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學生體育教學管理分析
時間:2022-05-03 10:39:01
導語:中職學生體育教學管理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從教學管理層面研究中職藝術類學生體育教學,切入的視角不是學校管理者,而是一線體育教師。希望能通過對體育教學的管理研究,使中職藝術類體育的教學更具有系統性和規范性、實效性,為中職學生的健康和專業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關鍵詞]中職;藝術類;體育;教學管理
教學管理包含教師管理、學生管理、教學規劃等諸多方面,有些教師認為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層面的事,與己無關。正是因為這種工作理念的存在,使中職體育的教學出現了一些低效現象。筆者認為,教師對自身教學的主動、規范管理對教學質量的促進作用遠大于教學策略和方法的設計應用———教學管理是教學實踐的支撐和基礎。下面,本文結合自身學校的專業設置,以體育教師的身份研究涉及舞蹈、戲曲等專業藝術生的體育教學管理問題。
一、教師自我管理
一個教師能夠主動自覺地對自身教學進行管理,對提升教學質量的作用比來自學校的被動管理要顯性得多,而且,教師的自我管理也更利于教師個性化教學的實踐。除了對自己教學的全程管理(下面進行研究),教師還需要對自身的教學素養進行主動建設。比如藝術類學生有著普及教育學生不同的特殊性,特別是我校的舞蹈、戲曲專業學生,他們的身體素養很好,接受專業方向的體能和技能訓練,在體育課上,他們往往會對教師跑、跳、投這些基礎教學缺乏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體育教師組織教學的難度就比較高。因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情況,主動去學習一些藝術類的知識、技能,使自己的體育教學內涵適合于學生的審美需求。
二、教學內容管理
我們使用的體育教材是《中等職業教育規劃新教材》,這個教材已經盡可能地適應了中職體育教學,但對師范、體育、藝術類相關專業還是體現出關照不到位的問題———教材具有普適性是可以理解的,但作為藝術類學生的體育教師,就應根據自身教學的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調整,以適應這些專業學生的特殊需求。比如鉛球、標槍、鐵餅、足球等這一類體育項目,藝術類學生可能因為對體形、力量和對抗性的特殊要求,不太適合進行大量的訓練,這類學生除了需要保證具有健康的身體外,還需要保持良好的體態。所以,在教學內容上,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客觀發展要求進行針對性調整。比如,加大體育運動原理、體育審美教育,進行一些運動量較小,對體形修塑、品質建設有益的運動項目(如體育體操、健身舞蹈、毽球、游泳等)的教學比重。還可以根據專業的不同加入一些與學生專業相匹配的項目,如戲曲類專業的武術,滿足他們專業發展需求和興趣取向。
三、教學規劃管理
對于中職藝術類學生體育的教學,教學的目標當然不是為了培養學生向體育專業方向發展,而是通過體育培養學生健康的身體、良好的運動協調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質以及終身體育的發展理念。因而,體育教師的教學規劃管理也應圍繞這個教學目標來組織。課程的設置、運動量的把握、教學進度的安排、教學質量的評價等,不僅應避開“體育專業”這個目標,而且還應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設置不同的規劃體系。比如,戲曲表演的學生,他們本身就在專業訓練中進行了大量的身體運動,所以,體育教學應以身體調整、運動協調能力培養、機能的科學恢復等為主,教學的規劃設計也應是與之相應的;比如戲曲演奏的學生,他們相對表演的學生活動整體偏少,各類體型的學生都有,對體育教師來說讓演奏的學生在體育課上動起來就很關鍵,其次在針對性地教授他們一些體育技能;再如舞蹈專業的學生,他們對體育課堂上的形體訓練沒有客觀需求,一般是由專業的舞蹈教師來組織,那么,他們的體育教學應圍繞素質力量、體育技巧和思想品質來規劃設計。這樣的教學規劃更適合學生的發展需求。
四、教學過程管理
藝術類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有其特殊的取向。教師在組織教學過程中,既要能夠通過一些靈活多樣的形式來引發他們參與體育的興趣,又應在教學形式和內容的設置上盡量融入一些“藝術”的元素,使學生對體育課堂保持較高的熱情。比如,在對學生進行短跑訓練時,教師采用分組往返接力的游戲形式來組織教學訓練,對部分中職學生來說已經趣味性很強了,但對藝術類學生,教師還可以借用他們專業的元素來提升其興趣,從而保證整個教學過程的有序、有效。如對戲曲類的學生,可以在操場上插一些戲曲中的小旗子,讓大家玩“奪旗賽”;對舞蹈類的學生,則可以讓他們在折返點用拋接舞蹈道具的方法接力。這樣的教學管理形式,根據對象的變化進行靈活掌握,教學過程就容易組織和實施,對提升教學質量有很好的助益。以上,從教師角度對中職藝術類學生體育教學管理進行了簡要分析,主要是基于教學的需要從教師自我管理、教學內容管理、教學規劃管理和教學過程管理四個方面進行了研究。希望能為中職體育的教學向系統、規范、有效的方向發展提供有益的參考。
參考文獻:
[1]馬寶國.藝術類院校的體育教學[J].遼寧體育科技,2009,31(3).
[2]卓勤君.中職體育教育管理研究[J].體育時空,2013(19).
作者:張萌 單位:山東省文化藝術學校
- 上一篇:PDCA循環在教學管理的作用
- 下一篇:織物組織設計教學改革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