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會計教育新思路
時間:2022-03-21 03:55:48
導語:中職會計教育新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不斷發展,各種各樣的市場信息變化十分迅速。會計作為社會經濟工作中一個普通的職業,也面臨著巨大的變化和挑戰。由于社會的發展需要,傳統的會計人才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當今時代的激烈競爭,而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會計人才卻能夠迅速抓住時代的發展機會,在事業上有所作為。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開始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中職會計教育作為職業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也要緊跟時代的經濟潮流,求新求變,應對更多的機遇和挑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培養出更多企業以及金融機構所需要的技術類人才。文章從會計教育層次方面來討論中職會計教育的基本內涵以及重要性,探討現代中職會計教育發展所面臨的問題,最終提出一系列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職會計;會計教育層次;教育新思路
自從黨中央、國務院在作出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重大戰略決策以來,職業教育發展在我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們也必須意識到,目前我國職業教育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發展理念落后、人才培養模式陳舊、層次結構定位不合理、師資力量薄弱、制度建設不健全等,導致職業教育無法適應現代經濟轉型發展的要求。中職學校的會計專業作為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專業,站在經濟管理的最前沿,更需要抓住發展機遇,從職業教育的初級層次出發,探索適合現代會計職業發展的新思路。
一、關于中職會計教育的基本內容及重要性
1.現代中職會計教育的基本背景。隨著我國的職業教育的發展,會計職業的專業化、規范化越來越高,社會對于中、高級應用型的會計人才十分需求。這給職業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也給中職院校的會計教育帶來一定的壓力。中等職業會計教育就是以會計職業為導向,以專業技能為主要內容,以文化課為輔助內容進行教學的一種教育。中職會計教育面臨的教育對象是一些文化基礎水平較低并且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學生,他們主要學習專業理論課程和專業技能,同時也學習職業道德、基礎文化等通識教育的課程。為了讓中職學生打下牢固的專業基礎,加強技能訓練,持續發展,全面成才,并且向高職院校銜接,中職院校需要對中職會計教育進行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革,以期會計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1]。2.現代會計教育的基本指導思想。第一,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基礎上,不斷拓展學生的經濟知識視野,完善學生的經濟知識儲備,使學生具備更多更扎實的專業基礎和管理學知識,最終適應社會會計工作崗位的需要;第二,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實現專業技能知識與思維能力相結合并進一步靈活運用的專業素養,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進步;第三,中職會計的教育必須要與社會的經濟發展相適應,在各種課程內容和興趣內容設置方面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能力,緊緊把握住經濟發展的動向,不斷努力,實現職業理想。3.現代中職會計教育的重要性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和經濟不斷發展,經濟管理方面的人才顯得十分匱乏。中職會計教育作為培養我國經濟管理人才的基礎部分,有責任有擔當順應時展的潮流,培養大批專業技能強、職業素養高的會計人才來支持國家的經濟建設。此外,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中高職教育的銜接越來越受到關注,教育部門也在為中高職教育的銜接搭橋引線。目前,大多數中職和高職院校均開設會計專業,中職教育作為會計學科的基礎教育,重點要奠定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和熟練的技術技能,為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學習做好準備,為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打好基礎。中等職業院校的會計教育只有不斷創新和發展才會對高職教育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最后,隨著國家的職教體制的發展和不斷完善,中職教育給部分因為文化基礎薄弱而動手能力強的學生提供了學習和就業的機會。在中職學校里,他們可以發揮所長和優勢,強化專業技能學習,為走上企業的會計崗位各盡所能,也會為國家的經濟發展以及個人的職業發展提供支持。
二、現代中職會計教育所面臨的問題
1.中職學校沒有準確把握自身人才培養定位。在2014年六部委編發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里,提到“系統構建從中職、??啤⒈究频綄I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體系”。這說明,以后在職業辦學中,中職教育是其中一個層次。怎樣才能準確把握自身人才培養定位對于中職學校十分重要。中職教育是職業教育的最初階段,對于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這個層次的教育應該以培養適合社會需求為目標。中職學生的職業方向只能是小企業的財務人員,收銀人員,倉管人員等等。圍繞這些定位,相對應的是一些會計技能,比如點鈔練習,真假鈔票識別,填開支票、發票、收據,填制簡單的會計憑證等。目前部分中職學校沒有明確自身的人才培養定位,導致教學模式,師資,課程設置等滯后,沒有相應地更新改革,趕不上當前的經濟變化和職業發展需求。隨著現代科學和管理技術的發展,職業教育體系成為我們國家競爭力的一個支撐點。歐美國家為了增強國家競爭力,發展實體經濟,也將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作為一種戰略選擇,以期在國際競爭中建立優勢。中職教育如果不及時更新觀念,準確制訂人才培養定位計劃,適應國際國內社會發展形勢,不但使培養出來的學生無法適應未來的工作,實現他們的職業理想,同時浪費國家的教育資源,影響國家的教育戰略規劃。2.中職會計人才的培養缺乏相應的科學模式。職業教育的前提是要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雖然歷年來中職學校為社會推送了大量的會計人才,促進社會經濟的有序發展。然而,隨著企業經濟管理手段的加強,許多中小企業更注重財會人才的綜合素質,即有相當的經濟視野,扎實的專業技能,這就要求中職學校必須從社會需求方面科學地制定中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對于目前企業的需求,中職學校在培養會計專業的學生要圍繞科學的人才培養模式,摒棄以往傳統模式的弊端,在課程設置、教材更新、實訓建設、實習基地建設等方面進行系統配套的改革,制訂相應的操作規范和實施細則,保障職業院校具有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不被企業所淘汰。目前,部分中等職業院校并沒有意識到科學培養模式的重要性,依然因循守舊,缺乏改革精神。甚至有些學校把教育的重點放在學生管理教育上,卻忽視了真正培養學生的目的。3.中職學校的會計師資力量有待增強。要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會計專業學生,需要好的會計老師,好的教學團隊。當前職業院校在吸收人才方面雖然有學歷的要求,專業理論性強,但很多教師是應屆畢業生,對企業生產經營具體流程不了解,缺乏實操經驗,這樣很難培養出同樣具有實戰經驗的學生。有些職業院校要求教師下企業頂崗實踐,甚至作為評定職稱的條件,然而由于師資缺乏,在真正實施時往往無法善終。也有些職業院校要求教師考取企業會計職稱,作為提高待遇的鼓勵政策,但許多教師即使考到了企業職稱,也實際沒從事具體工作,對實踐教學并無幫助。這是目前中職學校會計師資有待加強的地方,特別是實操業務方面的師資力量更需要加強。這次《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中,專門提到完善“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具有可行性,相信通過學校的努力,一定能夠建立起一支實操經驗豐富的技能型師資隊伍。
