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兒折紙工藝活動研究
時間:2022-05-03 11:27:51
導語:少兒折紙工藝活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價值意義
(一)符合當代教育的需要。在報告中指出: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位置。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北京十一學??疾旌笾v到的三個“心”:小學階段要開心,中學階段要活心,大學、研究生階段要靜心,是教學改革希望達到的效果。李希貴說:“小學怎么‘開心’?除了課程本身要更加符合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的認知規律外,我們還要釋放出更多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們擁有快樂的時光?!蔽覀冋诮ㄔO一個以創新為引領的現代化國家,而折紙藝術活動正是關注少兒的意愿,讓學生具有快樂的童年,幫助他們找到自己、發現自己、喚醒自己,最終成為自己的一項活動。它符合當代教育的需要。(二)符合紙藝發展的需要。折紙是伴隨著紙的發明而自然生成的一項手工活動,已延續了上千年。在近20年中,折紙這枝中國藝術之花卻是“墻里開花墻外香”,如日本、美國、法國、西班牙及越南等國家都設立了國家級的折紙協會和研究機構,定期開展學術交流和比賽活動,涌現出了一大批折紙愛好者和折紙家,令人拍案驚奇的作品多不勝數。放眼世界,當今的折紙充滿了探索與發現,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正成為一門博大精深的藝術,進而發展成了一門新的科學,被應用于人造衛星太陽能電池板、汽車安全氣囊的收納方法,甚至哈勃太空望遠鏡的結構設計都得益于折紙的幫助。當今,培育少年兒童關注折紙藝術、體驗折紙藝術、熱愛折紙藝術、發展折紙藝術、傳播折紙藝術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三)符合少兒天性發展的需要。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們的手指尖上。”喜歡折紙是孩子的天性,很多人的童年趣事是從折紙飛機、紙船游戲開始的,一張張普通的紙載著我們的夢想在指間賦予了它不一樣的神韻。玩折紙,在每個人的童年里總占有那么一段美好的時光。實踐證明,折紙具有很好的教育價值,可以開發人的形象定位、程序記憶和空間想象等潛能,促進智力發育,培養心靈手巧、美化環境和創意表現等特質,促進個性發展。據此,它符合少兒的自我需求,符合發展少兒健康的興趣愛好。
二、概念界定
“少兒折紙工藝活動”是一門以少年兒童為對象,以“做中學”教學理念為指導思想,集工藝、美術、勞技和數學等多學科為一體的綜合性活動項目。它具有較強的教育實踐性和生活實用性?;顒又荚谕ㄟ^認識折紙、體驗折紙和傳播折紙等活動內容,讓少兒深切體驗到折紙藝術的魅力,提升分析判斷、動手操作和探究創新等綜合能力,促進智力發育和個性發展。
三、實踐創新
(一)教材創新。雖然折紙圖書近年來市場上不斷涌現,但內容大多雷同,表達形式大多為線描式的示意圖,圖符表達不統一、折紙基本技法不規范、學習內容不系統,給學習者理解和掌握折紙工藝和程序記憶帶來不少困難。針對這一情況,我們根據時展、學生需要,經過一番構思、設計和整理后,適時調整、匯編《創意折紙大本營系列叢書》:《基礎入門》、《裝飾花卉》、《組合多面體》、《趣味動物》、《炫彩禮盒》共5冊。1.《基礎入門》:全書由基礎篇、演練篇、鑒賞篇三部分組成,1300多幅圖片。主要介紹折紙要領、折紙器材、圖符識別、常用技法、基本形技法等基礎知識,是一本適合少兒開展折紙興趣社團活動的參考資料,也可作為折紙愛好者自學的初級讀物。通過對本書的學習和體驗,可以深入地領略到折紙藝術的魅力,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適合于啟蒙階段的孩子進行學習。2.《趣味動物》:全書由基礎篇、演練篇、鑒賞篇三部分組成。演練篇是本書的重點,分為天空飛鳥、神秘萌寵、陸地獸類和海洋生物,精選34種經典創意動物折紙作品,每一步驟都清晰地注解說明。適合于初級階段的孩子進行學習。3.《炫彩禮盒》:全書由基礎篇、演練篇、鑒賞篇三部分組成。演練篇是本書的重點,分為收納類、糖果類、愛心類、動物類、禮物類,共精選了36種經典創意折紙盒子作品,按折法的方向和角度有序組合直觀翔實演示,每一步驟都清晰地注解說明。適合于初、中級階段的孩子進行學習。4.《裝飾花卉》:全書由基礎篇、演練篇、鑒賞篇三部分組成。演練篇是本書的重點,分為框飾貼畫類、盆飾仿真類和擺飾球體類。精選40種經典創意花卉折紙作品,按基本單元和組合方式演示,每件作品都標注了用材提示。適合于中、高級階段的孩子進行學習。5.《組合多面體》:組合多面體折紙是一類由若干個重復單元按“插件”和“套袋”關系相互連接組合而成的立體紙藝。具有單元簡易、結構多變、配色隨意、表現豐富等特點,非常適合大眾普及和傳播。本書采用多面體結構模型的剖析和實景拍攝,再配以圖符的方法將過程予以形象化和直觀性表達。適合于中、高級階段的孩子進行學習。用不同的主題、不同的模塊、不同的程度、不同的設計,從平面到立體、從靜態到動態、從單一到系列,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按照學生年齡特征、身心發展規律,將零星、散亂的教學內容,盡可能合理、科學地歸整,讓這套教材更適合校外少兒工藝折紙活動的開展。(二)教法創新。1.