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時代管理會計課程建設分析
時間:2022-12-03 03:00:49
導語:智能化時代管理會計課程建設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針對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在現有政策環境、時代環境和社會環境下,以企業案例應用智慧云平臺為例,從建設目標、建設內容、建設效益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1管理會計課程教學現狀
1.1重視程度缺乏,管理會計課程占比較少。在高校的課程設置上,管理會計相對于同專業的其他主干課程來說,教學地位明顯偏低,和財務會計也具有很大的地位差距。1.2學科內容交叉,教材內容新意缺乏。目前,各院校的會計學、財務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中,管理會計、財務管理與成本會計均是專業的主干課程,三門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關系,在過去的管理會計教學中,授課重點往往會往交叉部分內容傾斜,導致教學資源浪費、教學內容重復多余?,F階段的管理會計教材內容較為陳舊,普遍多為理論演繹,少案例闡釋,雖然有部分教材也有案例說明,但案例整體上陳舊且不鮮活。1.3教學模式古板,主要以課堂授課為主。管理會計的教學主要以課堂講授為主,基本上遵循“理論講授-例題演示-作業”這個思路進行。1.4教學手段匱乏,暫無與計算機結合的輔助實訓軟件?,F有管理會計實踐教學,受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模式的影響以及管理會計鮮活案例的缺乏,管理會計實踐課程很多停留于簡單的案例分析或者只說一個大型作業,管理會計要求的分析能力、綜合能力、決策能力都沒有得到應有的訓練。1.5應用相脫節,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區別較大管理會計最大的特點在于注重理論在企業實務中的應用,并在實際工作中對實踐進行經驗的歸納總結以更新管理會計理論。但從目前管理會計的教學內容來看,還是更側重于理論知識體系的架構,缺乏與企業實務緊密聯系的導向設計。
2智能化時代管理會計課程建設背景
2.1政策環境:國家出臺相關政策大力發展管理會計2014年10月,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應堅持人才帶動,整體推進的原則。緊緊抓住管理會計人才匱乏這一關鍵問題,通過改進和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適應需要的管理會計人才,帶動管理會計發展。在《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中提出應推進管理會計廣泛應用:加強管理會計指引體系建設;推進管理會計廣泛應用,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研究、教學教材改革,支持管理會計創新中心建設;提升會計工作管理效能。為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的指導下,財政部制定了《管理會計基本指引》《管理會計應用指引》及《管理會計案例索引》,以確保管理會計的實施與發展。2.2時代環境:“大數據+云計算”的智能化時代推動管理會計教育改革大數據時代下,為保證大數據的收集、存儲、調用、分析等,而選用云計算平臺作為載體。將分散的大數據統一導入云計算平臺,雙邊配合,共同造就了現階段“大數據+云計算”的信息化時代。在此背景下,管理會計正是建立在數據收集、分析基礎之上的量化管理。2.3社會環境:企業迫切需要能夠精益管理、價值挖掘、實時決策、機會發現、戰略支援的管理會計人才近年來,高校畢業生逐年激增,由2011年的660萬人增至2018年的820萬人,大學生整體就業競爭力增強,崗位競爭力也與之加大。我國雖是一個會計人才大國,但仍舊在會計人才隊伍結構上向財務會計人才傾斜,管理會計人才更為匱乏。企業在時代背景及國家政策的影響下,對管理會計人才求賢若渴,現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無法滿足管理會計崗位需求?,F階段院校培養的會計人才,仍然倚重于財務會計部分,對管理會計內容知之甚少,具備實際應用經驗的管理會計人才更為匱乏,企業在招聘過程中,很難招到同時具備“精益管理、價值挖掘、實時決策、機會發現、戰略支援”的管理會計人才。
3方案概況
21世紀企業經營集團化、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對未來會計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會計職業領域已從傳統的記賬、算賬、報賬為主,拓展到內部控制、投融資決策、企業并購、價值管理、戰略規劃、公司治理、會計信息化等高端領域。管理會計能力養成中心則在此基礎上,落實“1+2+2”的培養方向,即1個培養目標(向管理會計人才轉型的目標)、2個培養點(管理視角+核算技能)、2個培養模塊(模塊案例培養、綜合案例培養)。堅持以“向管理會計人才轉型”為目標,致力于幫助財會專業學生變身管理會計人才夢為方向,以管理會計實務工作的范疇、基本方式和實務內容為開發依據,幫助學生成為具有“管理視角+核算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4建設總目標
