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合一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運用
時間:2022-02-12 11:01:48
導語:做教合一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確立“做教合一”教學模式的基本目標當今時代,進一步實現會計實踐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及樹立會計實踐教學的新理念是我國的高校會計實踐教學的目標,它是高校的實踐教學體系的首要前提與重要組成,它對整個實踐教學體系中的其他專業部分也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會計實踐教學建設由會計實踐教學內容、會計教學的教師隊伍、實踐教學所需的實驗室等組成。會計實踐教學的最主要目標是利用會計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水平,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目前,我國高校對會計專業“做教合一”教學模式的認識較為片面,認為會計實踐教學的主要目的只是簡單的指導學生如何完成會計工作。以此為基礎,會計專業的教學內容均以改善學生的動手能力為中心,使得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只停留于理論層面,無法從根本上體現會計專業的“做教合一”。因此,學生在該錯誤的教學目的與教學方式下,無法了解會計信息的關鍵價值,理解會計信息的具體意義,使學生僅僅停留在關注會計信息如何產生的膚淺層面上,對會計這門學科缺乏深刻的思考,無法在會計專業學習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1.2擴大會計專業“做教合一”的實踐內容目前,我國高職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僅僅圍繞會計的實踐流程進行簡單的基礎操作訓練,僅僅在“中級財務會計學”“會計學基礎”等科目中增加了必要的實驗操作項目。然而,“會計學基礎”主要的內容是單項實踐,這種實踐是圍繞會計核算方法,將核算方法運用作為實踐內容的核心,實施簡單的記賬訓練。而“中級財務會計學”是一種綜合實踐,是采用固定模式與固定流程的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的實踐操作教程。
2高職會計“做教合一”模式中存在的問題與提升策略
縱觀當前高職會計“做教合一”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其一,在會計實訓教學的模式建設方面,傳統、守舊的教學模式仍舊占據了會計專業的教學核心,模擬實訓教學的體系難以真正落實。其二,會計實訓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體現,課堂教學時常處于被動地位。其三,在教學特色方面,當前的會計實踐教學很難從職業特色方面突出實訓教學的實踐性,無論是對學生職業意識的培養還是實訓能力的提升都遠遠不夠。其四,教師資源方面,高職會計實訓教學的教師隊伍建設往往缺乏必要的實踐經驗,理論知識方面也難以形成有效的補充,這就造成實踐教學方面的教師配備嚴重不足,很難真正提升會計“做教合一”實踐教學模式的實施效果。針對當前高職會計“做教合一”教學模式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其提升對策可從如下幾方面得以體現。2.1注重實踐特色在高職會計基本教學模式中的體現實訓課程的開展需要高職院校自身摒棄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突出實踐特色在會計實訓教學中的體現。實踐特色不僅是學校會計專業有效變革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全面發展也極為有利。2.2重視會計實踐課程與市場需求的有效統一市場需求是高職實踐性會計課程開展的重要基礎,隨著市場對于會計專業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會計實訓課程開展的重要性日益突出,這對學生的實踐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職業意識是會計專業學生融入市場的關鍵因素,也是體現課程實用性特征的有效途徑。2.3突出“做教合一”過程中互動性在師生關系中的重要性師生關系的互動性體現也是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實訓課程的開展是一種模擬會計實際工作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讓自身融入職業角色當中,利用已有的理論知識解決一切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這時教師的有效指導顯然是不可缺少的。2.4完善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的教師隊伍建設關于高職會計“做教合一”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教師隊伍的建設是極為重要的,教師自身實踐能力的發展不僅關系到實訓教學的實施效果,對于教學工作的有序執行也有著積極的指導作用。在“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原則下,高職應注重自身教師隊伍實踐能力的提升。綜上所述,在當前市場經濟的推動下,對高職會計實踐教學提出了更加嚴苛的要求。關于高職會計教學課程的開展,其實踐性特征得到了廣泛認可,這對高職會計實踐教學的發展無疑是一次全新的改革與創新。在“做教合一”教學模式的指導下,高職會計教學更加注重人才綜合思維的拓展,同時這也符合了當前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實際需求。這就要求高職會計“做教合一”教學模式的建立始終以學生的實用技能發展為主線,在理論知識與實踐目的的共同指導下實現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有效革新。
作者:孫鐵單位:長春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會計教學及會計思維培養
- 下一篇:會計教學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