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聲樂教學現狀與途徑
時間:2022-05-23 03:31:34
導語:高校聲樂教學現狀與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實施與快速發展,各大高校都在進行專業課程的改進與擴充,學生數量也隨之大幅度地增加,由此也給各高校的正常教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阻力和問題,尤其是聲樂教學工作的問題較為突出。本文則從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著手進行問題的分析與討論,再提出提高聲樂教學質量與效果的建議,找出高校聲樂教學發展的最佳途徑。
[關鍵詞]高校聲樂;教學;現狀;發展途徑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有了更高標準,高校教育的現狀和發展更是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重視[1]。素質教育逐漸取代了應試教育,各種專業課程在高校課程中逐漸得到了重視,學生們開始用各種專業技能武裝自己,而選擇聲樂課程的學生也逐漸增多,各大高校更是不斷進行專業的擴招,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學校的發展,高校聲樂教學依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高校聲樂教學要想得到更好的發展,就要不斷地進行改革與創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加大學生的實際參與度,從根本上提高高校聲樂教學的質量。
一、高校聲樂教學的現狀
隨著教育機制的改革,大部分的高校在進行聲樂教學的工作上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績,雖然為我國的音樂教育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和付出,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音樂教育的發展與進步,但是從整體上來看,目前我國高校的聲樂教學依然處于剛剛起步的狀態,因而還有許多的問題存在。(一)教學模式方面的問題。在我國大部分高校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依然有很多教師還在沿用一對一這種較為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學生為輔的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起到了抑制的作用,不能很好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在此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和學生之間無法建立良好的關系,教師所做的只是純粹的知識和技巧地傳遞,學生不能更全面地掌握聲樂知識,也無法取得最為理想的成績和教學成果[2]。因而教師在進行高校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要真正了解和掌握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并且將其切實地運用到教學的過程當中。(二)師資力量配置方面的問題。師資力量的配置是教學當中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保障性條件。然而當前非專業音樂學校的高校中,音樂人才本欠缺,沒有辦法建立起完整的聲樂教學體系,而從事聲樂教學的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能不夠過硬,無法為學生提供更為專業的、扎實的理論性教學基礎,教學質量的低下導致優秀的、專業水平過硬的教師不愿在類似的學校從事工作,逐漸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3]。(三)綜合素質培養方面的問題。新課改之后對于素質教育的要求越來越得到大眾的認可,各個學校也在加緊實施,但是無可避免的是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依然將傳統的教學方式運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去。這就導致在進行聲樂教學時教師往往側重于[4]聲樂的基礎知識及各種音樂技巧的教學,理論化教學過重,而忽視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這一重點問題,而這樣的教學對于學生的終身性發展卻是弊大于利的。雖然會有一部分學生能夠擁有較高的樂理知識,但是在道德、修養、素質及文化知識等方面缺失較為嚴重;還會有部分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壓能力、心理素質較低,在公開表演的場合無法進行正常的演出等等現象發生,這些都是綜合素質較差、缺失嚴重所造成的后果,那么就會導致學生在聲樂行業無法得到順利的發展。因而高校聲樂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不但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聲及氣息的控制等技巧,還要不斷地強化學生對聲樂理論知識及道德素養的教育,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加大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培養學生的抗壓、抗挫能力,提高其心理素質,以此來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高校聲樂教學的發展途徑
(一)不斷完善聲樂課程的優化配置,創新教學模式。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在無形之中也開始轉向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方面,這就對高校的教育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4]。在進行聲樂課程設置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優化配置,讓課程更加多元化,避免單一化的教學方式出現,更不能將較為成功的教學案例完全復制、照搬到自己學校的課堂上來。要將成功的方式方法和學校自身的情況進行結合,發揮本校的獨有的特點,制訂出最為科學合理、最適合本校學生的優質課程配置方案。例如,在進行較為基礎的樂理知識的學習及進行聲樂作品的賞析課程———鋼琴彈奏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在進行常規知識學習的基礎上,將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因素充分地融入到實際教學當中去,也可讓學生們將具有家鄉特色的因素融入到學習當中,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長來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培養學生們自信心的同時培養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能力。