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加工技術課程積極課堂教學模式

時間:2022-06-08 03:13:44

導語:機械加工技術課程積極課堂教學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機械加工技術課程積極課堂教學模式

摘要:《機械加工技術課程是中職機電專業的核心課程,是培養學生機電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重要過程?!叭谈母铩北尘跋?,機械加工技術課程的教學改革方向愈加明確,以學生為主體以實踐創新能力為方向的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模式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從實現高素質中職教育的長遠目標來看,仍然有較大的進步空間。本文從積極課堂教學理念出發,結合中職機電專業課程教學特點以及積極課堂教學理念理論內涵,嘗試從教學模式創新、積極教學氛圍營造、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激發三個方面提出了積極課堂教學理念在中職《機械加工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中職教育;機械加工技術;積極課堂

1依據積極課堂教學理念積極創新教學模式

依據積極課堂教學理念,應該從提高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參與度入手,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深入改革。首先,教師要及時優化教學內容,教學內容要緊貼實際,教師不應該僅僅按照課本內容來規劃課堂教學內容。應該從現行最先進的機械加工技術以及相關理論發展現狀角度,及時了解現下機械加工工藝技術發展現狀,結合一些學生實際生活中能夠了解到的實例來向學生講解一些具有明顯實際應用價值的先進理論知識。讓學生認識到學習者先進的機械加工理論知識對自己未來職業就業的幫助,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其次,教師應該從教學方式上,改變固有的灌輸式授課方式,積極采用小組學習、翻轉課堂、項目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模式來合理規劃課堂教學的理論講授教學與實踐訓練教學的比例,能夠有機整合課堂教學的理論與實踐部分。在理論講授過程中能夠適時的穿插一些實踐案例,幫助學生理解枯燥復雜的理論知識。在實踐訓練過程中,當學生出現實踐操作困境時,嘗試從理論知識的梳理與鞏固角度,引導學生通過回顧和運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像這樣通過理論與實踐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式創新,能夠使原有的理論知識教學過程變得更加有趣,也能是實踐訓練教學任務變得更加容易。例如在編制某個連桿工藝流程、計算車床主軸的切削用量時,學生既使完成了理論計算,但也無法直接通過驗算驗證結果,這時就可以引入一些典型的普通汽車產品實物,如以哈飛汽車發動機變速箱齒輪軸作為實踐課題,讓學生將自己的理論編制過程與車床主軸切削計算結果應用在實際項目上,自己嘗試編制工藝流程卡,并與最終工廠實際生產時的工藝流程卡進行比較,印證自己的課堂學習訓練成果。最后,教師應該從教學目標的個性化設計角度,為優等生、中等生、學困生設計不同難度的學習任務。通過完善的學情分析,將學生按照學習程度及學習能力劃分優劣,然后針對學困生適當的降低學習要求,讓學生先從簡單的師生問答開始,逐漸幫助學困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學習任務,獨立解決實踐操作問題,通過先易后難的策略,逐漸幫助學困生重新梳理學習信心。例如在車削加工技術實訓教學中,就可以依據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設計分等級的實訓學習目標。高級:熟練掌握車削加工流程、特點和工藝圖,熟悉車床種類、組成部分及其具體功用。能夠運用車床刻度盤調試計算切削用量;中級:了解車削加工基本工藝流程,了解車床類型和型號的具體含義,掌握切削用量的概念和意義,了解車床傳動系統運作形式和基本原理,會使用刻度盤;低級:能夠基本看懂車床工藝圖,了解車床的主要組成部分和功用。熟悉車削車床的操作安全注意事項及保養方法,了解車床刻度盤的使用方法。在實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次分別向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演示車削工藝操作流程,講解工藝圖的看法和車床基本組成部分及功用,并通過師生問答互動,了解學生的理論知識部分學習情況。然后在學生實踐期間依據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情況,給予不同方向的實踐指導。

