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研究
時間:2022-12-17 09:27:07
導語:會計教育教學改革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各大中小企業紛紛抓住社會市場經濟發展的契機,不斷擴充自己的實力,不斷擴大其運行的資本,努力搶占市場。會計是一個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企業的基礎必備崗位,關系著企業財務與資金的周轉運行,對于企業而言,面向企業培養的會計人才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這還須依靠高校會計教育改革來實現,以期培養出面向企業需求的高素質會計人才。
1高校會計人才培養對環境的要求
1.1需要良好的會計知識環境。會計這門課程所涵蓋的知識非常廣泛,不僅包括會計人員專業知識素養還包括會計德育素養,其中專業知識又涵蓋了財務、金融、管理等多門學科的知識。高素質的會計人才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作為支撐,還應符合會計人才的各項知識要求。除此之外,會計人才所需具備的技能知識也會受到會計領域相關政策的影響,例如會計準則內容的修改,會影響到會計教育的相關內容,會計人才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就會發生一定的變化。1.2需要良好的會計教育環境。高校是會計人才產生的搖籃,高校的教育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國家教育方針的影響,由于教育方針規定了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方式理應按照會計學科的要求進行,不斷探索發展,配合高校素質教育不斷完善會計專業教育。在進行會計專業課程設計時,應從以往傳統的會計專業教育教學方式中脫離出來,根據現代社會的需求靈活安排開展會計教育,提高應用型會計人員的教育。
2高校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情況下高校會計專業教育在課程設置、教材內容、教育方式等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筆者經過總結將高校會計教育存在的問題概括為以下幾點:2.1高校會計專業在課程設置上有所欠缺。高校教育是對未來社會所需人才的直接教育,是社會人才培育的中心環節,高校掌握著人才輸送的核心,其教育工作對社會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教育中會計專業課程的設置會直接影響會計人才的培養與輸出,在教學中科學合理地設置會計專業課程是保證會計教學質量的前提,不僅能夠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還能夠提升會計從業人員的道德情操,使其更好地符合經濟社會時期企業對會計工作者的要求。然而,現階段高校會計專業教育在課程設置上還存在許多問題,例如在會計課程在實踐上存在明顯不足,眾所周知會計工作必須要與實踐相結合,想要獲取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就必須要投入到實際工作中,但是目前高校的會計課程更傾向于對書本知識的傳授上,忽略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導致了高校會計教育的“紙上談兵”。2.2高校會計專業在教材內容的選擇上存在問題。目前,高校會計專業教材知識重疊重復已經成為會計專業存在的最大問題。例如,成本會計與管理會計的重復,成本會計方法與其他會計方法相互交叉、重疊,這導致學生對于會計知識的掌握過程中知識點混淆,對于同一種知識的反復學習,不僅浪費了時間還影響了學習效率。由于會計容易受到政策、準則等的影響,會計專業教材也應及時根據政策、準則做出相應調整和更新,然而現階段有些高校的會計專業還停留在過去的知識層面,沒有填充新的知識,導致了會計教育的滯后性,引發了會計教育在人才培養上的眾多問題,使得會計人才的培養與社會、企業的需求不符。2.3高校會計專業在教育方式上存在不足。人才通過教育培養,教育方式能夠影響會計教育的成果,相對其他學科會計專業知識大多枯燥,會計教育主要是對數據和財務知識的整理,學生不易產生學習興趣,因此,激發其學習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有著積極的影響。然而,現階段的高校會計教育還是停留在傳統教育的層面,多以填鴨式教學進行,會計專業教育與學生對其知識的需求不符,即使學生掌握了相關會計知識,但因為缺乏實踐不能靈活運用。
3高校會計教育改革的途徑
3.1明確會計教育改革目標。會計教育的方式和會計教育的目標是密不可分的,在日常的會計教育工作中,首先要確定會計教育的目標,只有教育目標確定了才能對日常的教育工作進行引導,方便日常教育工作更好地展開。會計專業的專業知識和社會企業財務運作有著密切的關系,以往多數高校都以企業財務運作的需求來對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指導,目的是培養更多的企業會計師,日常的教育工作都是圍繞這一目的進行展開的,這種現象就導致了高校會計教育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首先要在會計教育的目標上進行改革。高校會計教育的目的應該是把會計專業知識和會計工作經驗傳授與學生,讓學生在了解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的同時,更要提高學生自己的學習能力和總結問題的能力,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使高校所培養成的會計人才能夠適應新社會的發展,能推動祖國現代化建設,把會計專業學生培養成國家所需要的人才才是高校會計教育的目標。3.2提高會計專業教師的教學效率。會計課程所涉及的內容非常廣,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為學生所講解的知識也是非常廣的,這就需要學生的思維進行不斷的跳躍,如果沒有一套專業的授課方式,學生們的思維跟不上的話,就會使課堂效率大大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也會有所下降。所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的發揮自身能動性,不斷總結自己的授課方式,不斷地提高自身專業技能,也可以與其他專業老師進行交流,從中吸收有利于自身授課方式的優良之處。會計專業的教課教師,應注重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氣氛,在上課過程中多引用當前社會的熱點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講解會計工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學生對會計專業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3.3改變會計教育方式。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地發生變化,傳統的會計教育工作已經滿足不了現代化社會的需求,高校的會計教育工作要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來培養適合現代社會發展的會計人才。現代社會對會計人才不但要求其專業知識過硬,而且還要求會計人才應該具備優秀的學習能力。只有善于學習的會計工作人員才能夠不斷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校的會計教育要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就要不斷地進行改革創新,不斷地提高高校的會計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和綜合素質都有較大的提升,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會計工作人員,輸出更多的會計人才來實現祖國的偉大復興。
4結語
現階段,高校會計教育改革不僅僅是對教育改革要求的執行,也是對會計人才就業嚴峻形式的改觀,是廣大會計專業學生的訴求。高校會計教育改革的順利進行離不開課程目標的確定,需要結合科學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才能使會計專業人才更適合企業的發展,才能使會計人才更符合企業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楊政,殷俊明,宋雅琴.會計人才能力需求與本科會計教育改革:利益相關者的調查分析[J].會計研究,2012,01:25-35+97.
[2]紀麗芳.基于教育會計環境需求的寧夏高校本科會計人才培養目標重構[J].教育財會研究,2012,05:55-59.
[3]何洪源.本科會計教育改革方向研究——重拾潘序倫會計思想[J].當代會計,2014,08:33-34.
作者:張楊 單位:山東現代學院
- 上一篇: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研究
- 下一篇:民族音樂視唱練耳教學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