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學在分子藥理學的應用

時間:2022-05-18 03:34:12

導語:探究式教學在分子藥理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式教學在分子藥理學的應用

【摘要】為服務創建自主創新型國家的發展目標,提高藥學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本課程組結合我校研究生改革教育工作指導意見,在研究生分子藥理學教學中開展以病例為引導的探究式教學。在教學中注重以病例為引導,將分子藥理學中較為分散的知識點形成圍繞案例的知識體系,并通過探究式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教學實踐表明,以病例為引導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提升了學生學習分子藥理學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挖掘了學生的創新潛能和創造能力,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為學生今后持續開展創造性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教育改革;創新能力;以病例為引導;探究式教學

一、前言

當前,世界各國科技創新競爭日益激烈,提高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質量是我國創建創新型國家的重要舉措。研究生教育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階段,為了提高研究生創新能力,教育部在制定研究生培養方案時特別強調要加強研究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藥學是一門集綜合性、專業性、應用性及發展性的學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藥學學科知識不斷更新,藥學學科的發展急需掌握學科發展前沿資訊的具有創新思維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因此,我們藥學教育工作者需要轉變教學思想,改變教育模式,以培養高素質藥學創新人才為目標,適應社會對高水平藥學人才的需求。分子藥理學是藥學專業研究生的一門重要學位課和專業基礎課。由于分子藥理學是在分子層面研究藥物分子與機體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科學,是更深層次的藥理學,因此在藥理學研究和新藥研發中具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如何通過教學模式改革激發研究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在藥物研究方面的創新能力,對于培養滿足新時代醫學和藥學要求專業高素質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二、分子藥理學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分子藥理學是從分子水平和基因表達的角度闡述藥物作用及其分子機理的學科,是現代藥理學的基石和根本。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分子藥理學以藥理學和分子生物學為基礎,同時涉及生理學、病理學、生物化學、藥代動力學、藥物化學等多門學科;另外,分子藥理學涵蓋知識面廣,包含藥物立體化學、電化學和結構參數分析,藥物與酶或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受體的功能及構象分析,藥物對基因DNA復制、轉錄和翻譯水平的影響,抗生素及其他生長抑制劑作用機理的研究,激素或藥物對細胞調控機制的影響,藥物對細胞水平膜功能影響,藥物引起的生物大分子結構改變或變構躍遷等內容。由于課程內容的繁雜和廣泛,分子藥理學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問題:1)分子藥理學涉及的藥物種類繁多,概念、藥物作用機制及臨床應用等知識點都較分散,抽象難懂,學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主動學習欲望低;2)課堂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為主,理論介紹較多,而實際案例不足,缺乏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訓練環節。為了改善目前分子藥理學教學的現狀,我們開展了以病例為引導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圍繞典型案例進行探究性學習,通過實際案例的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性能力,進而提升其綜合素質。

三、開展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模式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學習興趣和主動性較低。而且課堂講授的內容以課本為主,學生只是被動記憶,難以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以病例為引導的探究式教學模式,通過開展專題講座介紹相關病例、將藥理知識和病理緊密結合,以“病例為引導”展開講解,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講述“藥物濫用及相關機制”時,從一個生活中的酗酒案例入手,慢性酒精中毒的癥狀及后果,酒精急性藥學及慢性藥學作用,以及酒精在體內的代謝等知識點緩緩引入,同時提出相關的科學問題:“benzodiazepines鎮靜、安眠的藥學基礎是什么?”這不僅是臨床上常見的病例和用藥方式,也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和興趣。接下來,逐漸引申到藥物濫用、藥物成癮、藥物耐受等基本概念,以及致依賴藥物的分類和特征、濫用藥物的種類等等學生必須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循序漸進地將枯燥的基本概念通過案例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在具體的實例中學習和理解基本知識,同時將分子藥理學中較為分散的知識點形成圍繞案例的知識體系,便于學生的學習。