本方案在建設過程中,將圍繞在“大數據+云計算”的智能化時代的企業財務轉型后所需的管理會計人才的中心目標,逐步落實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方向,完善管理會計課程體系,優化會計專業建設,推進我校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高我校辦學水平,為社會培養出高品質的管理會計人才。
5建設內容
5.1建設思路。本方案在建設過程中,將圍繞在“大數據+云計算”的智能化時代的企業財務轉型后所需的管理會計人才的中心目標。在考慮技術時代背景、國家政策環境、企業社會環境、院校教學現況上,從以下三個部分進行建設:(1)搭建合理有效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規劃。應確定正確的培養目標與方向,按照“工學結合”的理念,搭建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框架。然后應注重教學改革,設計管理會計培養課程,逐步增加管理會計課程比重,形成完善的管理會計課程體系,注重案例教學及軟件實踐。(2)共建產教融合的管理會計能力養成中心。校企共建“對接企業真實場景、貫穿實際整體業務、搭建共享資源平臺、健全管會職業素養”的“四位一體”的管理會計人才培養中心,滿足管理會計課程的實踐、培訓及校企人才對接。(3)輔助管理會計師資隊伍科教水平提升。通過“內培外引”的方式調動管理會計師資的科研、教學的積極性。在內部培養上,可組織師資培訓研修班———以實打實的實踐操作提升教師實踐技能,開辦教學研討會———深入探討管理會計人才培養,集思廣益,共同開創管理會計新模式、新方法;在外部引入上,注重校企人才對接,可通過企業專員經驗分享會或培訓班,共同探討管理會計教學。5.2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規劃部分。(1)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在前端的人才培養中,應明確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總目標,在總目標的指導下搭建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賦能框架,為此助力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的有效落實。(2)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解決辦法。為改善管理會計教學,發展管理會計人才培養,經過市場調查、教研分析、重點院校探討等內容,搭建了一套管理會計人才培養解決辦法。為推進管理會計人才培養,應采用實訓與課堂關聯的課程搭建,可參考以下內容:基礎課程方面,注重管理會計理論課的建設,以及管理會計中的兩個重點部分:成本管理與控制、預測與全面預算。經過基礎課程的學習,可進行創業于管理會計的提升課的訓練。從簡單到復雜層層相扣以實現人才培養教學。6建設效益管理會計企業案例應用智慧云平臺響應財政部《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爭取3-5年內,在全國培養出一批管理會計人才”———致力于管理會計復合型人才培養;“堅持人才帶動,整體推進”———推進院校管理會計人才培養帶動社會發展。(1)院校。符合社會發展需求,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競爭的優質人才。院校的辦學理念應以社會效益為首,追求教育規律與經濟規律、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完美結合。管理會計企業案例應用智慧云平臺以現代化的教育思想和觀念助力管理會計課程教學,以完整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適應社會發展和競爭的管理會計復合型人才。(2)師資。提升管理會計教師科研主動性,助力“雙師型”教師培養。管理會計企業案例應用智慧云平臺有助院校師資擺脫過去那種只靠理論,沒有數據的科研模式。平臺內含以實例為基礎的案例,小案例之間具備勾稽性,教師可以利用平臺內的案例夯實自身的管理會計知識,并加強業務實踐,提高自身業務操作能力及實踐教學水平。(3)人才。有助于培養管理會計復合型人才,提升就業競爭力。管理會計企業案例應用智慧云平臺以理論教學和應用實踐為基礎,搭建管理會計復合型人才賦能框架,堅持“動手+動腦”的雙向培養,即保證學生熟練掌握管理會計工具的使用,有意識的養成管理會計視角和價值創造思維,實現精益管理的行為模式,落實管理會計決策支持的目的,從而實現在財務會計的基礎上向管理會計人才的轉型。落實管理會計企業案例應用智慧云平臺的運用,將有助于提升院校開設管理會計專業課程的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高昱,喬世峰.基于移動通信平臺的教學信息化系統建設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4):129-130.
[2]夏璐.管理會計課堂實踐教學探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9,(10):131-132.
[3]白露珍,邱玉蓮.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探討[J].商業會計,2019,(02):120-122.
作者:謝琨 單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
- 上一篇: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的運用
- 下一篇:高中課堂個性化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