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品德教育論文3篇

時間:2022-07-31 09:21:58

導語:幼兒品德教育論文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兒品德教育論文3篇

第一篇:幼兒品德教育實踐與探索

一、充分利用各類活動進行品德教育

1.利用升旗儀式活動,進行品德教育。周一升旗儀式是大家期待的集中大活動。國旗下講話的內容可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愛國愛家、勇敢上進、健康環保、感恩誠實等方面的品德教育。升旗活動的流程豐富、可視性強,包含“升旗儀式”“小小播報員”“才藝表演”“星寶寶授冠”等。這些活動是幼兒社會性發展的舞臺,能使幼兒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培養大方開明、自信勇敢的品格。

2.利用角色游戲進行品德教育。角色游戲是孩子們模仿成人進行社會性交往的活動,游戲中可深入滲透品德教育。如:“營業員’,熱情招待客人;行人過馬路走斑馬線;“司機”開車靠右行;“小交警”嚴格執法;“銀行”工作人員規范操作、正確記錄;“顧客’,有序存取錢等。角色游戲能潛移默化的讓幼兒既掌握一定的社會行為規范,又能養成良好的規則意識。

3.利用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進行品德教育。德育內容可根據班級幼兒的個性特點,有計劃實施的主題教育活動,確保幼兒思想品行向良好方向發展。如:“三八”婦女節的“愛媽媽”教育;“三月十二”的“愛護小樹苗”教育;“九九”重陽節是“敬愛老人”的教育;“十一”的“愛祖國”教育等。不同領域相關內容滲透實施,讓孩子的作品參與到主題墻布置中,能使幼兒在系列化的教育活動中“學一點知識,懂一點道理,做一點實事,養成一種品德”。

二、優化教育環境,注重品德教育的隱性滲透

環境是一種無聲的教育,良好的環境能讓幼兒積極地與環境交互作用,萌發良好的情感,這是實施品德教育特別關注的問題。如:活動區入口處粘貼的鞋子圖標就表示這區能進這幾個人;工作盤和柜子邊上都貼有相同的圖標,幼兒根據圖標能為工作盤找“家”。環境中的圖標,巧妙使其與孩子對話,無聲提示孩子遵守操作的規則和秋序。班中的主題墻與活動區,都是進行德育的良好謀介。如:“值日生’,記錄欄,提示孩子們早到、認真做好值日生工作;寢室的樓梯側面上寫著:“說話輕輕、走路輕輕”等文字,提醒幼兒養成有序安靜入眠的習慣。生物角擁有各種花卉和小動物,孩子不僅享受了自然帶來情趣,也參加澆水、洗滌器皿、喂養小動物等勞動,培養幼兒勞作意識和珍愛生命情感。

三、以家庭、學校、社區共建為平臺,拓展了德育范圍

幼兒德育工作應延伸到家庭、社區,使德育途徑由單一化轉變為幼兒園、家庭、社會三結合。通過“請進來,走出去”活動,共同創設幼兒發展的最優化平臺?!罢堖M來”活動可邀請家長一起收集素材,布置班級的“主題墻”,讓墻壁成為德育的有效陣地;邀請交警叔叔、消防大隊的官兵為孩子講解交通知識和火災自救方法;邀請家長(牙科醫生)來園給孩子們講解預防齲齒知識等?!白叱鋈ァ被顒又校训掠恼n堂放到社區共建單位,如:帶領幼兒祭掃烈士墓、參觀周邊菜場、郵局、圖書館、超市等地,把社區資源作為品德教育的內容,讓幼兒直觀地感受成為社會一份子的快樂與責任。通過幼兒品德教育的實踐和探索,品德教育滲透在幼兒一日生活各個環節,滲透在幼兒與同伴與成人的各種交往關系之中。樹木只有根深才能枝繁葉茂,才能開花結果。幼兒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基拙,只有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品德修養,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世紀人才。

作者:陳玲 單位:福建省建陽市第二實驗幼兒園

第二篇:幼兒品德教育中繪本的作用

一、繪本蘊含的內在特性

1.內容的情趣性。繪本深受幼兒喜愛的重要原因在于繪本蘊含著特有的趣味性與鮮明的人情味。繪本的畫面表現為直觀、生動、形象,風趣幽默,文字優美、流暢,通俗易懂,小故事中蘊含著大道理。

2.內涵的哲理性。優秀的繪本憑借著簡單的畫面、簡練的文字描述闡述著深刻的內涵,將豐富的人生哲理傳遞給幼兒。比如《猜猜我有多愛你》這本美國著名的經典閱讀繪本,作者將“愛”這個永恒的主題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簡練的對話表現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作者借助于人們,尤其是兒童鐘情的兔子形象表現“愛”的主題,借助于大兔子與小兔子間的對話,豐富的表情以及大膽夸張的動作將“愛”的主題詮釋得完美無缺。

