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數字媒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時間:2022-05-19 11:26:24
導語:高職數字媒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21世紀是“創新創業時代”,高職院校必須重視社會和企業對“雙創”型人才的需求,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對“雙創”教育教學體系的研究,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精神和能力,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從而促進提高高職畢業生實現有效就業和自主創業。本文針對目前高職數字媒體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探討構建基于“雙創”能力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
關鍵詞:“雙創”能力培養;高職院校;數字媒體專業;教學體系
21世紀是“創新創業時代”,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以創業帶動就業,提高創業能力”和“創業中離不開創新”等內容,這體現了國家對“雙創”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和對“雙創”型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
一、“創業創新”的內涵
“雙創”理念是由總理首次提出,簡單來講就是在全國范圍內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運用多種政策在我國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環境。總理還特別強調:大學生是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這為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職院校應提高思想認識,主動適應知識經濟對“雙創”型人才培養的要求,深化教學改革,加強對“雙創”教育教學體系的構建研究。
二、高職數字媒體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
數字媒體專業是以技術為主、藝術為輔,具有實踐性強、應用面廣的特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審美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等全方位能力的培養均有較高要求。(1)傳統教學影響“雙創”能力培養。目前,高職數字媒體專業實踐教學大多仍采用“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傳統的被動教學模式。學生通過機械地重復操作教材案例,雖然能掌握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但對所學專業在相關領域的應用缺乏感性認識,也在未來面對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需求時束手無策、缺乏經驗,同時還制約了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不利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綜合應用能力及思維創新能力[1]。(2)現實條件制約“雙創”能力培養。在數字媒體專業實踐教學環節中,雖然很多高職院校都不同程度增加了實踐、實習教學環節,構建了基本的實踐教學體系,但由于受現實條件影響,嚴重制約了“雙創”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首先,一些高職數字媒體專業硬件設置配備不完善,設備更新不及時;有些雖然改善了實驗、實訓硬件環境,但由于缺乏合理的運行、共享機制,導致利用率低,達不到預定教學效果。其次,很多高職數字媒體專業理論教學為主的教師過多,缺乏具有操作過硬、技術經驗豐富的實驗教師。第三,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校外基地不能很好地發揮在“雙創”能力培養中應有作用,數量不足,合作關系不穩固[2]。
三、構建“雙創”能力培養的高職數字媒體專業實踐教學體系
(1)突出“雙創”能力培養,優化實踐課程教學體系。教學體系“雙創”能力培養是指讓“雙創”能力和人才培養融入到教學體系的整個過程中,以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為目標,利用“雙創”能力培養為培養方案和教學模式改革的動力,對課程教學體系進行優化[3]。第一,改革現有的教學內容與方法,增加實踐、實習教學環節在總課程學時中的比重,結合數字媒體領域最新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不定期對實踐內容進行調整優化。同時,增設具有時代性、先進性的創新實踐、實習及創新創業課程,將實踐教學與數字媒體行業發展、現實社會需求進行有效銜接。第二,通過教學活動中各環節的協同并重,引導學生學會探索、發現問題,根據學生的多元化,建立層次化的人才培養體系,將理論學習、實踐技能與現實需求相結合,鍛煉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分析、解決的能力,在提升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的同時,也實現了對學生“雙創”意識、精神及能力的培養。(2)健全實踐教學活動,完善實踐教學體系。數字媒體專業實踐教學活動可分為三個階段:基礎實踐階段、專業實踐階段、綜合實踐階段。基礎實踐階段是培養和提升學生專業基本素養、基礎技能和初步實踐能力的階段,主要包含基礎課程實踐、社會考察實踐與行業認知實踐。社會考察實踐是針對專業特色,配合實地考察研究,開設專業基礎課程和素質拓展課程,旨在加強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審美認知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行業認知實踐是由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認識數字媒體企業,使學生對所學專業、專業在相關行業的應用有直觀的了解和認識。專業實踐階段是將所學專業知識與技能運用到項目探索實踐中,包含專業核心課程實踐、專業模塊課程實踐和短期項目實踐。專業模塊實踐課程按照數字媒體專業不同的培養方向,開設的針對不同領域的核心課程。短期項目實踐是以上實踐課程學習結束后,在實踐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團隊的形式開展不同領域項目的短期實訓環節,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職業素養及“雙創”意識和能力。綜合實踐階段包含專業實訓、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專業實訓是由企業指導老師全程帶領,在校內或校外的實踐、實習基地開展為期兩月左右的模擬企業真實項目的實訓,使學生在校學習和掌握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與現實行業需求進行無縫銜接。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是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有效融合的不可或缺的環節,是學生就業前最后一次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的檢驗及“雙創”意識、能力的培養提升。(3)加強校企合作力度,拓展專業實踐空間。以校內實訓平臺為基礎,針對數字媒體專業特征和行業需求,加強與校外企業的深度合作,共享共建與校內實訓平臺相對應的校外實訓基地,從而拓展學生的專業實踐空間,推進產學研合作。另外,完善實驗、實訓硬件資源的開放、共享機制,合理配備、有效利用實踐教學資源;根據“雙創”型人才培養的時代要求,還應抓好“雙師型”師資引進、培養工作,加強專業實踐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
參考文獻
[1]周山.項目驅動教學法在高職計算機專業《Photoshop》教學中的應用[J].電子世界,2016(15):57-58.
[2][3]龐海波.數字媒體技術專業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教學體系的研究[J].科教導刊,2018,350(9):52-54.
[4]程永宏.雙創背景下本科高校采購管理課程體系改革與實踐探索[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8,40(6):139-140.
[5]賴育煌.高職數字媒體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31(20):5-6.
作者:周山 向曉華 單位: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網絡安全實踐教學設計分析
- 下一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文本細讀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