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方法

時間:2022-05-23 03:49:23

導語:音樂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音樂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方法

摘要:音樂教學中涉及到較多方面的內容,中職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提升學生音樂學習水平,需要注重結合音樂基礎學習內容,夯實學生音樂基礎。中職音樂樂理視唱練耳教學,在培養學生音樂綜合素養方面具有積極意義。本文主要是從中職音樂樂理和視唱練耳教學法應用的必要性分析入手,重點介紹了一些教學方式,對于中職音樂教學活動的順利有效開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

關鍵詞:中職;音樂樂理;視唱練耳教學

樂理知識和視唱練耳是強化學生其他方面知識學習效果的重要前提,中職學校開展科學合理的教學手段,實現教學目標,需要注重發揮視唱練耳教學的優勢和作用。

一、中職音樂樂理和視唱練耳教學法應用的必要性

(一)現階段中職音樂教學中的不足。傳統教學過程中多是使用簡單理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無法充分有效保障教學需求,不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音樂能力水平。一是以往教學活動中,中職音樂教學的方式不夠靈活,教師只是一味講解基礎知識理論知識,課堂較為沉悶,學生積極性不夠高,無法感受到音樂知識學習的樂趣,無法實現高效課堂。二是教學觀念較為落后,無法良好結合具體教學活動開展情況,不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樂理知識素養。新課程教學標準深入實施,在當前音樂教學活動中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轉變和更新教學觀念已經成為教學活動的必然趨勢。中職學校需要積極采用合理性的教學手段,選擇多樣科學的方式,提升樂理教學活動開展效果,充分重視到視唱練耳教學優勢,將能夠更好的應對教學中的不足。(二)教學意義。充分重視到中職音樂樂理知識教學的積極性,合理采用視唱練耳教學法,將能夠更好地提升總體教學水平。音樂樂理和視唱練耳教學,是中職音樂教學中的關鍵性內容,教學活動的科學合理開展,能夠便于學生掌握更為充分的知識,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具備必要樂理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學生還需要擁有較高的音樂素養,便于學生日后深造學習,實現順利就業,通過視唱練耳教學法,積極開展樂理教學,將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通過系列教學,將能夠培養學生多樣化的音樂要素,促進學生全面性的理解和掌握各項音樂樂理知識,實現理論聯系實際,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實踐能力。

