷的反思自身在教學科研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不斷自我調整,以保持良好向上的工作狀態;要建立同行評價系統,同行彼此在工作中互相監督、互相學習,使同行的考核評價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建立專家評價系統,通過經驗豐富、業務素質高、能夠適應新時期教學科研要求的教師和領導作為專家對教師的工作進行考核與評價使考核評價的結果更加具有豐富與科學性。(三)保持學校整體發展與教師個體發展的統一當前,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浪潮涌動,建立能有效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并滿足于高校、教師以及學生共同發展需要的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成為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構建高校教師考核評價體系,要堅持以教師發展為本的評價理念。通過教師考核與評價,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與教師自身的日趨完善,教師考核評價為教師創造了良好的外在環境,把教師考核與評價發展成為一套專業性的激勵與引導服務手段。
通過教師考核評價活動,使教師的專業發展得到有效的幫助和支持,使得教師能積極主動從評價活動中獲取有效信息,從而幫助教師自身更好地進行自我評價,對工作進行思考與調整,為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實現自身全面發展努力。構建高效的教師考核評價體系,要協調學校發展與教師個人發展的關系。各高校的教師考核評價機制的改革基本上是以促進學校事業發展為出發點與歸宿點的,這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學校辦學的理念與追求,對大學的長期發展具有直接的導向性。事實上構建高校教師考核評價體系,不僅要處理好學校長期發展的矛盾,而且要處理好學校長期發展與教師個人發展的關系,以此建立的考核評價體系才能得到有效的實施。
- 上一篇:教師教學論文:教師教學機制與模式
- 下一篇:教師論文:教師知識創新及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