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管理執行力設計與實現
時間:2022-03-23 10:13:52
導語:教學管理執行力設計與實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提升院校的教學管理執行力對于一個學校是十分重要的,代表了高校的創新能力與核心驅動力,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通過內部的調整,能夠更直接的判定不同層次教學管理執行力的具體情況,并根據這些情況制定對應的措施,通過這種方式來塑造院校人才培養的核心體系,提升教師的教學質量。本文將從高職院校教學的發展和執行力體系概述入手,分析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的設計與實現,并為業界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設計
一研究背景概述
職業教育在中國發展了數十年,已經逐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各種不同的高職院校在各地迅速發展,為當地和其他地區輸送了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才。職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斷提升,接受職業教育的人越來越多,他們不僅掌握職業技能還擁有社會承認的學歷,所以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不管是擇業還是社會生活都有了更多的選擇與機會。從當前調查資料來看,各地高職院校發展勢頭良好,但是我們必須關注到成就背后的一些客觀問題。教學管理的執行力,就是落實上級教育部門和學校教學工作管理部門的決策,各種方針政策,以及工作要求等等。縱觀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部分學校沒有對教學管理工作引起足夠的重視,具體表現在:很多院校雖然制定了相關的制度和體系,但是下面的教師沒有按照計劃開展教學工作。另外學校教學管理部門只是單純的下發文件,教師缺乏理解,所以執行比較困難。諸如種種現象都表明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的確需要改進。產生問題的原因可以歸到幾下幾個大類。首先是學校制定的管理制度不夠科學,沒有從實際出發,嚴重缺乏科學性與可行性,在實際推廣過程中舉步維艱。其次是具體實施的階段項目繁瑣,制度有相互矛盾的部分,職責劃定不清晰。另外,缺乏長效監督和管理,很多教師一開始能夠按照制度行事,后面還是按照自己的教學節奏來[1]。
二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先,提升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的建設可以幫助學校更新教學管理的觀念。對于我國大部分的高職院校來說,雖然各種教學管理的組織都具備,但是執行能力卻沒有想象中那么高。教學管理部門有時候沒有發揮出應該具備的水平,各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教學管理力度不強。加強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執行能力體系能夠最大程度上讓教學管理部門發揮真正的作用,由此來更新院校的教學觀念。其次是加強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建設可以幫助教學模式的更新。部分的高職院校只注重制度和體系的建設,但是忽略了管理模式的更新,管理工作沒有較為集中的體現,教師只是敷衍了事,無法激發他們的教學熱情。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的建設有效幫助教師實現教學突破,改進部分教師專業教學水平,因此建立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對于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創新有所助益[2]。另外,加強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執行力體系建設還有助于管理機制的更新。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工作必須要依靠正確的理論指引,并不斷完善教學管理機制。當前教育環境變化,國家和社會要求職業院校和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執行力的建設將作為一個新的突破口。如果不能迅速提升教學管理的執行力,很難提升教育教學的效果,學生的素質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三建設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的理念基礎
(一)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思想觀。當今時代,教育的意義將不再是僅僅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是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素質。所以就必須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貫徹到實際教學當中。學生作為受教育的主體,具備自己獨特的思想,所以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的建設離不開以人為本的理念。另外,以人為本也應該體現在對于教師的管理上。教師作為教學的主體,也應該注重教師的思想情況和內心活動。高職院校教育的意義就是培養具備技能和綜合素質的人才,所有的教學活動都要以學生為中心展開,理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將學生的終身教育作為遠大的目標,塑造良好的教育氛圍,并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而教師則是實施整個教育活動的主體,在建設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的時候也要考慮基層老師的意見,征求他們的建議,了解他們的需求,培養教師的素質和技能,鼓勵教師的教學熱情,樹立腳踏實地的教育精神,投身到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當中[3]。