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分析
時間:2022-01-17 11:10:23
導語:會計課程信息化教學設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教學分析
教學對象是會計專業學生。通過對《財務會計》4個模塊的學習,已經掌握了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的理論知識和手工做賬流程,以及會計電算化中的系統管理、總賬管理工作流程,為本次教學內容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前期的學習情況來看,學生很喜歡這門課程,樂于動手操作,擅長通過手機移動終端獲取知識,但自主學習能力較差、邏輯思維能力弱,在傳統課堂中,容易成為課堂“手機控”。(一)教學內容。“會計電算化”是一門會計學和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交叉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操作性。根據企業會計電算化工作流程,整合成七個模塊,開展任務式教學,設置為2課時。(二)教學目標分析參。照企業會計電算化核算崗位要求及課程標準,制訂了本次教學內容的知識、技能和素養三方面的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熟悉固定資產核算的會計核算準則;復習固定資產的核算原理、流程及賬務處理。技能目標:具備熟練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資產增加、資產減少、資產變更、計提折舊的操作方法。素養目標:具有較強的會計軟件核算內在邏輯的理解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嚴謹敬業的職業素養。
二、教學策略
遵循“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理念,采用任務驅動、角色扮演、分組互助、改錯追源、自主練習的五步循環教學法,通過課前探索、課堂教學、課后拓展三個階段的教學實現會計電算化實踐應用能力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①。在每個教學環節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優化教學過程:運用云桌面網絡操作平臺模擬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運用云課堂網絡在線課程提供優質的網絡教學資源;運用云盤網絡存儲平臺實現操作結果的收集以及實驗資料的共享;運用QQ群網絡交流平臺促進師生互動;運用作業評分系統實現學生操作結果的檢驗;運用用友U8財務軟件實現固定資產日常業務的電算化核算;運用教學情景動畫使教學內容具體化和形象化②。
三、教學過程設計與實施
教師播放課前制作好的教學動畫,以某公司4筆具體的經濟業務為任務驅動,帶領學生進行學習,首先對固定資產增加、減少、變更、計提折舊四個操作流程和理論知識點進行了深入講解,培養學生對于固定資產管理系統日常業務會計電算化核算內在邏輯的理解能力。接著,通過動畫情景再現,重點強調在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解決辦法,解決教學重點問題。針對固定資產減少和其逆向的撤銷操作這個教學難點,在動畫中創設了會計人員模擬誤操作導致減少了辦公電腦的場景,并針對該情景進行了細化的展現,通過逆向操作演示來攻破該教學難點。在對教學重點和難點進行了一一攻破后,教師對知識點和操作注意事項進行進一步總結,并整理成搶答題通過云課堂在線課程的提問功能,組織學生通過手機移動終端進行搶答,讓學生以娛樂的方式在活躍的氣氛中使知識得以進一步鞏固。(一)教學過程設計。教學過程分為課前探索、課堂教學、課外拓展三個階段。課堂教學通過導(5分鐘)、教(20分鐘)、學(20分鐘)、做(35分鐘)、析(5分鐘)、評(5分鐘)6個環節來完成。(二)教學實施。1.課前探索:教師通過網絡交流平臺推送學習任務,學生登錄中國大學MOOC網觀看會計和《財務會計》等網絡開放課程,完成固定資產會計核算的知識儲備。使用手機登錄云課堂網絡在線課程完成課前知識測試。教師對課前知識測試情況進行分析,適當調整教學策略,確定本次課的難點是固定資產減少的會計核算業務。2.導入新課:以真實的企業招聘信息為背景設置學習情境,讓學生明確固定資產經濟業務處理過程中的崗位要求。同時,通過播放模擬企業該公司經營環境的動畫,用該公司1月份發生的固定資產日常經濟業務引出本次課學習的內容為固定資產增加、資產減少、資產變更、計提折舊。3.學生分組學習:學生在學習了流程和理論知識講解后,由組長帶領組員開展自主學習,討論操作要點和易錯知識點,選出4個代表登錄云桌面網絡操作平臺,通過極域控屏軟件的“學生演示功能”在用友財務軟件中分別對四個知識點進行操作演示。教師對操作進行指導,規范操作流程,特別關注操作難點的完成情況。教師和學生分別對每組的完成情況進行點評,對出現的錯誤進行分析。4.學生分組操作練習:在完成教和學環節后,以該公司1月份具體的經濟業務為任務驅動,學生扮演會計崗位角色分組進行任務實施,學生以學號登錄云桌面網絡操作平臺,使用用友財務軟件U8V10.1獨立完成操作。