3.圖文的交融性。繪本的主體是圖畫,圖畫呈現出動態性與流暢性、和諧性、完整性。有的繪本文字少,畫面多;有的繪本文字多,畫面少,優秀的繪本中的文字能通盤考慮情節、場景、人物之間的變化,優秀的繪本能將圖畫與文字完美結合起來。

二、繪本閱讀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的意義

繪本是一種特殊的兒童文學形式,幼兒閱讀繪本有利于對兒童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優秀的繪本幼兒閱讀后內心世界會得到豐實,情感會更豐富,智慧會得到啟迪。幼兒閱讀優秀的繪本,幼兒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有些優秀的繪本幼兒閱讀后能萌發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科學的強烈情感;有些優秀的繪本有利于培養幼兒誠實、自信、友善、講文明、有禮貌等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

1.發展幼兒的社會性。幼兒閱讀優秀的繪本常常會表現得欣喜若狂、興致勃勃、情趣盎然,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幼兒表現得激動、興奮;幼兒的小臉蛋會表現紅撲撲;幼兒會手舞足蹈,幼兒們沉浸在繪本之中,通過閱讀繪本體現人間的真善美、假丑惡,通過閱讀繪本學會與他人分享、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質,促進自身社會化的發展。通過閱讀繪本幼兒會自覺養成講文明、守紀律、講衛生、愛護公物等必要的社會行為規范。

2.發展幼兒的個性。優秀的繪本有利于幼兒形成良好的性格,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信心,有利于培養幼兒的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幼兒的獨立性,有利于培養幼兒誠實、勇敢、堅強的個性品質。優秀的繪本傳遞給幼兒“正能量”,會讓幼兒形成活潑開朗、自信大方等品質。

3.培養幼兒的興趣。一個人閱讀的興趣應該從童年時代就進行培養,而繪本這一獨特的形式能將幼兒輕松引入快樂的閱讀之旅。

4.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幼兒是天生的幻想家。幼兒喜歡想象,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想象力發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不少繪本給幼兒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繪本中多樣的形象,豐富的情節,有趣的故事為幼兒的想象力的培養提供了支撐。

三、利用繪本閱讀對幼兒進行品德教育的策略

新綱要鼓勵教師利用繪本,讓幼兒感受繪本內涵的豐富,讓幼兒感到良好的品德教育,鼓勵教師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溫馨、祥和的繪本閱讀氛圍,以促進幼兒良好品德的形成。

1.教師引領。教師應成為幼兒閱讀繪本的引領者、指導者、點撥者。教師的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有可能讓幼兒沉浸到繪本之中。比如,幼兒閱讀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時,教師可以用柔和的語言提醒幼兒:要慢慢地翻,仔細地看,還可以與同伴悄悄地講一講鼠小弟吃蘋果時有哪些良好的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教師還可以輔以示范,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教師正確動作的示范,在無形之中給了幼兒正面的影響,促進了幼兒良好品質的形成。

2.家長配合。有時由于條件的限制,無法讓每個幼兒都擁有同樣的繪本,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將繪本做成PPT在電腦上顯示出來,并在班級網站上發帖,這時家長就需要密切配合教師,在自己家中的電腦上讓幼兒完整閱讀繪本,在家長的配合之下,能讓幼兒更全面更細致地閱讀繪本。在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合作互助、自信、堅強等品質。

3.游戲延伸。游戲是幼兒的天性,很多時候幼兒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就是在游戲中實現的,幼兒在游戲中理解并掌握社會生活的基本行為,形成生活中的正確態度與積極的情感。當幼兒閱讀繪本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時,幼兒會不由自主地對繪本中的角色作出“回應”,幼兒會用自己獨特的動作或簡練的語言對繪本中的有關角色進行“回應”,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利用游戲的方式去拓展延伸繪本內容,讓幼兒去探究繪本,去加深-對繪本的理解,進一步提升品德修養。總之,幼兒在與繪本中角色的心靈對話中,徜徉在閃爍著人性光芒、閃爍著人情味、童趣味的圖與文字之間,幼兒的眼界會更開闊,誠實、勇敢、自信、堅強等品質會得到更好的培養,幼兒的社會性情感會得到進一步的激發,幼兒的道德品質會進一步形成。