四、開展探究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自主參與尋求答案,從而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镜慕虒W模式是:在每次上課之前,老師先通過集體備課、集中討論每章的教學重點、難點,以及與臨床病理,確定探究式教學的題目,并由老師將題目提前分配給學生,然后學生通過自學、查閱文獻資料,小組討論的方式,以教材為核心,充分整合查閱到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研究進展,制作PPT,在上課時由學生講解相關內容,老師進行點評和討論。比如在講授“藥物濫用及相關機制”時,我們討論提出的問題包括“常見的濫用藥物有哪些?各有什么危害?”,“常見治療藥物濫用的藥物有哪些?各有什么優缺點?”這些與生活緊密聯系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通過查閱、總結文獻資料,既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同時鍛煉了查閱文獻的能力,對相關內容的研究進展也有了一定認識,可謂“一舉三得”。探究式教學模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了學生查閱文獻的能力、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新意識,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填鴨式教學模式,教學的主體由教師變成了學生,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從而達到激發學習興趣、掌握知識、培養創新思維的目的。五、實施成效以病例為引導的探究式教學模式給藥理學研究生帶來了什么變化呢?2016-2018年三輪課程結束后我們對學生進行匿名問卷調研以及通過指導老師對學生科研能力評價綜合分析,發現分子藥理學教學改革實踐激發了藥理學研究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創新能力得到提升。1.藥理學知識掌握程度及靈活運用能力。從分子藥理學考試卷面成績看,課程改革前約75%左右研究生能達到90分以上;而自2016實施以病例為引導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改革實踐后,90%-95%的學生卷面成績能達到90分以上(圖1)。并且,歷年分子藥理學試卷最后一道問答題均涉及探索性實驗設計,自課程改革實踐實施以來,85%的學生均能靈活運用分子藥理學各章節知識,結合前沿性講座、文獻知識,從研究意義、研究內容及實驗方案、創新點等方面進行較合理的闡述。2013-2015未實施分子藥理學課程改革;2016-2018以病例為引導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改革實踐。2.學生內在學習動力。近三年課程結束后匿名問卷調研分析結果表明,95%的學生每周查閱資料的時間在10h以上,其中15h以上的學生約為75%;每周小組討論分析時長為5h以上的約90%的學生,60%的學生達到8h。隨著學生自主學習動力的提升,學生對本領域知識的關注方式也從書本轉移到網絡,數據庫也從僅關注國內CNKI、維普及萬方數據庫等拓展到國外Pubmed、Springer、Elsevier等。關于科研成果論文檢索手段來看,95%以上的學生會熟練使用10種以上的檢索手段查閱下載相關文獻;對于本領域最新研究成果跟蹤頻率調查發現,60%的學生每周會通過中外學術情報、科研圈、學術經緯等微信公眾號以及通過Science、Nature及PNAS等網站追蹤本領域最新研究成果;90%的學生一直保持每一周精讀一篇本領域文獻。100%的學生自愿參與老師組織的前沿科學講座。學生通過自主閱讀文獻、關注本領域最新研究成果、參加前沿學術講座及小組討論等方式夯實了科學研究知識背景、拓展了發現科學問題并提出解決策略的能力,為學生科研產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3.創新能力體現。經過近幾年的實踐,我們的改革初見成效。藥理學研究生數目質量均顯著增長,從之前的僅在國內期刊發表文章到現在每年有25%藥理學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論文(表1)。而且,導師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評價也顯著提高(圖2)。六、結束語總結近幾年來的教學改革實踐,我們發現:以病例為引導的探究式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將教與學統一,有效地改善了傳統照本宣科灌輸式教學的不足,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同時培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挖掘出學生的創新潛能和創造能力,為其今后開展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礎。另一方面,以病例為引導的探究式教學模式使教師將科研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把科學研究的新進展和科技前沿動態融入到教學中去,將最新知識和學術動態傳遞給學生,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科研能力,而且通過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探討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創新性科學問題以及分析問題的創新能力。盡管我們在以病例為引導的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例如,如何選擇病例,如何確定病例與擬講授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對應關系,以及如何平衡由于學生的背景知識缺乏造成的對科學前沿問題討論的深度與廣度之間的關系等,這些問題還有待解決??傊绾文茏屢圆±秊橐龑降奶骄拷虒W模式更好地融入研究生分子藥理學的教學中,還需要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洪大用.認真譜寫研究生教育新篇章[N].中國教育報,2018-12-12.

[2]徐立朋,周四桂.分子藥理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2):141-142.

[3]陳麗華,朱懿敏,朱衛豐,管詠梅,唐美玲.藥學專業大學生創新能力現狀調查及提升對策[J].藥學教育,2016,3205:69-72.

[4]金鳳,徐尚福,聶晶,高楊,李利生,鄧江,陸遠富,龔其海,楊丹莉.促進藥理學教學改革,培養創新型醫藥人才[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05):345-347.

[5]云宇,段為鋼.分子藥理學在生物醫學中的重要性[J].藥學教育,2016,32(01):35-38.

[6]藍丹,李登峰,高宗燕,寧海萍.醫學研究生教育現狀及科研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1:5-6.

[7]張勇,胡瑩瑩.CBL與PBL在藥理學教學改革中的實踐與探索[J].藥學教育,2015,31(03):40-43.

[8]康白,高爾,許蘭芝,宋益民,戴功,王金紅.藥理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醫學育,2002(02):32-33

.[9]劉桂珍,劉成玉,董果雄.以病例為引導──講座討論相結合式教學效果的探討[J].醫學與哲學,1999,06:54-55.

[10]王林雪,吳玉貝,郭寶龍.以探究式教學方法培養創新型人才[J].中國高??萍?,2015(12):44-47.

[11]馮露,亢一瀾,王志勇,孫建,王世斌,賈啟芬,沈岷.基于問題學習的探究式教學改革實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4):176-180.

[12]韓彥龍,卜曉波,宋潔.以問題為引導以病例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應用[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08,2906:84.

[13]王晗.“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法在口腔種植學教學中的應用[J].經濟師,2019(02):208-209.

[14]黃春蓉,王麗.以問題為基礎聯合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法在急診科輪轉低年資護士培訓中的應用[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02:102-104.

[15]姚山季,錢存華.高校探究式教學改革:實施障礙與超越路徑[J].江蘇高教,2015(01):79-81.

作者:尹俐 張永蘭 殷菲 劉建輝 單位:1.重慶理工大學2.藥學與生物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