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學方法探析

時間:2022-07-02 03:42:02

導語: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學方法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學方法探析

摘要:職業學校的教學體制不同于其他學校,在對專業人才和技能的培養上十分重視,隨之而來的對會計專業的教學方法也有了新的要求。為了加快職業教學的改革進程,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和對人才需求的新要求,本文將針對職業學?,F階段的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之上提出更利于滿足對人才要求的教學方法建議,在創新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的前提下,培養更加符合時代要求和社會發展的專業型人才。

關鍵詞:職業教育;會計專業

一、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重理論輕實踐職業學校的教學理念本應更應注重。學生的實踐教學,培養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經驗和專業技能,以期實現更好的專業型人才建設的目標。但就現階段的職業教育現狀來看,多數學校有時在理論與實踐的教學中,由于受場地和實訓設施的限制,明顯地將理論知識的學習放在首位,忽視了實踐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同時在實際課程的開展過程中,受傳統教學的影響也是圍繞教師的教學進度進行課程的講解,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的參與度。在這個重視專業技能和經驗的社會大環境下,導致學生有理論知識但缺乏相關經驗,不利于學生后續的學習,尤其是在進入工作后很難適應崗位要求。(二)重專業教育,輕職業道德教育。職業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也是職業學校在對人才培養中最重要的環節,因此,中職教育要高度重視對學生職業道德教育的培養和滲透,特別是會計專業更要加強財經職業道德的教育。但就現階段的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上,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明顯重視程度不夠,在教學過程中只講解專業理論知識,忽視了職業道德教育的教學,極不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缺乏對職業信念、職業責任和職業義務的認知,長期發展下去,學生易形成錯誤的三觀,嚴重者會做出危害社會和人民利益的事情。(三)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手段單一。在教學方法上,有些教師還采取傳統的教學模式,“一刀切”和“填鴨式”教學方式的沿用,課堂以教師為中心,忽視了學生的主導地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在內容眾多的理論知識中,學生沒有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極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專業思維的培養。學生對知識完全就是死記硬背,沒有對知識加以融會貫通,時間一長,師生缺乏互動,課堂的氛圍不佳,教學效果差,學生會產生對會計學習的抵觸心理。在教學手段上,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本應對教育教學產生助力作用,但是部分教師存在對新技術引入的抵觸情緒。在多媒體設備廣泛應用于現階段的教育教學時,有些教師還在采取板書的教學模式,課堂進度緩慢,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對課堂教學的輔助作用,豐富教學手段的同時激發學生對課堂的向往。

二、職業學校會計教學方法的創新建議

(一)知識教學與技能訓練相結合。為滿足社會發展和對人才需求的培養要求,教師在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的教學過程中,要將專業理論知識和與專業相關的技能培訓相結合,實現會計專業高素質人才的培養目標。教師要深入調查社會對會計專業人才的崗位要求,在理論與實際要求的結合下,深度研究會計專業的教材知識,設立清晰的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目標。在對學生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和經驗技能的培養上進行明確的定位,重視教材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更好地讓學生學會理論聯系實踐。用專業知識更好地指點自己的實踐活動,沖破傳統職業學校教學理念的束縛,雙管齊下。例如,在“沙盤和點鈔”的訓練中,讓學生分組競賽,將比賽畫面投影到設備中,激發學生的參賽意識和學習興趣。逐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豐富學生的專業經驗。(二)重視職業道德教育,強化教師的職業教育理念。職業道德教育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和今后的專業方向發展有很深遠的意義。因此,教師在專業知識的授課過程中,要深入開展職業道德教育,深化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知并提起高度重視。在此過程中,明確人才培養的定位和企業管理中對高素質會計人才的職業要求。同時教師也要時刻保持職業道德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滲透,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和堅定的職業道德,逐步推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為滿足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礎。例如,可以舉辦專題活動,幫助學生打造職業文化,在警示類小品、專題海報或者普法節目的宣傳中,培養學生堅定的職業操守。(三)創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針對現階段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的教學現狀,急需教師順應社會發展潮流,推進會計專業的改革步伐,更新教育理念,轉變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中心展開教學進度,積極引導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興趣激發和探究意識。引入信息技術輔助課堂教學,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師生、生生的良好互動中,提升課堂氛圍。例如,在“現金管理”中,教師可以將身邊的案例以視頻形式拿到課堂講解,在“案例教學法”的引導和多媒體設備的輔助下,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四)提高教師綜合素質。不難發現,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對學生學習效果和素質的形成有一定的影響。會計專業的實用性特點又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在現階段的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在社會發展變化和會計專業應用的變化下,緊跟時代潮流,加強對前沿性知識的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在教學內容、教學理念、授課方式和實踐教學中,定位清晰的人才培養目標,更好地實現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順利推進教學進度。此外學校還要提高對教師人才隊伍的建設,在專家學者的交流和開展的講座中,以多元教學理論和更具前沿性的專業知識中,促進教師的自主學習意識,在順應時代潮流和多元理論的同時更好地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在教師的主動學習和學校的大力支持下,積極推進教師隊伍的培育建設,逐步提升教師在教學時的優勢。

綜上所述,在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模式下,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發展,是現階段會計專業教學的核心目標。因此,教師要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框架,加快教學改革進度和步伐;積極引入最新最前沿的教育模式;在理論和實踐的雙重培養中,以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為目標開展專業知識的教學,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引入案例教學法和多媒體設備教學等;在職業道德理念的滲透中,教師自身也要加強學習,豐富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引導會計專業教學的目標向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的方向靠攏。

參考文獻

[1]孫宇辰.職業教育會計教學方法研究[J].財經界,2019(11):132-133.

[2]杜艷.職業教育教學方法在會計專業實訓課教學中的運用[J].才智,2012(17):91.

作者:呂邦麗 單位:昭通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