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教學文獻的應用詮釋
時間:2022-01-10 11:02:38
導語:當代教學文獻的應用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何海釗工作單位:廣西工學院圖書館
培養大學生創造能力與創新意識的需要社會需要大學生具備必要的專業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無論是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意識還是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都需要他們在文獻查找與利用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專利文獻作為一種重要的文獻類型,具有其它類型文獻都不具備的新穎性與實用性兩個特點。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統計表明.世界上每年發明創造成果的90%-95%可以在專利文獻中查到,而且許多發明成果僅通過專利文獻公開,并不見諸于其他科技文獻。英國德溫特信息公司認為有70%~90%的專利文獻未在其他刊物上發表,歐洲專利局則認為這個比例為80%。[3]專利申請說明書中要求對發明創造做出清楚、完整的說明,并且這種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準。另外,專利文獻不僅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內容,同時還會對該技術領域的已知技術作簡要介紹。還有些國家在出版專利文獻時附帶檢索報告或在文獻的首頁上著錄檢索到的相關文獻[2]。因此,專利文獻對大學生培養自身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提供了一個對特定技術的發展過程進行探索的獨特視角。只通過學習專利文獻及相關內容,大學生們就能夠對某一技術領域的發展歷史及最新進展、實現的技術方案在較短時間內有較大范圍的了解。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的改革,應在專利文獻利用問題的教學上,從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與體系、教學理論與方式、教學手段等多方面進行拓展。專利文獻利用問題的教學目標圍繞專利文獻利用問題的教學目標應該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專利文獻知識目標,包括專利文獻信息源、其獲得途徑、檢索方法與形式、檢索語言、專利文獻分類體系、專利文獻特點等方面的知識。第二部分為專利文獻能力目標,包括專利文獻的搜集歸納分析、專題專利文獻的應用與解決方案、專利分析預警咨詢報告等方面的能力。教學專利文獻利用問題的內容與體系為了增強大學生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尤其是針對性提高各種專業大學生的創造性和實際技術動手能力,專利文獻的教學內容須分專業對待。工科類技術應用為主的專業應該將專利文獻檢索與利用做為核心教學內容,文科類與理論研究類專業可將此內容作為教學拓展內容。核心教學內容中以培養學生有效獲取和利用專利信息為主,例如使大學生能夠熟練掌握專利文獻檢索的方法和技巧,靈活使用專利數據庫與系統,有效獲取專利說明書,綜合利用以專利文獻為核心的同一專題各類信息資源等。拓展內容應用則為幫助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信息意識和信息道德,增加學生的信息知識面,如專利文獻的定義與用途、專利說明書格式、專利的相關法律知識等相關內容。各年級大學生對專利文獻需求內容和層次不同,專利文獻利用問題的教學體系應根據教學對象需求層次的不同,分階段、多層次、立體式進行設計關于專利文獻及相關內容的教學。例如面向低年級學生介紹專利文獻的特點、各種專利文獻源、專利法律狀態等基礎內容;為中年級學生開設如何獲取與本專業相關的專利說明書、專利文獻的檢索方法等相關內容;為高年級學生開設專利申請、專利查新等相關內容;為研究生開設侵權與技術引進檢索、專利歸納與分析、同族專利檢索等相關內容。教學專利文獻利用問題的理論與方式現代教育學的各種理論都有其閃光點,將其應用到專利文獻及相關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都很有價值。例如:(1)建構主義理論強調學習環境,將“情境”“、協作”“、會話”“、意義建構”作為學習環境中的四大因素。強調學生獲得知識的多少取決于其根據自身經驗去建構有關知識的意義的能力[5]。(2)認知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一個積極的信息加工者,他積極做出選擇、注意等反應,積極組織已經掌握的信息來實現信息的學習,學生先前的知識極大程度地決定了學習效果,所以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學生主動的“獲得”[6]。(3)人本主義理論提出“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退居二位,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目的,讓課程內容的安排、學習的決策與評價都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自主確定,這樣讓學生成為學會如何學習和學會如何適應變化的人,培養學生富有創造性、具有建設性和信任感、具有獨立自主性[7]。(4)研究性學習理論強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并確定研究專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這種研究性學習過程具有開放性、主動性、問題性、綜合性、社會性、實踐性、過程性、創造性等特點[8]。應用某種教學理論講授專利文獻的相關知識時,應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年級、專利文獻的特點、該專業的專利文獻應用范疇綜合考慮,有的放矢,既能完善教學理論,又能更好地指導專利文獻教學過程中的實踐。專利文獻的教學方式一般有課堂教學、專題講座、與課程設計相結合、嵌入學科競賽輔導、與畢業實習相結合等多種方式。利用專利文獻的教學方法有案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舉一反三法、互動法、協作學習法等多種方法??梢园凑諏W生的特點,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研究性、創造性為目的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教學專利文獻利用問題的手段通過各種多媒體技術可以實現個性化指導、教學模擬與游戲、操作與練習、教學測試與咨詢、問題求解、合作學習、虛擬教室等多種教學專利文獻的手段。常用的手段有課堂演示型、學生自主學習型、過程模擬型、訓練復習型、教學游戲型、資料工具型等多種[9]。如組織專利文獻講座時常采用PowerPoint、Authorware等軟件做多媒體課件,配合老師的講解,闡述說明專利文獻的相關知識點。如講述專利文獻的概念、檢索方法與技術時,常采有VisualBasic、VisualC++、Power-Builder等各種應用程序開發語言實現一個可自主訓練復習的多媒體系統。如利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與北京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發的科技創新輔助決策支持系統(STADS),它可以作為一個分析利用專利文獻的教學工具,讓學生模擬與感知收集與分析專利文獻的過程。
“絕知此事須躬行”。教學專利文獻的利用問題,是一個才剛興起的工作,還需要長期在實踐中綜合上述理論進行探索。
- 上一篇:研討商貿翻譯的口譯教學
- 下一篇:高校音樂鑒賞教學與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