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
時間:2022-11-07 05:09:10
導語: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高職建筑設計技術專業項目化課程建設為例,從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的目標任務、項目化教學設計、課程項目化資源建設到教學實施等方面進行了闡述,以期推進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成效,為建筑設計專業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項目化課程;教學設計;教學實踐
隨著社會對高素質技能應用型人才的技術、創新能力要求的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緊跟市場需求,不斷進行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教學研究與改革。2015年以來,建筑藝術學院建筑設計技術專業根據學院專業建設規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提升教師的職業教育教學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目標,實施項目化教學改革。項目課程強調以典型產品為載體來設計教學活動,整個教學過程最終指向讓學生獲得一個具有實際價值的產品或服務。項目課程不是理論知識學習結束后的做中學,而是以做中學為課程展開的邏輯主線。項目課程能有效體現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課程模式,它改變了學習形態,實現了學習邏輯從知識積累向能力積累的轉變。通過改革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評價體系,優化課程結構,深入探索能力本位的課程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積極組織教研室全體教師廣泛開展市場調研,了解行業發展新趨勢,邀請企業專家召開工作任務分析會,熟悉行業技術新變化,適應職業崗位(群)新標準,研究修訂建筑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課程標準,積極實施新課標,實踐項目化教學設計,不斷推進項目化教學改革,三年來在項目化課程建設中取得了明顯成效。
1項目化課程建設調研
為改變過去以學科為導向設置職業教育課程的舊理念,從2016年5月開始,本專業老師經過學習相關文件精神,首先進行了廣泛的調研,走訪了常州市規劃設計院、常州市規劃局新北分局、江蘇筑森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江蘇浩森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等設計、管理單位以及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等兄弟院校,充分了解了行業單位對專業發展的意見和人才需求情況,取得了第一手的資料,進行仔細梳理及分析。專業教研室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組織老師充分學習了大量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對于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知識,并聘請行業專家及專業指導咨詢委員會成員于2016年8月召開了工作任務分析會,在會議上運用頭腦風暴法,由企業專家對建筑設計專業的專業教學基本思路、課程體系、技能培養目標等進行了基本確定,在此基礎上由本專業的教師分工協作,形成了以項目化課程為主線的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并于同年底再次邀請各級各部門的行業專家進行了論證,方案得到專家的普遍好評,正式完成《高職建筑設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項目化課程標準》。
2項目化課程建設目標和要求
以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教學方法改革為先導,以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導向的課程體系為落腳點,以課程為單位,以項目為載體,以任務來驅動,進行項目化教學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按照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各門課程的實施方案,打破原有的學科體系,對內容進行重新組建。對立項課程進行整體教學設計和模塊單元教學設計,著力建設一批優質的項目化課程。通過項目化課程教學改革提升學校教師的職業教育教學能力,提高學校整體教學質量。學院邀請華東師范大學徐國慶教授團隊項目化課程建設培訓的基礎上,我分院建筑設計專業組織全體教師認真研討,遴選適合的課程進行立項建設并實施教學改革,認真選拔教師,組建課程改革團隊,團隊成員要分工協作,每個人都參與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全過程。近兩年本教研室完成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所有專業課程標準的修訂工作,以建筑設計11高職班、建筑設計12高職班和建筑設計13高職班“居住區設計”課程模塊教學為試點,積極嘗試課程教學改革;以建筑設計13高職班及后續班為新方案施行班全面實施新一輪人才培養方案。通過每年專家年會以及階段性市場跟蹤調研和相關課程改革方案實施的具體情況,及時總結經驗,分析存在問題,適時調整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課程標準,現已完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居住區設計》、《居住建筑設計》、《景觀設計》等一批項目化課程教學實施。此外,還完成《三星級綠色建筑施工圖識讀》、《工種實訓》等校本教材的編寫,撰寫10余篇教學論文,制作多門項目課程教學微課,逐步建立教學資源庫,形成多項項目化課程教學成果。
3項目化課程教學實踐
將教學方法和手段改革作為深化課程改革的突破口,牢固確立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育人為根本的課程改革理念,針對本專業特色、課程特點、學生特征,從實際、實用和實效出發,大力推行項目導向、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培養,逐步形成了“仿真型項目教學”“社會型項目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探研式教學”“討論式教學”“啟發式教學”等多樣化、富實效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在本輪課改中,2012及2013級學生正好處于專業課的學習中,教師在課程的教學中更新理念,以學生為主,以培訓技能為主,在2013級學生中試行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實施中注意收集資料,師生互相探討教學感受并及時調整,為后續的課程教學打好基礎。在頂崗實習前的專業課教學中,堅持“真題真做”的教學模式,利用長期穩定的校外實訓基地,學生在真實的建筑設計項目中提高能力,通過課程現場參觀教學、認識實習、頂崗實習等與校外實習基地緊密聯系,為建筑設計技術專業的實踐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與國家職業資格標準接軌,實踐教學體系嵌入職業認證課程內容,融合相應的職業技術和技能,專業課程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崗位能力為目標,按照項目的工作過程和工作情境設計課程,圍繞工作過程,開展新型教學項目。實施“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學生在訓練中心、項目中心、實訓基地做中學,學中做,實現學生能力與素質的同步提高,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和職業勝任能力。充分利用智慧校園教學平臺,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習興趣,滿足學生課余自主學習需要。
4項目化教學改進措施
在建筑設計技術專業進行全面課程改革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圍繞著項目化課程改革的核心思想,以學生為中心,不斷總結、提高。首先要加強專業教學環境的建設,在目前新校區實訓室建設背景下,以實用、真實為基本目標,通過專業老師的動手,在現有的條件下把設計實訓室等有效利用起來,使老師、學生都感受到課改的成效,讓大家能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下階段的建設工作中。其次是要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對專業教師進行必要的實踐能力培訓。可以通過本專業的老師輪流掛職從事建筑設計等工作,在實踐中充實、完善自己,反過來在教學中起到促進作用,也能夠順利的完成項目化、模塊化的教學任務。建筑設計技術項目化課程建設工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做好階段型的總結對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通過總結我們看到了成績,更發現了問題,在下一階段的課改工作中,我們將揚長避短,大步向前,通過課程改革,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棟梁之才!
作者:徐莉 單位: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
- 上一篇:涂料生產技術信息化教學改革研究
- 下一篇:《食品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