二、中職音樂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方法

(一)充分融合音樂樂理和視唱練耳教學。優化教學方式,推進教學活動穩步開展,是當前素質教育環境下的重要內容。音樂課程作為中職學校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在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方面占據較多比重。一是中職教師需要充分注重到音樂樂理知識教學的積極意義,將視唱練耳教學和樂理教學實現科學有效融合,實現這兩方面教學內容的互相促進,和諧統一,從而良好提升音樂教學質量。教師需要能夠從具體教學環節入手,合理規劃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節,強化教學活動的實施效果,給學生創建出更為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二是教師可以使用交叉教學方法,貫穿到音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音樂樂理知識教學具有較為明顯的抽象性,教師需要能夠將樂理滲透在各個音樂曲目教學中,使得樂理課程知識得到具體化、形象化,降低課程知識的難度,激發學生在音樂樂理知識方面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性的參與到樂理課程環節的學習之中。三是教師教授樂理知識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試唱練習,讓學生在音樂實踐中感受和鍛煉自身所掌握到的各項樂理知識。僅僅憑借著理論知識的教授,很難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良好的練習機會。如某中職音樂教師,十分注重樂理知識教學,但是為了減少學生只有理論不會實踐情況的出現,該教師充分把握到理論知識和音樂曲目之間的內在聯系,并選擇了簡單的曲目,讓學生開展反復性的練習,從而良好提升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并且很多學生表示能夠真正走入到音樂作品的世界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從理解音樂作品的基礎上,更好的感受到作者的內心,產生心靈上的碰撞[1]。四是教師需要注重引導學生深刻感受到音樂本身所蘊含的思想和情感,讓學生能夠透過作品,充分感受和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容,使用樂理知識判斷作品,全方位的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二)接替唱教法。視唱練耳教學目標在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音樂認知能力、理解能力,促進學生具備較高的音樂素養。視唱練耳教學活動進行中,接替唱教法是十分重要的一種手段,其能夠良好的突顯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個人潛能。這種教學方式主要是讓學生依次演唱,鍛煉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配合能力,促進學生能夠更為充分的掌握基礎的樂理知識和演唱技巧。教師需要充分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能夠多方面鼓勵學生從接替的演唱活動中,尋找音樂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的音樂視聽能力[2]。如,教師在講解“一個升號的大小調和五聲調式”知識點的過程中,選擇《歡樂頌》作為音樂教學的媒介。為了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鍛煉學生視唱、練耳的能力,該教師選擇接替唱的方式,讓學生一個接一個的加以練習。教師首先組織學生單獨視唱歌曲中的一小節,強化學生的個人視唱能力,促進學生保持著良好的學習效果。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組隊,以小組為單位自主練習視唱練耳,給學生搭建起自主練習的良好平臺。學生需要充分注重到曲譜的重要性,能夠在視唱的過程中,全面提升學生課堂的總體參與度,推進教學課堂的良好實現。(三)滲透式教學方法。單一化的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現階段的教學需求,中職音樂教師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手段。一是教師需要從音樂樂理知識和視唱練耳教學課程具體特征出發,把握教學性質和難易程度,結合學生的音樂取向、興趣愛好以及個性特征等方面,選擇合適的教學展開形式,實現教學內容的良好優化[3]。構建起科學高效的教學課堂,將能夠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環節中,推進各項教學環節穩步開展。二是滲透式教學方法在音樂課堂中的良好應用,適應了學生的發展特點。教師使用這類教學方式,需要能從樂理知識的具體章節入手,科學性的把握視唱練耳教學課程內容,良好融合一些視唱練耳技巧,構建起完善的教學網絡體系,促使學生形成完整性的知識架構,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美融合。三是在具體教學環節中滲透到樂理知識,使得學生能夠在各個知識環節學習中,掌握樂理知識的運用方法。同時教師需要能夠科學有效的串聯起眾多教學內容,變零散為統一,使得學生能系統性的學習和掌握到視唱練耳課程知識。(四)分層次教學方法。學生在音樂知識方面的學習不一致,并且樂理知識理解情況和視唱練耳學習效果之間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師需要注重盡可能的結合學生具體情況,采用分層次教學方法,保證每個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4]。一是要正確合理的分層,教師需要針對學生進行全面細致的評定,科學判斷出學生的綜合音樂能力,從而加以合理分層。按照學生的各項情況,可以將其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分別代表著優秀、普通和不足。二是要能夠結合分層情況,幫助學生尋找到適合自身發展的平臺,給學生提供專門性的知識和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更為充分知識。如教師教授“五聲調式音節特點”時,讓A層級優秀學生自主學習和練習,給學生設計音級標記、骨干音等方面內容的學習方案和測評方案,讓學生實現自主練習。讓B層級基本掌握樂理知識,懂得視唱練耳的學生能夠在小組合作的環節中,獲取知識。而C層級學生則需要接受系統性的知識講授,使得學生在較為輕松的氣氛中提升音樂學習能力。

三、結語

音樂樂理知識和視唱練耳教學活動的良好開展,在教授學生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能夠良好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學生擁有較高的音樂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中職音樂教學活動進行中,需要盡可能的結合實際教學需求,從學生們音樂知識掌握程度出發,采用合理性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轉變和更新教學觀念,充分關注到學生的個人發展方向,提升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張香珍.關于中職音樂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方法的探索[J].活力,2017,12:46.

[2]焦奕博.中學音樂課堂融入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的對策與建議[J].藝術科技,2017,04:387.

[3]王霞.基于樂理知識的視唱練耳教學探究—評《基本樂理與視唱練耳教學方法技能訓練研究》[J].當代教育科學,2015,23:125-126.

[4]黃坤忠.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樂理和視唱練耳的融合發展探究[J].廣西教育,2017,42:163-164.

作者:黎寧君 單位: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理工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