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音樂教學方法探討

時間:2022-09-23 09:02:56

導語:幼兒音樂教學方法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音樂教學方法探討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教師要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注重從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對幼兒進行培養,激發幼兒的潛能,培養幼兒的興趣。在幼兒園教學中音樂教學是一個重要的領域,它能夠促進幼兒審美能力的提高,實現幼兒綜合素質的進步。教師要善于調動幼兒音樂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變化的方式和多樣的方法來開發幼兒的音樂天賦,實現幼兒音樂才能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四種方法。

一、游戲教學,寓教于樂

幼兒的天性就是好動、愛玩,教師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來激發幼兒音樂學習的主動性,使幼兒可以通過邊玩邊學的方式來提高學習的主動性,感受音樂學習的樂趣。幼兒在游戲中會感受到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學會歌唱和鑒賞。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有很多適合進行游戲的歌曲,例如,傳統游戲歌曲《猜謎歌》《拍手歌》《跳皮筋歌》等,還有表現幼兒游戲的歌曲有《老鷹捉小雞》《編花籃》《我們邀請一個人》《丟手絹》等。這些歌曲節奏簡單、旋律優美、朗朗上口,幼兒在邊玩邊聽的過程中就掌握了歌曲,學會了歌唱。

二、創設情境,激發熱情

幼兒接受能力比較弱,教師要善于給幼兒提供情境,使幼兒能夠融入其中,在情境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從而產生學習熱情。情境使幼兒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使其思維快速地運轉,形成自己的審美感受和體驗。教師特意創造某種與音樂作品的內容、意境、情感相協調的環境或氛圍,會激發幼兒學習的動力,使幼兒產生學習的欲望,從而更好地理解、體驗、把握和享受音樂作品,主動地進行探究和學習。例如,在學習《山谷回音真好聽》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來播放山谷的回聲,使幼兒可以了解什么是回聲,進而感受到趣味性,從而主動地學習音樂、體會音樂,陶醉其中。本來幼兒并不了解的“回聲”、不熟悉的歌曲,在情境中幼兒會主動地思考和探索,產生學習熱情。

三、動手繪畫,拓展聯想

教師在幼兒歌唱材料的選擇中需要注意為他們選擇合適的歌曲,使幼兒能夠理解歌曲的內容和思想,并鼓勵幼兒通過動手的方式來對歌曲進行表達,促進幼兒產生學習興趣和動力。教師可以把歌曲提供給幼兒,之后讓幼兒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來繪畫,通過畫的方式來表達音樂。繪畫使幼兒學會了通過富有愛、富有美、富有想象、富有教育意義的方式來進行表達,從而更好地對音樂進行理解和記憶。一般幼兒喜愛描寫動植物、自然想象、郊游活動、節日等幼兒日常能接觸到并感興趣的內容。教師就可以給幼兒提供一些符合幼兒興趣愛好的音樂,激發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并且鼓勵幼兒進行聯想和想象,如《螞蟻》《樹苗苗》《云》《郊游》等。幼兒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來繪畫,展現出歌曲中的內容。變化的表達形式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更加廣闊的思維和想象空間,促進了幼兒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內容,感受歌曲的意境,從而更好地演唱。

四、表演形式,增強趣味

在幼兒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表演的方式,在形式上集唱歌、跳舞、奏樂、演戲、玩耍于一體。教師組織的表演可以采用個人展示和集中活動交替進行,或讓不同幼兒分別承擔唱、舞或演奏的任務,以合作的形式進行表演,使幼兒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動起來。在表演的過程中幼兒可以發揮自己創作、表演和欣賞的綜合技藝,通過表演來展示音樂,通過欣賞來提高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這對幼兒來說是一種很好的休閑方式,它使娛樂、學習綜合于一體。例如,表演《可愛的小動物》中,對“嘰嘰嘰、喵貓喵、汪汪汪”等象聲詞,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采用模擬的方式來進行表演。幼兒對這些象聲詞非常感興趣,他們會主動地模仿,大膽地表演,從而理解其中的音樂。教師給幼兒選擇歌曲時,應選擇音域較窄、節奏簡單、旋律較平穩且有五聲音階為骨干的歌曲;結構短小工整,詞曲關系較簡單,如《小燕子》《哈巴狗》《我愛我的小動物》等,使幼兒更容易表演。

總之,教師在幼兒音樂教學中要從幼兒的實際出發,關注幼兒的發展,采用幼兒喜愛的形式來進行教育和指導,促進幼兒音樂素養的提高。在不斷練習和實踐中,幼兒會產生音樂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積極思考和感受音樂,學會鑒賞和審美,從而提高綜合素質,為其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陳軍芳 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益農鎮榮盛中心幼兒園

參考文獻:

[1]霍芳麗.幼兒音樂游戲不只是玩——鄉村幼兒音樂游戲活動表現力和創造力的反思[J].新課程(上旬刊),2016(3).

[2]佘斌.新課程視角下幼兒音樂教學研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