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體育教學研究
時間:2022-05-03 02:55:12
導語:幼兒園體育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通過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四川省部分公辦幼兒園體育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幼兒園體育教學目標模糊;二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單一;三是教學評價理念落后,教學評價手段和方式較為單一。針對四川省公辦幼兒園體育教學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文提出了相應對策,旨在為促進幼兒體育教學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體育;體育教學;現狀
對于重視和發展幼兒體育的重要意義,不少幼兒教育專家對其都其進行了深入闡述。如陳鶴琴先生就指出:“身心健康是一個人最大的資本,民族健康是一個國家最大的資本強國必須先強神,強神必先強身,要強身必先注意幼年的兒童”。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幼兒體育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作用越來越得到國家重視。在2010年11月《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中,意見第八條就指出:“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面向全體幼兒,關注個體差異,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寓教于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倍鴮τ變簣@的體育活動來講,體育教學活動無疑在促進幼兒體育快速、高效發展中擔任重要角色。因此,本文以四川省公辦幼兒園教學現狀為研究對象,對當前幼兒體育教學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策略,這對促進幼兒體育的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為四川省城市公辦幼兒園體育教學現狀。調查對象是隨機抽取四川省110所具公辦幼兒園。這150所幼兒園分布于南充市、瀘州市、達州市、宜賓市、樂山市、成都市金牛區、高新區、武侯區和龍泉驛區以及西昌市和汶川縣。發放領導問卷150份,有效回收127份,回收率84.7%;發放幼兒體育教師問卷170份,有效回收162份,回收率95.3%。1.2研究方法。1.2.1文獻法。收集幼兒教育理論和幼兒體育等教育論著,并對其進行整理、分析,目的在于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基礎。1.2.2專家訪談法。針對本文中的相關問題,對部分幼兒教育專家和幼兒園領導進行了面訪和座談,為拓寬研究思路奠定基礎。1.2.4實地考察法。對部分幼兒園體育教師的教學過程采取隨堂聽課,與幼兒院長、體育教師和部分家長進行交流,獲得真實、詳盡的第一手資料。1.2.5數理統計法。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整理,運用EXCEL做常規數理統計和處理。
2.分析與討論
2.1幼兒體育教師對幼兒身心發展特征的認識情況。擔任幼兒體育教學任務的教師對幼兒身心發展特征的認識水平,影響著他們在開展體育教學活動或者其他體育活動組織形式的選擇,目標的設置,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以及教學內容的合理采用等問題。研究結果發現,有占到37.3%的擔任幼兒體育教學任務的教師認為自身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一般;自身認為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認識水平較高的教師為14.8%;而自身認為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認識水平低的為49.2%。由此可見,擔任幼兒體育教學任務的教師,較多人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認識水平較低,所應該儲備的相關知識較少,這為幼兒體育教學工作的有效展開有著不利影響。就其原因,通過調查發現在擔任幼兒體育教學任務的教師中,有占到34.6%的為其他教師,63.4%的為專職體育教師。而在專職的幼兒體育教師中,有占到87.2%的是畢業于專門的體育院(系)。他們有著較好的體育運動專業知識,但在對幼兒身心發展特征認識與實踐方面水平卻相對較低。而所在單位為他們提供相關幼兒教育理論方面的培訓課程也明顯不足。調查顯示,只有11.6%的幼兒園為教師提供過一年2次以上的培訓過程,占36.4%的幼兒園組織或開展過有關幼兒教育方面的培訓課程。對于畢業于體育院(系)的專職幼兒體育教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主動通過書籍、報刊雜志以及其他媒體(如電視、電腦或者手機等)來獲得有關幼兒身心發展知識的為17.4%??偲饋砜?,目前四川省公辦幼兒園體育教師對兒童身心發展特征的認識水平不高,所在單位和個人也沒有對這一問題引起足夠重視。2.2幼兒體育教學目標設置情況。從四川省公辦幼兒園開展的體育課堂教學情況來看,占到所調查教師人數的59.2%的沒有制定年度體育課程計劃,36.8%的教師沒有課時計劃和教學目標。因此,上述情況的存在導致幼兒體育教師在教學時,對于教學內容的選取和目標的達成,僅僅局限于臨時確定。