(二)樹立“科學發展”的人才培養質量觀。樹立科學發展的人才培養觀念就是要考慮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才,什么樣的培養方式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標準。社會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對于素質的要求只是一個人才衡量的角度。人才質量標準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了培養目標、培養過程和培養方式等等。當前人才培養的標準首先要求的是全面素質教育,拋棄過去只衡量知識或者只衡量技能的人才培養標準,樹立全面的高素質的人才培養目標。另外對于人才的培養方面,筆者認為,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相比,高精尖人才的競爭力較弱,高職院校應當把精力和資金放在培養應用型人才上。以此來滿足社會上各種崗位和各種企業的專業性要求,推動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人才培養的過程中,看到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并鼓勵學生發動創新思維去解決問題。科學發展的人才培養觀念要圍繞著社會需求和人才主體需要這兩個中心開展,使之既能符合社會的要求,也能實現個性化成長,同時符合現代教育的新要求。
四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的設計與實現
(一)教學管理組織設計與實現。要想設計好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首先就要明確教學管理組織在其中發揮的作用和意義。教學管理組織是一個團隊,由專門的管理人員和教師隊伍組成。教學管理組織要理解教育部和學校領導對于教學和人才培養的要求,并按照這些要求,合理的調節整個體系的結構,以積極的態度處理相關的工作,與各部門之間協調合作,爭取最佳的工作效果。所以,整個教學的管理組織就必須要保持靈活管理的特點,但是不能變得過于松散。前文提到,教學管理組織是一個團隊,所以一定要保持住一個團隊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形成從上到下,靈活有效的管理機制和管理模式。從組織形式的角度來考慮,綜合我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制度的特點,圍繞學校制定的教學目標,發揮教學組織的作用,對整個團隊進行細致的分工,由此來發揮最佳的團隊管理效果。教學管理的中心版塊主要成員要從高職院校教務處領導老師中進行選拔和推舉,制定整體的教學目標,在整個過程中負責監督和指導的角色。這些教師本身從事高職教育已經具備相當豐富的資歷和經驗,所以由他們制定教學管理的相關內容會更加具有合理性和指導意義。另外下設的基層教學管理版塊由基層的骨干教師組成,主要是研討如何充分提高高職教學的質量和一些監督把控的細節問題。除此之外,組織內必不可少的就是監督版塊,制定相關的監督制度和措施,主要是學校資歷比較老的教師來擔任。由此產生的不同版塊的團隊,能夠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方向對高職教學管理問題進行剖析,進一步完善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的設計[4]。(二)教學管理運行模式設計與實現。教學管理運行模式是整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能夠發揮作用的重要內容。學校應該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來進行把控。筆者認為,PDCA模式值得眾多院校了解和嘗試。該模式主要包括了策劃、運行、控制和修正四個中心內容。以此開發的教學管理運行模式將有效提升高職院校教學管理的執行力,理順管理的邏輯,讓整個管理過程環環相扣,彼此滲透[5]。首先是策劃部分,從宏觀角度進行把握,高職院校成長有自己的規律,對于人才培養計劃的設定可以適當延長,比如人才培養3年計劃或者人才培養5年計劃,確定長遠的教學管理目標。另外可以將整個教學管理執行力的提升進行分層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案,明確和細化目標工作。其次是運行環節,要注意規范化管理,加強節點管理的意識,將整個過程賦予制度化的框架,將執行力管理變成視覺可見的表格和數據,凸顯直觀性。所以運行環節十分重要。另外,修正階段也是關鍵環節。能夠讓高職院校教學管理部門明確執行力體系的缺憾和不足,或者不相適應的地方。及時的修正與改進,有助于整個體系的完善與進步。(三)完善獎懲機制。要想真正完善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執行力體系,就需要重視獎懲機制的建設工作。對于獎懲機制的建設,不能只針對任教老師,而是應該包括教學管理部門的相關教師和人員。這樣就能讓負責管理的教師按照自己的崗位職責開展工作,進一步激發任教老師的教學激情,遵循學校制定的教學管理相關流程。對于業績優秀,或者有突出表現的要給予一定的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其次對于有執行過程中違反相關制度的教師也有一定的懲罰措施,比如從薪資彈性部分扣除等等。
參考文獻
[1]李金保.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創新問題探析[J].職教論壇,2016,(01):43-47.
[2]薛薇,劉杰.廣西高職院校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調查研究——整合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長效機制[J].大學教育,2014,(11):177-178.
[3]王春媚.構建高職教學管理文化新思路[J].科技創業月刊,2015,28(22):77-78.
[4]周艷飛.加強執行力建設譜寫教學工作新篇章[J].云南農業教育研究,2006,(04):27-30.
作者:王國新 單位:天津市和平區新華職工大學
- 上一篇:高職職業技能競賽研究
- 下一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析論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