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類專業教學思政元素的融入

時間:2022-01-12 04:03:25

導語:藝術類專業教學思政元素的融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藝術類專業教學思政元素的融入

【摘要】思政元素融入到專業課程教學中,不僅能夠提升專業教學質量,還能夠產生更好的育人效果。因此,在藝術類專業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是十分必要的。對于高校來說,可通過在高校藝術類專業的教學大綱、課程體系、教學方式和手段以及教學實踐中融入思政元素來提升藝術類專業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校藝術類專業;思政教育;思政元素

思政元素融入到藝術類專業教學中能夠促使藝術類專業教學更具有深度。全國高校思政會指出,高校中各種課程應該和思政課程形成協同效應。在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使學生在學習藝術知識的同時還能夠不斷完善人格以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思政元素融入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的意義

(一)是藝術類教育價值追求的目標。從藝術類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價值追求以及實現目標來看,兩者存在著內在統一性。同時,思政元素融入到藝術類專業教學之中是幫助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擺脫當前困境、實現教學深化改革以及提升學生創造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具體來說,將思政元素融入到藝術類專業教學中,能夠幫助學生實現自身審美和道德的統一,從而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時,還能夠促使各種抽象思政元素通過藝術中具象化的藝術形象具體生動地表現出來,通過藝術形象本身所展現出來的力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傳遞給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二)是學生實現道德素質提升的根本要求。黨的報告指出,青年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以及強盛的根本,如果青年本身有理想、有能力、有責任擔當,那么這個國家就會更有前途,這個民族就會更有希望。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面臨著各種思想以及不同文化的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中,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和前提,同時也是藝術類專業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所以,在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中,在進行知識和技能教學的同時,還需要始終堅持培養學生的道德素養,促進學生知識、技能以及道德的共同發展,從而為國家培養出合格的接班人。(三)是提升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渠道。黨的報告指出,高等教育需要轉向內涵式發展,從原來的在數量方面的不斷擴張逐漸轉變到提升質量以及效益上來。在這一過程中,最重要的衡量指標就是高校所培養出的人才是否符合經濟、社會以及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需求,是否符合學生全面發展的需求。在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中,藝術理論知識、藝術技能以及藝術職業發展等內容占據了藝術類專業教學的大部分空間,將思政教育和藝術類專業教學結合起來,形成協同效應,可培養出更多的綜合型藝術專業人才。

二、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融入思政元素的有效途徑

(一)在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大綱中融入思政元素。藝術專業教學大綱指的是以教學計劃為基礎所制定的規定學生學習藝術課程時需要掌握的藝術理論知識以及相關藝術技能。在藝術課程教學大綱的修訂中,高校可以將思政元素和教學大綱進行結合,將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學目標、人才培養目標中。具體來說,首先在教學目標中應該充分體現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正確價值觀念的培養。其次,在對藝術類專業課程的課時分配中需要將思政元素體現出來,比如給思政教育分配相應的課時,在該課時中教師要結合藝術課程進行思政教育等。最后,在教學設計方面需要體現出思政元素,比如將思政元素融入到知識內容中,這樣通過思政元素來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同時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二)在高校藝術類專業課程體系中融入思政元素。首先,教師需要從藝術類專業課程本身的特點出發,在講授藝術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將情感以及價值觀教育融入其中,促使藝術類專業課程教學能夠實現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其次,在教授學生相關藝術技能時,可以將行為素質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其中。將行為素質教育融入藝術類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探討精神和人文素質,促使學生在學習藝術技能的同時充分感受藝術之中的情感和精神,不斷提升自身道德素質和政治素養;將理想信念教育融入藝術類課程能夠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民族精神以及道德修養,從而促使學生在步入社會后更好地承擔起為國家謀發展的責任。(三)在高校藝術類專業教學方式和手段中融入思政元素。當前,很多高校的藝術類專業教學還是主要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或多媒體教學方式。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中,無論是傳統教學方式還是多媒體教學方式都需要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增加新的能夠體現思政教育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具體來說,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可以將思政元素融入到討論教學、案例教學、任務驅動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愛國意識以及創新意識。在多媒體教學中,可以將思政元素融入到視頻以及圖片之中,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同時,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將各種包含有思政元素的教學資料展示在學生面前,促使學生在學習藝術知識的過程中可以學習到更多的思政理論知識。(四)在藝術類專業教學實踐中融入思政元素。首先,可以將思政元素融入到課程實踐中。將思政元素融入到課程實踐中就是以藝術類專業課程的特點為基礎,將思政元素和藝術類專業教學相融合,促使思政元素融入到學生的藝術創作以及師生的互動之中,從而促使思政元素能夠通過更加具象的藝術形象實現教化育人的效果。其次,可以將思政元素融入到課外實踐中。將思政元素融入到課外實踐中能夠凸顯出藝術作品的思政教育屬性,幫助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更好地轉化為實踐成果。最后,可以將思政元素融入到社會實踐中。社會實踐教學是藝術類專業教學的重要環節,將思政元素融入其中,充分結合社會實踐場所來進行思政教育,比如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紅色文化旅游景點等,能夠深化學生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陶玉芳.融合問題思考——“課程思政”理念下高職院校專業課實踐教學如何融入思政教育元素的幾點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9(52):50-51.

[2]陳雪貞.最優化理論視角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的教學實現[J].中國大學教學,2019(10):45-48.

[3]杜江.思政元素融入《政治經濟學》教學探索——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視角[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12):101-102.

[4]唐輝軍.思政元素融入專業課程的實踐研究——以程序設計基礎課程為例[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8(24):242-243+246.

[5]程亞煥.智慧課堂背景下數學分析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實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0,41(08):111-115.

[6]李東坡.“課程思政”建設中思政元素的挖掘與運用研究[J].高校輔導員,2020(04):19-23.

作者:李瀅皎 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