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零售管理》教學設計與實踐
時間:2022-01-12 04:00:29
導語:《服裝零售管理》教學設計與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根據《服裝零售管理》課程的教學目標進行課改,采用的教學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教學法、現場教學法和體驗式學習法相結合、項目導向教學法與項目任務學習法相結合,以探討課程的考核方式及教學實踐效果。
《服裝零售管理》課程是一門在紡織服裝行業背景下,建立在經濟學、行為科學、管理科學、市場營銷等多門學科基礎之上的綜合性應用課程。該課程為我校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在《服裝市場營銷》《服裝品牌策劃》《服裝商品企劃》等課程之后,《服裝終端零售實習》之前的一門課程。本課程旨在使學生了解零售管理基本知識,理解掌握服裝零售管理中的各個環節。通過學習本課程,學生可以全面系統地了解國內外服裝零售業發展動態,最新的零售業概念和理論,商場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實際運作,深入分析服裝零售管理的熱點問題,增強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教學目標
1.1專業知識方面。掌握零售管理的基本概念與技能方法,服裝零售店設立的步驟與零售店的管理,包括零售店的開店準備、設計、服裝零售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貨品管理、推廣與促銷、顧客管理以及網絡零售等知識內容。1.2專業能力方面。理解零售管理的基本理論知識;掌握服裝零售店的開發、設計與管理的方法與技能;具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主動探索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案例分析能力;激發學生的應用創新意識,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與分析、解決零售管理問題的能力,為其今后進入零售企業工作或創辦零售店打下廣泛而堅實的基礎,或勝任其他流通企業工作做好準備。1.3綜合能力方面。零售主管與零售店長的理論素質;服裝零售管理的方法與技能素質;分析、解決零售管理問題的能力素質;團隊協作、管理素質。
2課程教學方法設計與實踐
2.1角色扮演教學法。角色扮演作為一種教學方法運用始于1966年,MarkChesler等認為將角色扮演法運用于教學過程,對學生改善人際交往起著重要作用[1]。1990年,角色扮演法開始在我國教育教學領域應用。近年來,出現大量關于角色扮演教學在溝通技巧、工商管理、商務英語、商務談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2-4]。角色扮演法是以任務為導向,設計虛擬場景進行角色扮演,學生通過在角色扮演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來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方法[5]。角色扮演教學法的本質是以互動式、創新式教學,真實情境模擬為教學特征,以全方位能力培養為目標[6]。角色扮演教學包含4個步驟:任務設計、前期準備、角色扮演和總結評價[7]。將角色扮演教學法應用于服裝零售管理課程教學,首先對課程內容知識進行梳理整合,制定詳盡的角色扮演任務計劃書。任務計劃書中包含任務目的、專業知識點、模擬情境、角色設計和任務執行等。學生分組,把任務計劃書提前分發給學生,小組根據任務計劃書進行組員角色分配,根據自己的角色查找資料,小組討論、排練等。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學生在角色的演繹過程中掌握相關專業知識。每一次角色扮演教學結束后,小組和教師對活動進行總結,教師根據角色扮演的表現和總結情況進行評價。本課程根據課程內容的契合度,首先選取了服裝零售管理中的零售顧客管理為例,進行了角色扮演教學。將整個銷售過程分為售前、售中、售后三個階段,每個階段設計扮演任務。學生小組中設置區域主管、店長、店員、消費者、消費者陪同幾個角色,結合實體零售消費體驗和資料查找,由各組演繹不同情境背景下的角色扮演,臺下的其他小組進行點評、討論,最后進行總結。這種方式的授課,學生參與度高,興趣高,在扮演、爭辯過程中,更好地掌握了專業知識。2.2現場教學法和體驗式學習法相結合。課堂中的角色扮演教學法的確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但畢竟屬于在教室中的模擬,跟現場還是有所差距。