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體育體驗對學生體育行為影響的研究
時間:2022-04-14 10:44:07
導語:中職體育體驗對學生體育行為影響的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受訪者以男性較多,占62%,以一、二年級的學生占多數,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93%)擁有愉快的運動經驗,每周的運動次數以一次及二次為多(72%),三次以上的有25%,運動伙伴則以同學最多(82%)。由以上的結果可知,福清市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多數均會參與運動。最常與受訪者一起運動的伙伴是同學,此也說明在學生的運動世界中,同學的影響力最大。在體育課體驗上,學生感受最為深刻的是情感體驗,第二是行動體驗,第三是思考及關聯體驗,最后是感官體驗。體育行為上則是愿意再修習體育課程的行為較高。為了解學生的體育課體驗對體育行為的影響,本研究以體育行為為依變項,以體育課體驗的五個構面為依變項,進行回歸分析,所得結果如表1及表2所示,由表1可看出在修習體育課程意愿上,五個體驗構面對于修習體育課程意愿的整體的R2達到0.371,F值為48.85(p<.05),表示學生的體育課體驗對修習體育課程意愿有顯著的預測力。若以個別預測力來看,有三個體驗構面達到顯著,預測力最高的為情感體驗(t=7.21),第二是行動體驗。t=3.11),第三是關聯體驗(t=2.21)。由表2可看出在參加體育活動意愿上,五個體驗構面對于參加體育活動意愿的整體的R2達到0.239F值為27.94(p<.05),表示學生的體育課體驗對參加體育活動意愿也有顯著的預測力。若以個別預測力來看,有三個體驗構面達到顯著,預測力最高的為思考體驗(t=2.95),第二是情感體驗(t=2.51),第三是關聯體驗(t=2.29)。研究發現,中職體育課程體驗可正向影響學生的體育行為,即若提高學生的體育課程體驗,可使大學生有更佳的體育行為,此發現與許多相關研究發現相同,故中職體育推廣單位可借由體育課體驗的提升,達到增進大學生體育行為的效果。在各體驗構面與體育行為的影響上,不同的體育行為目標,也受到不同的體驗的影響。在修習體育課程意愿上,預測力由高至低的順序是情感體驗、行動體驗及關聯體驗,此表示要提升學生的修習體育課程意愿可由提升其體育課體驗著手,但在提升的順序上可先將資源放置在情感體驗的提升上,第二才是行動體驗及關聯體驗的提升,此也說明中職體育課程的進行中,使用樂趣化體育教學,營造有趣且具運動氣氛的環境,對體育教學的效果,有相當重要的幫助。另外,在參加體育活動意愿上,預測力由高至低的順序是思考體驗、情感體驗及關聯體驗,此表示要提升學生的體育活動意愿可由提升其體育課體驗著手,但在提升的順序上可先將資源放置在思考體驗的提升上,第二才是情感體驗及關聯體驗的提升,此也說明中職體育課程的進行中,進行運動知識的傳授并引發學生思考,對其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效果,有相當重要的幫助。
結論與建議
經回歸程序的分析后,本研究發現中職體育課程的體驗會正向影響其體育行為,故中職體育推廣單位如欲提升學生的體育行為表現,即可由提升學生的體育課體驗著手。經由以上的研究結果分析討論,可有以下的建議:第一,在中職體育的體驗應用作法上,本研究發現增強大學生的體育課體驗,會有更佳的體育行為,故中職體育推廣單位可使用體育課程的課程特性,在體育課程的進行中,努力塑造充滿樂趣的課程氣氛及體育思考機會,加深學生的情感及思考體驗,對不同的體育行為目的,也要創造適當的體驗組合,如欲提升修習體育課程意愿,可增進大學體育課的情感、行動及關聯體驗。如欲提升參加體育活動意愿,則可增進大學體育課的思考、情感及關聯體驗。第二,在后續研究的建議上,本研究探討大學體育課程體驗與體育行為的關系已得到支持,未來的研究應可于此關系模式中加入不同的中介變項,探討關系模式的應用性,使整個關系模式在運動服務產業的應用更加完整。
本文作者:朱志強工作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 上一篇: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競技性研究
- 下一篇:中學體育特色班廣泛開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