操作過程中教師巡回指導,對學生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可以通過組員互助討論解決出現的問題,也可以隨時通過云課堂網絡在線課堂反復觀看操作視頻,規范操作流程。5.操作結果上交與評分:組織學生將四個學習任務所產生的單據和憑證截圖通過云盤上交,包括固定資產增加的原始卡片、憑證,固定資產減少界面、憑證,固定資產變動的資產變動單,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的分配表和憑證。組長對本組組員本次課的學習態度和協作能力進行評價,教師運用會計作業評分系統對學生提交的操作結果進行評分,通過QQ網絡交流平臺反饋操作結果情況和存在的問題。6.課后拓展:根據學生課堂學習的情況,課后安排兩個較有深度的固定資產減值和盤虧的經濟業務,讓學生通過查閱網絡資源、登錄云桌面網絡操作平臺完成學習和操作,教師通過網絡交流平臺進行課外輔導。完成拓展學習后,學生使用手機移動終端在云課堂網絡在線課程完成課后知識測試。(三)實戰摸擬。1.情景導入:首先,通過播放一個關于實習生由于粗心大意填,使學生身臨其境,直觀了解會計崗位工作的重要性。然后,觀看完動畫視頻后采用系統抽簽方式請學生上臺分享感想,以此達到提高學生工作的責任意識。2.任務實施:為提高教學目標達成度,將主要教學內容細化為五個模塊,學生分步驟分層次完成教學目標。模塊1:收款憑證的填制、由于收款憑證的填制是學生學習的第一種專用憑證,因此教師采用“邊學邊做”的教學方法,通過學中做,做中學,學生學習了收款憑證的填制要點,并且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學習結束,利用微信二維碼掃描微課,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如何正確填制收款憑證。模塊2:付款憑證的填制、因付款憑證與收款憑證有許多相似之處,本部分內容采用學生主導形式進行授課。首先,由學生指出付款憑證與收款憑證的不同之處;其次,教師展示一張原始憑證給學生任務,要求小組討論并派出代表到輔屏填寫付款憑證;最后,設計小組互評環節找出其他組填制錯誤之處并請一位代表糾錯講解。此環節,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探索能力。模塊3:互動環節、教師通過移動課堂平臺建立答題討論區,主要討論“涉及庫存現金及銀行存款相互劃轉的業務,應填制什么憑證呢”,學生利用平板電腦相互互動。根據學生討論情況,教師做出總結。模塊4:轉賬憑證的填制、轉賬憑證的填制是在講解收款和付款憑證之后進行學習的,教師采用對比方法與學生共同學習轉賬憑證填制方法。模塊5:實務記賬憑證填制認知、在此教師播放一位在企業財務工作的學姐視頻并設計答疑環節,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了解實務工作中記賬憑證的賬務處理流程。觀后,學生提出疑問,教師進行解答。3.教學評價。為檢測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情況,教師在移動課堂平臺發送相關知識隨堂小測驗,學生通過平板限時答題,整個測試結果由軟件自動評分。教師根據學生做題結果,重點講解答疑。通過測試,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升?!皩W中做、學中測”解決教學難點。師生共同回顧、總結本次課的授課內容。4.課后拓展。課后教師通過授課學堂布置任務:復習專用記賬憑證的填制要點并預習記賬憑證的審核。學生根據教師布置任務要求,教師和學生利用微信隨時隨地展開討論。
信息化課堂教學,構建了實務會計工作可呈現,實現理實一體化的課堂教學環境,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會計專業教學深度融合,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學生理論和實踐脫節,教學效果不明顯的難題③。本次信息化教學設計通過開展充分的課前探索,教師根據課前測試結果分析和反饋情況,靈活調整教學方案,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模式,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通過創設動畫情景,在教這個環節重點對固定資產減少操作流程和易錯環節進行講解和演示,攻破了教學難點;通過小組互助的學習方式,突出了學生主體地位,組長帶領組員邊觀看視頻邊操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也激發了學習興趣。在學生自行記錄錯誤、分析、討論錯誤的方式下,學生的互動熱情很高,課堂氣氛活躍。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獲得了學生一致的好評,學習熱情高漲,學習興趣濃厚。
作者:郭夢茜 單位::河南測繪職業學院
- 上一篇:金融市場企業財務管理論文
- 下一篇:管理會計課堂實踐教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