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滲入
時間:2022-03-06 04:53:17
導語:品德教育在幼兒教學中的滲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幼兒德育的概念界定
我國幼兒教育界關于幼兒德育沒有統一的定義,但通過文獻研究,比較有共識的觀點認為:幼兒德育是培養幼兒德行、品德的教育,是成人根據社會的要求,對幼兒施加一定的影響,以促進幼兒品德自主建構的教育。品德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即情感教育和幼兒良好習慣的培養。關于“滲透”一詞,《新華字典》中解釋為:某種事物或勢力逐漸進入其他方面。品德教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滲透就是要使品德教育進入到幼兒園教育的方方面面。
二、幼兒德育存在的問題
1.游戲活動中缺乏品德教育的滲透
以皮亞杰和科爾伯格為代表的道德認知學派認為,兒童是他自己道德的建構者,兒童的品德是主體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品德教育的任務在于促進兒童道德判斷。兒童的品德是通過自身的不斷建構而發展起來的。通過觀察研究發現:幼兒園大多數游戲活動,教師是主導者、指揮者,在游戲目標的制定、游戲組織過程和游戲組織形式的確定方面,缺少兒童主體性的發揮。杜威說過:“我們可以把馬引到水邊,卻不能強迫它喝水?!眱和彩侨绱?,我們要把一些道德認識有意識地灌輸給兒童,但是我們不能強迫兒童去執行。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戲“娃娃家”中,兒童在分配角色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明明想扮演爸爸,浩浩也想扮演爸爸,兩個小朋友在爭論不休的時候,老師說:“好了,不要吵了,浩浩扮演爸爸?!泵髅髀犕昀蠋煹脑挷磺樵傅剜狡鹆诵∽臁_@個案例中的教師只是采取了強制性的手段,用命令的方式要求孩子分配角色,而沒有教會兒童謙讓、懂得分享,缺少了對兒童品德教育的滲透。
2.教學活動中忽視了品德教育的滲透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是幼兒發展、獲得知識的基礎和源泉,也是對兒童進行德育的重要途徑。但多數教師忽略了這一點。首先,在制定教學目標上,有的教師重視認知、技能目標而忽視了情感道德目標。例如小班活動“小兔子捉迷藏”的活動目標是:初步熟悉音樂旋律,學習蹦跳,并能按照音樂節奏和情節進行表演?;顒幽繕酥皇峭怀隽藘和寄艿恼莆眨鲆暳藘和瘓F結、協作等品質的培養。其次,在活動過程中,對兒童的品德教育也缺少關注。同樣是在“小兔子捉迷藏”教學活動中,軍軍在跑的途中把琪琪撞倒了,軍軍不但沒道歉,反而嘲笑琪琪跑得慢,琪琪委屈地哭了。此時老師怒斥軍軍:“軍軍,你怎么這么沒禮貌,下次再這樣就別玩了!”,說完之后又低頭做自己的事情,活動繼續進行。當兒童發生口角和爭執時是品德教育滲透的良好機會,但是案例中的教師只是專注于自己的事情,而忽視了兒童的品德教育。教師應該重視活動過程中的突發事件,抓住教育契機對兒童進行教育,讓兒童在活動中感受謙讓、分享、團結、協作的意義。
3.幼兒園日常生活活動中疏漏了品德教育的滲透
幼兒在園的日常生活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培養幼兒品德的重要方法和途徑,但在現實中,幼兒教師更多地關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對幼兒園日常生活活動的教育價值關注較少。早晨兒童入園時的一句簡單問候,自由活動時的一句禮貌用語,用餐時的良好習慣等都是兒童良好品德的表現,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對兒童進行教育。兒童生活無小事,任何一件小事對兒童來說都是一次教育的契機,都會影響兒童今后的發展。兒童的品德教育不是以老師為主體的強加的滲透,而是以幼兒為主體的良好習慣的養成。
三、在幼兒園教育中滲透幼兒品德教育的方法
1.在游戲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使幼兒知行統一
兒童通過游戲活動探究世界、認識社會、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游戲對兒童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兒童年齡小,獲得知識較少,品德認識尚淺,游戲是兒童獲得品德認識、體驗品德行為最主要的途徑之一,因此,在游戲活動中,教師應該重視品德教育的滲透,從目標、內容到游戲過程要滲透有關品德教育的要素。要引導兒童在游戲中學會團結協作、誠實公正、遵守規則,學會禮貌用語,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知道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錯誤的,哪些是該做的,哪些又是不該做的,學會分享、學會謙讓。不小心碰到其他小朋友說“對不起”等禮貌用語時,教師要及時予以表揚。當幼兒獲得別人的關心和幫助時,要引導幼兒說出自己的感受。有的說:“我跌倒了,樂樂把我扶起來我覺得不那么疼了。”有的說:“我的玩具丟了,欣欣幫我找到了,我很高興。”讓幼兒感受合作互助的快樂,漸漸地形成自覺的行為。對于那些不懂禮貌、搶別人玩具的小朋友也要及時進行教育,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慣,強化兒童的品德認識。
2.在教學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品德情感
兒童認知的有關研究表明,兒童是在與外界積極的、主動的相互作用中發展認知能力、完成認知建構的。兒童情緒情感的發展、品德行為的發展都是需要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才能完成的。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教師一方面要幫助兒童掌握知識、經驗,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品德教育的滲透。要達到寓理于情、情理交融、以情感人、以情動人的教育效果。例如,在中班活動《拔蘿卜》中,教師讓兒童充分體驗到團結協作的快樂,感受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集體的力量是無限的。幫助別人既能讓別人高興,同樣也能讓自己感受到快樂。在大班《認識家鄉》的教學活動中,教師首先讓幼兒了解自己的幼兒園在哪里,幼兒園里有什么,有哪些特點;其次讓幼兒了解所生活的城市及各行各業的人們工作與生活方式等,從而培養幼兒對家鄉、祖國的熱愛之情。幼兒園可以開展德育主題教育活動、節日活動,抓住一切教育時機培養兒童誠實善良、勤勞儉樸、勇敢堅強等道德品質。
3.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品德教育,培養良好的品德習慣
幼兒園日常生活是培養兒童良好品德習慣的重要途徑,教師應該及時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細節和小事,隨時隨地對兒童進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良好習慣和道德品質。早晨入園時,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禮貌問好,正確使用禮貌用語;自由活動時,讓幼兒學會謙讓、互助,不爭奪,不獨占玩具和圖書,關心小朋友,愿意幫助同伴做事,能幫助有困難的同伴;用餐時,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不挑食,不偏食,不剩飯,不搶奪別人的東西,吃飯時候不大聲說話;午睡時,不打擾別人休息,別人休息的時候要輕輕走路等。兒童品德習慣的養成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中,應該重視環境的作用和熏陶。
環境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兒童的情感、思維、行為、習慣以及道德品質的形成。例如,在水龍頭旁貼上節約用水的小標語,在教室里張貼文明禮貌的小墻飾,用反映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物品裝飾幼兒園,點綴班級。對幼兒進行積極的感化和熏陶,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道德情感,注意為幼兒提供活動與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讓幼兒成為環境的小主人,使兒童每時每刻都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傊變簣@游戲活動、教學活動、日常生活是培養兒童品德的重要途徑。品德培養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經過一個不斷重復、長期實踐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需要教師的幫助和指導,同時也需要家長和社會的配合。
作者:張冬梅姜珊珊單位:大慶師范學院
- 上一篇:學生教學中的問題
- 下一篇:群體心理在品德教育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