更是將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進行了一個完美的整合,讓學生們懂得創新無處不在,實踐處處可行。在進行課程優化配置的過程中,一定不能出現各個科目拼湊的現象。首先,各個科目之間要達到相輔相成、共同進步的關系和作用,使理論與實踐共生,保障兩者能夠并駕齊驅。其次,要明白學習聲樂課程的學生雖然較之以前逐漸增多,卻并不能以偏概全,對所有的學生都實行一種教學方式,而是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對聲樂的認知能力、個性發展特征、嗓音等多個方面的不同,進行分層教學,保證每個學生都“可以吃得飽吃得好”。再次,還要在進行分層教學之上最大可能地縮小大班教學的模式,因為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更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副嗓音,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根據每個學生條件的不同來進行具體的分析與培養,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將聲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最大限度地提升上去。最后,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還可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課堂上來,將任務教學以更加多元化的方式高頻率地出現在實際教學當中去。在任務的影響下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更加主動地進行聲樂學習的探索與創新,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久而久之讓學生能夠不斷發現自身的優缺點,并且進行改進與創新。近幾年來,我國部分高校進行了聲樂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使用了一種“雙向選擇(學生在學習聲樂課程的過程當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身條件、學習情況來適時地進行教師的分配與選擇,使學生在不同的聲樂層次得到最為優質的教師指導,不但讓聲樂教師可以發揮出自己最大的作用,還可以讓每個學生得到最為優質的學習和發展機會)的教學模式。而這種師生之間的雙向選擇,不但可以讓教師發揮自己最為擅長的技能并進行知識的傳授,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自由的選擇,可以和自己喜歡的專業教師進行學習,以此保證學生對聲樂學習的熱情及主動性,不但可以使師生之間形成更融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互敬互愛的關系,更能使學生完全地掌握聲樂知識,對于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都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從而真正地提高聲樂教學的質量。(二)不斷地優化高校師資力量的配置,提高聲樂教師能力。在當今的社會背景及發展趨勢下,高校要想使聲樂教學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就要不斷地優化師資力量的配置,不斷地提高聲樂任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修養。第一,高校要大幅度地引進各類音樂人才。所引進的音樂教師必須要具有較高的學歷、資歷,還必須要具備過硬的聲樂理論知識基礎,還可引進一批在音樂行業從業經驗豐富、專業水平較高的人才。第二,高校管理者及教育部門,要適時地安排從事聲樂教學工作的教師進行學習培訓與交流,聲樂教師更加積極地配合、參與,不但要不定時地到一些較為知名的專業類聲樂高校進行學習,還要不斷地參加校本培訓,學習更為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提升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素質修養。高校還要不斷地鼓勵聲樂教師走入聲樂行業,吸取更多的表演經驗,學習更為先進的演藝技巧,提高社會實踐能力,積累教學素材,將最新興的聲樂素材和思想引進到教學當中,從而不斷地提高聲樂老師所應具備的專業水平和敏感度。第三,聲樂教師還要不斷地深入到科研當中,了解時政信息,參與各種探討會議,以便能夠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借助科研成果進行方向性指導,使教學和科學可以同生共進。(三)強化實踐與理論相結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聲樂課程綜合了人們的聽覺和視覺能力,是一種將聽、視覺進行結合的藝術體現形式。在教學課程中涉及了相關的舞臺表演內容,不但要教會學生演唱的技巧,還要培養學生的舞臺氣場和風度。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聲樂能力,還要不斷地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情懷和審美?;诖?,在進行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在培養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還要不斷地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如學??梢圆欢〞r地組織各階段的學生進行聲樂演出比賽,各大節日組織學生進行文藝演出,支持學生參與各大院校之間的聲樂比賽、社會上舉行的各類適合高校學生參與的演出活動,讓學生參與更多的演出活動,才能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學以致用,逐漸提高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抗壓、抗挫能力,提高學生的臨危不亂的處事能力。教師還要作為學生的堅強后盾,為學生的成長把好關,在實踐過程中有不足之處要及時提出,取得良好成績的學生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卻不能讓其驕傲自滿。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校聲樂教學還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高校要不斷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在進行課程配置的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總結、研究,使用最為適合本校的教學模式,一方面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特長,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表演機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把學生培養成真正的高素質人才。
作者:劉佳 單位:廈門大學
- 上一篇:動力定型聲樂教學研究
- 下一篇:主題班會高校班級管理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