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生產學》創新與實踐教學探索

時間:2022-11-25 05:12:28

導語:《羊生產學》創新與實踐教學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羊生產學》創新與實踐教學探索

摘要:《羊生產學》是畜牧院校動物科學及相關專業的主要課程之一,具有理論知識豐富、實踐性和應用性強的特點?!堆蛏a學》教學過程中存在教學內容滯后、教學方式陳舊、應用實踐性教學效果差等問題。現從課程內容、教學方法、網絡教學資源利用和科研新技術創新等方面對該課程進行改革和創新,以期為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提高《羊生產學》課程的課堂教學效果打下良好的教學基礎。

關鍵詞:羊生產學;教學;改革;實踐應用性

《羊生產學》是高等農業院校動物科學專業里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基礎專業課程,是《動物生產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畜牧專業體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對培養專業應用型人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系統介紹綿羊、山羊的產品特點、品種類型、引種和保種、繁育方法和飼養管理技術等內容。開展本課程的教學,能夠使學生了解養羊業的現狀,對羊生產理論知識和生產技術有進一步的認識,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生產技能以及科學意識,掌握養羊業的最新研究動態和新技術的應用情況。近年來,養羊業已由過去傳統的放牧散養模式逐漸向規?;⒓s化舍飼模式轉變,建立新型養殖模式下的羊生產管理、良種繁育和雜交利用體系,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和安全的養羊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這就要求養羊從業人員不僅要有與時俱進的理論水平,而且還要有熟練的能夠快速、高效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的技能[2]。目前《羊生產學》理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實踐教學模式等教學過程均存在與現代養羊業發展不相符的地方,因此,十分有必要對目前的《羊生產學》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實踐技能培養等方面進行初步探索,為進一步培養適應新形勢下養羊業快速發展的專業技術人才奠定基礎。

1教材內容需優化更新

《羊生產學》是一門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技能培養結合的非常緊密的畜牧生產類專業課程,該課程內容涉及羊的生物學特性、羊的品種及繁育、羊主要產品特性和飼養管理等[3-4]。然而,隨著國內外規?;B羊生產方式的轉變,新的羊養殖技術、管理方式和生產趨勢發展迅速,為了使學生能夠及時掌握羊生產學的新理論和技術,授課教師首先要扎實做好原有課程方案,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圖片、動畫和視頻等方式向學生介紹本學科產業的最新發展動態,增加對國內外羊生產學繁育、營養調控、品質改良和飼養管理等最新技術及研究成果相關內容的學習,這不僅為學生掌握羊生產中最新的理論、方法和技能奠定基礎,同時亦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拓展學科視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另外,《羊生產學》的教學內容需要與動物科學其他相關專業最新研究成果緊密聯系,例如,將本學科教學內容與《動物營養學》《動物遺傳學》和《動物育種學》等學科最新研究進行有機融合,進而進一步完善羊繁育技術、加快羊的品種選育和改良,上述教學內容優化對幫助學生熟悉了解羊產業理論學習和發展動態,培養學生實踐技能,提升其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問題的水平。

2教學方式革新,多種教學方法高效結合

老師將理論知識講授給學生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中被廣泛使用,但如何設計教學方案,如何將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有效組合,以此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實際效果,這些是每一位進行課堂授課的教師都應努力探索、謹慎思考的問題。目前,《羊生產學》的教學學時已進行了縮減,如何在現有學時條件下讓學生了解課程的理論知識,掌握實踐操作的基本技能,任課教師就需要對該課程的教學方式進行革新。過去,雖然通過推行多種教學改革試圖改變傳統的教師課堂教學為主要的教學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沿用著“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5]?!敖虒W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要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獲得很好的學習效果,教師需要對課程不同章節的教學內容運用提問式、討論式和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如在講授羊的繁殖技術時,教師讓學生提前預習,討論羊的發情特征和繁殖現象,在新疆的牧區和規模化羊養殖場目前分別采用哪種繁殖技術進行母羊發情鑒定和配種,具有哪些優缺點?針對集約化養羊企業和牧區養羊特點,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配種方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課題討論和教師歸納總結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在羊肉相關知識點授課中,根據羊胴體的分級和分割、產肉率測定、品質評定等教學內容將學生進行分組,引導其進行資料查詢,要求各小組分別講授知識點,并進行相互提問,最后通過教師點評使其掌握產業化的羊肉生產加工流程和評定方法。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既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和求知欲,又提高了課堂學習的效果。

3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不緊密,導入產業發展需求,優化升級實踐教學

《羊生產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純粹的理論教學無法形象具體給學生講解養羊生產實際狀況,教師講授的養羊生產基本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不能很好的被學生理解和掌握,由于理論與實踐教學結合的不緊密,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無法取得較好的授課效果。隨著現代養羊業的不斷發展,對從業者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給學生講授該課程不僅需要注重理論學習,同時更要加強和實踐教學培養力度。除安排的實踐教學任務外,授課教師應將與產業發展密切相關的生產性能測定、毛/肉品質鑒定、發情鑒定、同期發情、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等理論知識與產業所需實踐技能培養緊密結合,利用多媒體互聯網授課方式,直觀、形象地對抽象的專業實踐技能進行詳細的理論講解,加深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術要點的理解,同時,利用實驗課安排學生參觀規模化產業化羊場,了解羊產業發展需求、方向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從而豐富教學理論課程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較早發現自身理論和實踐水平的不足,激發學生扎實學習的動力。

4結語

總之,對《羊生產學》課程內容的革新、課程方式的豐富以及考核體系的綜合和優化,將會較好的提高教學效果,也對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掌握理論知識內容,提高實踐生產實踐的技能水平發揮積極的作用,從而為進一步培養與新形勢下的高素質畜牧生產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洋,楊雨江,姜懷志.《羊生產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6,37(12):65-67.

[2]楊雨鑫,楊朝霞,陳玉林.《羊生產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討[J].家畜生態學報,2011,32(3):106-109.

[3]劉喜生,張春香,張建新,等.《羊生產學》課程本科教學改革探討[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3,34(3):28-29.

[4]馬友記.《羊生產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索[J].家畜生態學報,2013,34(9):90-92.

[5]張春香,任有蛇,郝瑞榮,等.參與式教學法在《羊生產學》課程中的應用[J].畜牧與飼料科學,2015,36(9):65-66.

作者:陳磊 單位: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