層次參差的教學。層次參差的教學,即根據少兒學習層次不同,適時調整教學內容,以滿足他們學習的需要,培育他們的健康興趣愛好。案例一2017年9月份新招收了凌兆小學二年級啟蒙階段的一個社團,通常按照《基礎入門》這本教學參考教材實施教學。但是這個社團的孩子水平基礎較好、接受能力較強、手腦并用較好,我們就加快教學進度、增加學習難度,確保學生參加折紙活動的興趣。當然,由于少兒年齡差異、認知差異、能力差異等多種差異因素存在,當遇到有些學習困難的孩子,我們會適時放緩學習進度、降低學習難度,以促進其學習的發展。2.動靜結合的教學。動靜結合教學,即在活動過程中,既有靜態的動腦學習,也有動態的動手操作。動靜結合、教學相長,很多少兒把折紙和工藝美術的各種表現手法自然地柔合在一起,促進了學生手腦結合并用,身心協調健康發展,真正體現了1+1>2的教學效果。案例二在教授《楓葉紅了》這一主題折紙活動時,安排了靜態教學的三個環節:興趣環節的《我是誰》短視頻、學折楓葉的小視頻和情感激發的電腦小動漫;安排了動態教學的三個環節:初次試玩折楓葉、完整體驗折楓葉、快速挑戰折楓葉。在動靜交替的學習中,快樂地學習新技能、掌握新本領。當然,教學整個體系安排中,既可以帶領學生開展靜態類的參觀、考察等學習,也可以組織參加動態類的主題競賽活動。3.長短交融的教學。長短交融的教學,即按照不同折紙愛好者的不同需求,有針對成年人在活動基地實施的一次即興活動;有針對少兒在主題教育活動中實施的一節開放式教學活動;也有每年一月和六月定期招收6周歲以上孩子組成社團,開展以學期為時長單位的社團活動。一個致力于傳授折紙技能、傳播折紙藝術和傳遞折紙樂趣的活動場所——“趣味折紙坊”、“手創樂園”、“紙藝屋”在浦東新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創建開放。它為廣大折紙愛好者提供了長短交融的互動、體驗和交流的平臺。案例三雙休日,折紙愛好者會聚集“趣味折紙坊”、“手創樂園”、“紙藝屋”等活動場所切磋折紙技藝、交流折紙心得、盡享折紙情趣,這是一次即興活動。也有在“六一歡樂周”、“少先隊入隊儀式”、“兒童團入團儀式”等活動中,孩子們在中心領略折紙的藝術魅力,這是一節開放式的教學活動。(三)評價創新。我們采用以學生發展為核心,將學生作為評價主體的發展性活動項目評價作為評價方式。發展性活動項目評價與傳統的評價相比,其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注重細分能力的評價轉向注重學習能力的評價;第二,從注重學習效果的評價轉向注重達到結果過程的評價;第三,從面向學生的過去的評價轉向學生的現在和未來的評價;第四,從注重學生單一學科的掌握轉向注重跨學科知識的運用。結合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文件,以“融入社會、強調參與、培養全人、健康發展”的校外教育理念為宗旨,以可操作性為目標,根據學生學習內容,按照啟蒙、初級、中級和高級不同學習程度,青少年活動中心從演練情況、學習標準、檢測標準、鞏固作品四個方面對學習評價作了探索,制定了相關的學習評價標準。
四、實施成效
(一)立足學生,助推他們綜合素養得到發展。在折紙過程中,雙眼聚焦、雙手翻折、大腦思維,眼、手、腦協調配合,想象、概括、夸張和創造,這一過程對少兒形象性思維、發散性思維、程序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在折紙過程中,各種幾何圖形在少兒的大腦中逐漸清晰,能提高他們判斷的準確性、協調性和空間感知性。在折紙過程中,手部肌肉運動反復刺激手上神經末梢,有助于促進大腦相應部位的發育。同時,一件件作品在自己手中不斷呈現,培養了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和情感觀。(二)實現“跨界”,挖掘折紙藝術豐富內涵。折紙活動,不僅僅是單純的手與紙的協同合作,它賦予了“做中學”更多的內涵,與數學的邏輯思維、美術的創意設計、勞技的造型藝術、生物的環保利用等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可以這樣說它實現了多學科、多領域的有機整合,實現了跨領域、跨學科的綜合教育,實現了教育成效的最大化。(三)創編教材,確保折紙活動持續發展。折紙系列叢書的開發,不僅滿足了本中心教學活動的開展,它也相繼在浦東新區浦三路小學、浦東新區凌兆小學、上海市實驗學校東校、合慶中學、川沙中學南校、洋涇東校、洋涇菊園實驗學校、東方世紀學校、新陸職校等22家單位推廣運用,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目前,《創意折紙大本營——基礎入門》這本教材已免費發放至浦東新區中小學校?!秳撘庹奂埓蟊緺I系列叢書》連續兩年參加上海書展、上海國際童書展。
參考文獻:
〔1〕《努力實現“三心”教育理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原創首發)》,bbs1.people.com.cn/,2017年11月。
〔2〕張寧主編:《創意折紙大本營》系列叢書,《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
〔3〕張寧:《讓紙片在指間生輝——浦東新區學生創意折紙傳播活動》,《上海校外教育》,2015年第4期。
〔4〕金千里:《動靜結合工藝美術書法綜合教學的實踐與創新》,《上海市藝術教育中心工藝中心教研組工藝美術教學活動論文集》,2008年1月。
作者:秦莉
- 上一篇:油畫新媒體教育論文
- 下一篇:少兒舞蹈與傳統文化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