終端店鋪是最接近和了解消費者心理和行為的地方,如果能在服裝終端店鋪現場進行教學并實踐無疑是最佳的,然而由于條件的限制無法實現。本課程在課程中設計了1~2個教學環節,由店鋪資深導購或業務經理(由指導教師課前與品牌店鋪溝通洽談合作,指定對象)進行現場教學,再讓學生以導購身份進行體驗實踐,在“現場”環境中完成專業實踐教學課程。品牌店鋪比較歡迎學生進行長期實習,或畢業實習,表現良好的還可以留在品牌店鋪工作。因此,培養方案在該課程后設置了一個《品牌零售終端實習》課程,設置為大三的期末寒假實習,且寒假正好是服裝的銷售旺季,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踐檢驗理論。2.3項目導向教學法與項目任務學習法相結合。項目導向教學法與項目任務學習法相結合是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以實際的項目貫穿整個課程教學,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在項目過程中,掌握理論知識[8]。本課程根據專業知識內容,進行項目任務主題設計,主題包括:終端店鋪購物路徑設計和布局與消費者購物路徑之間的關系、終端店鋪商品陳列與展示如何影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終端店鋪貨品管理與銷售、顧客服務技巧與消費者購買關系等,學生分組,自選項目主題任務,對零售終端店鋪進行調研,結合資料收集、導購訪談及課后實踐,完成項目主題報告及展示。
3課程考核
課程考核方法上,注重過程考核,建立多維度評價體系,課程考核設計如下:3.1過程考核。過程考核共占60%,第一,平時表現、課堂互動情況考核占10%;第二,角色扮演及總結表現考核占30%,首先為一個團隊分,在團隊分基礎上,根據各個學生的表現進行差異評分??己朔椒ㄔ谡n堂第一節課告知學生,注重團隊協作能力,團隊分為重要的評分參考;第三,項目主題任務展示匯報占20%。3.2期末考試。期末考試共占40%,采用開卷形式,開放性考題測驗,重點檢測綜合問題分析及解決能力、創新性等。
4教學實踐效果
從教學效果調查和反饋來看,學生能夠根據角色扮演任務書,進行多場景設計、角色分配、排練及課堂內角色扮演,生動有趣。在項目任務上,學生有采用自然跟蹤法對消費者進入店鋪后的消費行為進行觀察調研,在此基礎上思考終端店鋪購物路徑設計與布局的合理性,配合實體店導購進行終端店鋪商品陳列與展示,掌握終端店鋪貨品知識、賣點,觀察學習實體店導購如何進行店鋪貨品管理,學習店鋪銷售數據分析方法,并能做出相應的貨品、陳列、服務、促銷等方面的營銷策略建議,觀察、學習實體店導購如何進行客戶服務,并進行實踐,能夠根據實習內容進行階段性的任務實習。
5結語
本課程采用了角色扮演教學法、現場教學法和體驗式學習法相結合、項目導向教學法與項目任務學習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后續期末的《服裝終端零售實習》提供了較好的理論指導,學生可依據本課程內容,將本課程的學習方法在該實習課程中進行實踐。根據前兩屆學生反映,本課程的學習的確為他們在后續的服裝終端零售實習中,提供了更多的項目任務設計、思考、實踐的學習思路,使他們有意識地去設計諸如一些店鋪布局、陳列、導購走位、話術的變化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的實驗,獲得了一定的實踐感受和經驗。
參考文獻
[1]CHESLERM,FOXR.Role-playingintheclassroom[M].Chicago:ScienceResearchAssociates,Inc,1996.
[2]沈之菲.角色扮演在班級心理輔導中的應用[J].思想•理論•教育,2007(7):45-47.
[3]楊正強.基于角色扮演的教學設計探討[J].中小學電教,2007(10):22-24.
[4]郭莉,邵國平.美國中小學“角色扮演教學模式”研究[J].中小學電教,2008(7/8):142-144.
[5]李之松,鄧鵬麗.基于角色扮演的模擬國際商務英語談判成績研究[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3(4):83-88.
[6]任士革.“角色扮演教學法”在民辦高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的探索與應用[J].戲劇之家,2019(2):166-167.
[7]卓琳,唐誠焜,張潔玲.基于角色扮演的“服裝市場營銷”課程教學改革探究[J].紡織服裝教育,2020(3):244-247.
[8]米青,楊延軍,王霄崢.“項目導向教學法”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應用[J].現代企業教育,2009(4):65.
作者:戴淑嬌 曾真 單位:紹興文理學院紡織服裝學院
- 上一篇:PHP課程思政綜合教學項目設計分析
- 下一篇:藝術類專業教學思政元素的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