作者:顧敏 單位:江蘇如皋市吳窯鎮中心幼兒園

第三篇:幼兒品德情境互動教育

一、優秀的教育環境,能夠促進幼兒思想品德的發展

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對于幼兒的身心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情境互動教育正可以通過感知器官和豐富的道具、場景讓幼兒對此感興趣,讓孩子對于學習產生無限的樂趣,同時可以促進孩子深入了解教材,并且能夠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幼兒園的教育更應該注重思想品德的教育,這樣有利于促進幼兒思想品德的發展,并且能讓其融入到自然環境中去。幼兒園可以通過方案設計、情境規劃營造出適合幼兒成長的舒適、樂觀、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從而促進孩子的思想品德發展,并且通過美好環境提高幼兒心情愉快的程度。以下是具體方案:

(一)提高教師精神面貌

在情境互動教育中,幼師對于孩子的影響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學習中,教師要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要充分的尊重幼兒的獨立人格,用心的觀察每名幼兒的特點,并且通過與孩子們的溝通、交流,使自己成為幼兒心中的好朋友,用自己身上的閃光點提高幼兒的思想品德意識。例如當教師在打掃衛生的時候,一個小朋友主動來幫助老師扔垃圾,教師微笑著對孩子表示感謝,這樣長期下去,就會養成小朋友樂于助人的品德,并且會在其中體會到幸福和快樂。

(二)利用植物進行熏陶

在當今社會,很多幼兒園都會采用植物、花草對學校內進行裝飾,幼兒園會設計一些卡通形象,例如:小兔子、小狗等,通過這些卡通形象提高幼兒對校園的喜愛。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情境,為幼兒介紹自然景觀中的各種植物,以及植物被裝飾后呈現的卡通形象。教師還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或者游戲,讓幼兒知道亂踩草地是非常錯誤的行為。幼兒園可以在不同的植物旁邊插上標志性的旗幟,教育孩子從小事做起,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方式,提高孩子們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三)利用墻畫進行感染

教師可以在幼兒園的墻面上進行各種彩繪,可以畫一些故事里的卡通人物,通過這些童話故事對小朋友們進行教育,讓他們在欣賞這些童話故事的同時,學會怎樣辨明善惡。

二、開展互動實踐活動,從而促進幼兒思想品德的發展

情境互動教育需要實踐活動進行支撐,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實踐活動中的真實故事對小朋友進行教育和宣傳。由于計劃生育的要求,我國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因此很多孩子就是家里的“小祖宗”,如果有一點不順心,就會各種耍脾氣。對于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父親節或者母親節那一天,組織同學們制作禮物,讓小朋友在制作禮物的過程中,充分體會到勞動的不容易,讓他們親身體會父親、母親工作的辛苦,從而讓他們知道孝順和尊重父母。思想品德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實踐活動恰恰能促進孩子們思想品德的發展,能培養小朋友遇事親力親為的習慣,讓他們可以從小事做起,將在實際活動中學習到的美好品德應用到自己成長的道路上,從而促進孩子們思想品德的發展。

三、實施日常滲透性教育,從而促進幼兒品德的發展

日常教育對幼兒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情境互動的教育模式體現的是一種滲透性和影響力。通過日常生活中許多真實事情,培養出孩子們優秀的人格魅力。日常滲透性教育的活動形式有很多種,幼兒園為了促進孩子們思想品德的發展,他們一般會從幼兒的游戲、生活、勞動和學習等方面入手,通過情景交融,以景觸情的形式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從而培養孩子們優秀的品德。以下列舉了兩個日常滲透式教育的方式:

(一)學習

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多給孩子們一些自主學習的時間,并且教師還應該結合一些名人事例對小朋友進行分析,讓他們養成自主學習、自主思考、自主解決的學習習慣。要教孩子們一些自主學習的方法,可以通過情境互動的模式,讓孩子們知道自主學習的好處,從而提高他們對自主學習的喜愛程度。

(二)游戲

游戲的過程可以培養孩子們團結互助的行為品德,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知識。例如在進行剪紙游戲的時候,可以把小朋友分成不同的組隊,每個小組只發一把剪子和一張紙。在游戲的過程中,很多孩子會沒有剪刀用,因此他們就會自覺的建立一種秩序,從而使每個小朋友都能參與到游戲當中。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小朋友在使用剪刀的時候,會意識到先人后己,團結互助,對于這樣的小朋友,教師要對其進行表揚,讓孩子們通過實際活動知道團結謙讓是一種美德。

幼兒的良好品德是通過長久的教育培養出來的,思想品德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是整個素質教育的基礎,而情境互動教育是以景觸情,讓小朋友受到熏陶和感染,從而有效地培養孩子們的審美觀和優秀的品德,因此我國幼兒園應該加強對情境互動教育模式的應用,從而推動孩子們良好品德的發展,同時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作者:王暉 單位:山東省濰坊市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