2依托信息化教學環境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

信息化教學環境的不斷完善,給了教師教學內容以及教學形式更大的創新空間。教師可以依據信息化教學工具,設計形式更加新穎的教學材料,輔助學生理解相對復雜的理論知識,同時輔助教師更加生動地向學生傳授機械加工技術實踐操作經驗。例如SolidWorks是目前基于Windows系統開發的三維建模軟件。學生可以在任何一臺學校電腦上下載并按照該軟件,并借助于該軟件完成一些實體建模和裝配工藝的訓練,教師也能借助于該軟件向學生更直觀的演示機床模具夾具的實體建模過程。學生也能通過該工具錄入參數,印證模具參數調整與最終模具形象之間的關系,對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像的不同于區別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同時教師也可以借助該教學工具向學生布置一些更具實踐意義的簡單機床夾具設計任務,訓練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機械裝置設計思路。再例如,利用VR技術進行機械產品的制造過程教學。從機械部件最初的設計階段,到零件的加工流程,再到最終的裝配過程,都可以采用VR教學的模式將機械三維模型設計過程、機械零部件制造過程、以及最終的機械產品裝配過程采用UI文字圖片加三維VR動畫的形式設計VR教學課件。教師可以將機械模型設計的知識要點,以UI文字的形式附加在三維模型上,實現理論知識點與實踐操作的有機融合。學生也可以借助于虛擬現實動畫演示,更加直觀的感受機械零件加工的工作原理。

3采用問題引導的方法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積極課堂教學理念強調教師應該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變成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在《機械加工技術》課程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的采用問題引導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活動,指導學生克服自主學習困境。首先,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問題,先用該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在一步一步地轉移到與課程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自然引出課堂教學內容,并通過問題向學生明確傳達課堂教學目標。其次,教師可以采用問題引導的方法,在學生實踐訓練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引導學生通過回顧理論知識點,回憶機械加工生產演示視頻教學材料的情景,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一些提示,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和努力解決問題的良好實踐操作習慣。例如在臥式車床的基本操作實訓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問答互動的方式向學生傳授臥式車床操作注意事項:①找正攻堅時,只能用手板動卡盤或開最低速找正,不能開高速找正。②技工偏重工件時,可以采用手動轉動卡盤調試檢查的方式,確認配重,夾具緊固牢靠以后,再開始加工操作。③用尾座裝鉆頭鉆孔時,切記不能使用杠桿轉動手輪進刀。④車刀安裝時,不宜伸出過長,車刀墊片要平整,墊片寬度也要與車刀底面寬度保持一致。⑤不能用反車的方式來制動主軸回轉。教師可以采用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先依據之前的相關車床加工基礎知識積累,經過自己思考以后回答問題,然后教師再矯正補充學生的回答,加深學生對臥式車床操作注意事項的記憶。最后,教師還可以通過班會座談會、問卷調查等師生互動形式,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及興趣偏好,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課外活動(打籃球、踢足球、郊游)的方式,拉近師生關系,與學生發展成亦師亦友的關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能通過一些與學生課外相處過程中留下的共同記憶,尋找共同話題,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

4合理應用積極課堂的優勢

大家經常說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缺乏興趣的學習,會讓學生感覺到自己在做“苦役”,缺乏興趣,就缺少智慧以及靈感。積極課堂采取的人機交互方式,可以充分激發同學們的學習欲望,對同學們的認知主體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然而以往的教學期間從內容、方法以及策略到教學步驟均是通過老師事先安排好,同學們只是被動參與。例如,教師在普通教室當中《車工工藝學<車床與車削運動>》的時候,每一次上課的時候都有幾名同學缺席,部分學生在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然而在積極課堂上課的時候,通過多媒體播放車床加工過程,顯示車削運動以及工件當中表面的相對位置關系的各種圖片予以教學,形象生動的畫面,在解說的時候采取言簡意賅的方式,引起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比傳統教學的好很多,采取積極課堂以后沒有學生出現缺勤情況,同時聽課與往常也要認真很多,通過積極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提高大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學生的智能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5結論

積極課堂教學理念的重點在于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本文認為在《機械加工技術》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從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內容優化、師生互動方式完善三個方面,結合《機械加工技術》課程特點,營造出更加生動有趣的理論知識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適時的問題引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己解決實踐問題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機械加工技術》課程學習過程中能夠保持積極的態度,也具備獨立思考和自主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唐生紅.“三教改革”背景下機械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34):170-171.

[2]梁興群.有效創新中職學校機械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湖北農機化,2020(09):91-92.

[3]賈曉東.中職學?!皺C械加工技術”課程教學分析與實踐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07):164-165.

[4]黎勇基.信息化背景下機械加工類課程改革與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20(06):94-95.

[5]虎小雅.有效創新中職學校機械加工技術課程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究[J].才智,2019(21):64.

[6]李超.淺析精密機械加工技術趨勢[J].魅力中國,2021(5):35-36.

[7]黃蓓.數控加工技術在機械模具制造中的應用分析[J].新型工業化,2021,11(1):52-53,56.

[8]李華龍.機械螺紋類零件的數控機床加工技術探討[J].時代汽車,2021(3):138-139.

[9]孫麗麗,康維.淺析機械加工制造中自動化技術的應用[J].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2021(2):170-171.

作者:龔健石 單位:江蘇省啟東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