三、從會計教育層次探索現代中職會計教育新思路
1.明確中職會計的教育層次。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初級階段,主要進行一些基礎性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教育,在加強通識教育的同時,進行技術和技能培養,教育學生全面成才,具備較好的綜合素質,奠定可持續發展的扎實基本功。因此,中職院校應該給會計教育定好層次和目標,更好地發揮中職院校的作用。中職學校的學生就業的層次對應的是中小企業,中職會計的教育就應該加強培養技能型和實用性的人才,而不是一些經濟領域的高精尖人才。如果定的目標太高,不但對學生形成不切實際的壓力,還會因為趕超這個目標而變得好高騖遠。因此,中職會計教育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定位和目標,在此基礎上大力投入實踐教育,為以后的職業發展打好基礎,獲得更多進步的機會,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2.注重德育教育,樹立良好的會計職業觀。在整個經濟管理中,財務會計在企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會計管理推動了社會經濟的有序和穩定發展。在實際工作中,會計從業人員應該具有誠信的品質,堅守職業操守,不要因為金錢的誘惑而斷送職業生涯,更不要因為一己之私損害國家和企業的利益,中職學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既要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也要重視會計職業道德教育。通過宣傳教育以及職業道德課程開展相結合,使職業價值理念貫穿到學生的整個職業教育當中去,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們的職業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學校也要加強對不良價值觀的教育,設置紅色警戒線,提高學生警惕,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自己的職業生涯負責。只有思想上有了正確的方向,才能夠在行動上秉承理念,做一個遵紀守法的人,人人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4]。3.突破“上崗證教育”模式。近幾年來,我國的職業教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中職學校為企業輸送了成千上萬的財會人才。企業注重會計證,把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作為入職的條件。不少會計專業的學生在學校中學習專業知識變成純粹是為了應付會計證的考試,拼命讀書是為了能夠取得工作的“敲門磚”,而不是為了滿足自身對于專業技能的追求,也沒有考慮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考到了會計證以后更是放松了繼續學習的勁頭。許多學校也以“考證”引導教學,一切都為考證服務,教師忙于編制考證教材,忙于輔導考證,一味的追求考證通過率,忽視學生會計實操能力的培養,因此也造成了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聘就職以后難以馬上勝任財會實戰工作。筆者認為中職院校應該端正指導思想,在實際教學中加強訓練學生在業務方面的技能,突破“上崗證教育”,重視專業技能的實踐和鍛煉,這樣才能夠加強學生的專業素質,提高他們對于未來從業的自信心,從而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1月,會計法修訂提案通過,修改了“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的規定,改為“會計人員應當具備從事會計工作所需要的專業能力”。這意味著會計證正式取消,告別歷史舞臺。4.樹立終身教育理念,實現會計職業可持續發展。中職教育,作為現代職業教育的初級階段,是為后續的職業開展基礎性的專業知識、技能教育,具有較為典型的面向職業技能教育和學制較短的特征,中職會計教育所要培養的學生大都適應中小企業層次的會計崗位,能夠應付一般的專業工作,然而,對于中職院校來說,會計教育不應該僅僅是短期培訓教授學生學習課程,更多的是要奠定學生的學習基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從中等教育過度到高等教育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以中職會計教育為基礎提升學生后續的職業發展空間,適應我國經濟管理發展的進程。目前,我國的經濟正處在轉型,社會上的各大企業對于會計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僅僅憑借中等層次的專業技能,是不可能在這個激烈的社會競爭情況下脫穎而出的。這就要求中職學生到了社會工作的崗位上以后,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積極提升自身的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向更高層次發展。因此,筆者希望中職院校能夠在會計教育上有遠見有視野,培養學生鉆研的能力,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實現會計職業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中等職業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發展。而中職院校的會計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當中的一部分,受到了廣大會計人的關注和支持。筆者認為,中職院校要培養出更優秀的會計人才,就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進步,實現職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錢金花.從會計教育層次和職業價值觀探索中職會計教育新思路[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12):13-15.
[2]李蕓達,陳國平,范麗紅,費金華.現代教育背景下會計技能教學改革與創新[J].會計研究,2015(2):87-92.
[3]錢金花.中職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時代金融,2013(12):248-249.
[4]張海平,張平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高職學生職業價值觀教育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7(9):18-19.
[5]周榮甲.高職院校學生職業價值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7(6):20-21.
[6]唐紹玲.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內化企業會計文化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20):12-15.
[7]曾俊香,毛正任,周報春,羅力建,蔣曉紅.校企一體化模式下中職學校加強職業價值觀教育探索[J].職業,2014(27):18-19
作者:林岱玲 單位:廣東省財政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高校法學專業教學改革探究
- 下一篇:平面設計多媒體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