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教學探析

時間:2022-01-14 09:44:32

導語: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教學探析

摘要:在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里,“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核心課程。在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新時代,如何有效提升“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的教學效果,已受到諸多高校的關注。本文從當前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入手,探討“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的教學改革,以期能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教學改革

“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在相關專業課程群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連接作用。在傳統教學中主要以語言發聲、表達為基礎,培養學生各類廣播節目的播音主持技巧,有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節目播音主持能力、即興口語評述能力以及對節目的掌控能力。然而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絡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廣播行業也在不斷推陳出新,涌現出自媒體、大眾廣播、第三媒介時代等新概念及新應用形式。在新形勢下,高校廣播專業人才的培養迎來了新的機遇及挑戰。

一、機遇與挑戰

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廣播行業也在發生巨大的變革。傳統行業門檻被打破,廣播行業不再是少數事業單位所獨占的行業,眾多企業甚至個人都可以合法進入,進而帶動了整體行業發展;而廣播從業者不再局限于電視、廣播等媒體平臺,可以通過互聯網絡平臺實現自身的廣播職業夢想;行業人才需求也不再局限于廣播主持等崗位,從節目策劃、編排、錄制、后期制作等多方面,為從業者提供更多可以選擇的崗位機會。對于諸多高校來說,在專業方向、人才就業等方面有了更廣闊的培養空間。在面對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相應的挑戰。隨著技術的進步,廣播類節目不斷推出新穎的內容及形式。而廣大受眾在接受豐富媒體信息的同時,自我意識和素養不斷提高,對廣播內容及質量產生更高的要求。面對越來越多的個性化需求,如何保持廣播節目的吸引力,將是廣播行業及從業者面臨的重大挑戰。在傳統廣播方式中,廣大受眾主要是媒體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受眾有更多的機會及方式參與廣播節目的實時互動,但實時互動也帶來了更多節目內容的隨機性,這給廣播從業者尤其是節目主持人掌控節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通過新技術、設備的不斷發展應用,媒體信息可被傳送的效率越來越高,相應受眾的范圍也越來越廣,一條負面信息傳播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將越來越大,因此對廣播從業者的職業素養及職業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面臨行業發展所帶來的新要求及挑戰,高校也應在專業設置、課程建設、教學內容及方法等方面做出適時調整。

二、“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教學改革內容探討

“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作為專業能力培養的重要課程,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改革。(一)課程目標改革。在傳統教學中,往往將語言表達技巧等節目主持能力的培養作為“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而隨著產業變革,對行業人才的崗位需求進一步分化,播音主持專業畢業生可以承擔節目策劃、錄制、主持、后期制作等不同崗位的職責。對此,高校應從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素質及崗位競爭力等需求出發,依據廣播節目制作流程,分析和選擇崗位能力因素,將適應時代變化的新內容加入到課程教學的目標體系中。(二)教學內容改革。學以致用,學以就業。在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播音技能和聲音形象的塑造已不再是“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能力培養的唯一目標。在該課程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除了播音表達等基礎能力的學習訓練外,還應圍繞職業綜合素質,適當增加相關教學內容的學習和訓練。例如在受眾獲取信息資源迅捷的今天,個性化需求越來越難以獲得滿足。為了提高節目內容的吸引力、增強受眾的關注度和忠誠度,廣播播音主持要能迅速從眾多最新信息資訊中攫取受眾最感興趣的熱點,快速完成節目內容的策劃、編排等。因此在課程教學中應適當加入信息搜索、甄選等基本能力的訓練。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使節目組與受眾之間的實時互動性得到加強,但同樣也增大了節目內容的隨機性,這對廣播播音主持的臨場處理和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課程教學內容中也應加入相關能力的學習和鍛煉。面對網絡自媒體平臺成本低等沖擊,廣播播音主持需要堅守職業規范和職業道德,堅持傳遞信息的藝術性和正面性,對此,在“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教學中還應適當加入行業相關法律法規、社會倫理道德等教學內容的學習。(三)教學方法改革?!皬V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傳統教學中一般沿用“先大課理論后小課實訓”的教學方法,在先學后做、被動模仿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往往缺乏主動性,較難進入職業角色,所學習的訓練技能往往與實際崗位要求相脫節。在新媒體時代的今天,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資源優勢,在課堂教學方法上做出調整及改革,如在理論教學中結合優質網絡廣播資源的回放進行點評,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的理解;在分組實訓中,以項目小組的方式,讓學生從人員分工、市場調研、受眾分析、節目策劃、后期制作等多個環節中系統了解廣播節目的制作過程,并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掌握相關技能及技術工具的運用方法;在實踐練習中,還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媒體平臺,自制作品,一方面調動學生的自主意識、創新意識,另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市場化競爭氛圍。(四)考核方式改革?!皬V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的傳統考核方式較為單一,多數還采用閉卷考試+口語考試的方式,在理論考核中只注重考核學生的記憶性知識,口語考試也是在自主選擇稿件后錄制完成一期廣播節目的音頻作業,再由專業教師一一回放打分。一方面現有考核方式不能全面、綜合地考查學生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另一方面考核的流程繁瑣、效率低下。在當前新媒體快速發展的時代,可以提前組織學生按照分組確定內容主題,準備節目相關素材,利用廣播節目網絡在線直播的方式進行考核,由專業老師通過網絡觀看或收聽節目進行同步打分,其他年級和專業的學生在線收聽觀摩學習并對喜歡的節目給予關注,最終綜合專業打分和網絡關注度確定最終考核成績。該考核方式既可以從專業角度考核學生各項能力素質,又可以通過行業市場檢驗教學效果,并提高考核工作的整體效率。

三、結語

“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教學改革在不斷探索中推陳出新。新媒體時代為廣播事業發展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多樣化的網絡廣播平臺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實踐機會,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要堅持與時俱進,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從而為播音主持行業輸送更多優秀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嵐.廣播節目播音主持教學改革路徑初探[J].視聽,2017(12):226-227.

2.單艷軍.高校廣播播音主持課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以河南工業大學為例[J].視聽,2017(05):326-327.

3.解巖.《廣播播音與主持》課程實踐路徑改革實施方案[J].新聞傳播,2017(01):44.

4.楊寧.論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播音主持專業的創新發展[J].天中學刊,2014(06):131-133.

5.李偵偵.新媒體環境下廣播節目播音主持課程的改革思路[J].西部素質教育,2017(16):172-173.

6.楊康.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現狀研究[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3):128.

7.陳浪.廣播播音與主持教學設計[J].西部廣播電視,2014(09):85-86.

作者:黃夢喆 單位: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