甚至少數教師在對于一堂體育課的目標是什么的問題上,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此外,在制定幼兒體育教學目標時,有27.2%的幼兒體育教師會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幼兒園工作章程》來設置教學目標,其主要包括了身體素質、安全和自我保護以及一些日常行為規范等內容。但在實際幼兒體育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目標高、大、全等為目標而目標問題。如在簡單的隊列隊形的基本口令教學中,某位幼兒體育教師就把愉悅身心;培養幼兒勇敢、樂觀、自信和探究;發展幼兒基本隊列隊形動作等內容作為了一堂體育課的教學目標。一堂幼兒體育課,要完成上述教師的教學目標,難度就可想而知了。除了上述在幼兒體育教學目標中存在的問題外,在幼兒大中班還又另外一種現象就是“小學化”傾向。即在目標制定中出現了“掌握某某動作”;“能運用某某技術”等詞語。2.3幼兒體育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組織情況。在調查中發現,四川省公辦幼兒園體育課堂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種教學模式:一是自主探究學習模式。如在一節《奇妙的繩子》中,教師在帶領幼兒完成準備活動后,就通過語言誘導幼兒探索各種不同的玩繩子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給以指導,對于有新意的,就讓其給同伴們介紹,然后大家集體學習;二是情景教學模式。情景教學模式因較能貼近幼兒生活實際,所以在幼兒體育教學開展過程中經常用到這一教學模式。如在《小兔搬蘿卜》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就設置了“要下雨了,小兔們要在規定的時間把自己種的蘿卜搬回家”的情境,由此開展體育課堂教學,鍛煉孩子們的速度、力量和靈敏性等身體素質。三是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即教師組織幼兒,通過講解、示范和集體練習的方式來開展體育教學,如在以武術為課堂教學內容中。不同教學模式的靈活運用,對幼兒體育課堂教學任務的完成和目標的實現有著重要作用。但同時也發現,目前四川省部分公辦幼兒園體育教學中在運用教學模式時,存在著以下方面的問題:一是幼兒體育教學“中小學化”或者“成人化”,即在教學過程中較注重技術技能的傳授與練習,這是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的“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不相吻合的;其次是在運用情境教學模式中沒能放映出情境教學模式的本質而過于追求形式上的共同性。如在《我是小小兵》的體育課堂中,教師以幼兒扮演小小兵匍匐前進,然后“炸坦克”和“碉堡”,最后救護傷員的故事情節來開展課堂內容。但在幼兒活動過程中,卻不能體現出教師意圖。原因在于幼兒對于教師所模擬的情境并不熟悉,對所扮演的角色似懂非懂,不可能沉浸在所布置的故事情節中去。在訪談和觀摩課的中發現,四川省幼兒體育教學過程中,主要以行政班為單位來開展教學。在教學中根據體育活動內容來進行靈活分組,但總起來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分組形式:一是按照幼兒在每次整隊集合時所占位置以列為單位進行相對的固定分組,如在“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活動中,教師都是以這種分組的形式來進行;二是男女分開進行體育活動的分組的組織形式,如在“丟手絹”的體育課堂教學中,中班以上的幼兒班級大都是以男女生分組活動的形式進行;三是按同桌或者相鄰座位幼兒分組的方式,如在一節“快樂小足球”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就以同桌的方式進行分組。2.4幼兒體育教學中對幼兒的評價情況。在四川省公辦幼兒體育教學的評價中,體育教師一般采用的都是過程性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來對幼兒體育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在執行評價的過程中,過程性評價用得相對較少且相對單一,趨向于對某一小組或者個人表現得好與否進行簡短評價。如在分組游戲或者集體活動時,教師為約束某一小組或個人的行為,調動某一部分群體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教師往往會說“小朋友們看×××組表現多么好;×××小組站得多好;×××小朋友表現得最好;×××小朋友很聽老師的話”等等。總結性評價在四川省公辦幼兒體育教學中,主要是在一節課結束時,教師會利用幾分鐘的時間,回顧一下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小朋友們的表現情況,或者有可能把學習的內容進行延伸,如把行為、習慣或者禮貌等和日常生活相銜接起來??偲饋砜?,四川省公辦幼兒園在體育教學評價過程中,評價形式相對靈活,評價內容顯得程序化,比較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和思想品德素養方面的培養。但相對而言,四川省公辦幼兒園的體育教學評價,在評價主體上,忽視了孩子們自身的主動參與評價和家長評價兩個評價主體。通過調查和訪談發現,主動讓孩子參與到體育學習評價中的課堂非常少,數據顯示有11.7%的體育教師在評價幼兒時,曾主動讓幼兒積極發言,對自己或者他人進行評價;而讓家長參與到幼兒體育學習評價的情況為5.72%。讓幼兒自身作為評價主體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不僅會了解到幼兒體育學習情況,同樣也能對幼兒諸如語言表達能力、尊重他人、遵守規則與責任等綜合素質進行培養。而讓家長參與其中,卻能更好地了解幼兒體育興趣愛好以及體育學習情況,進而調整幼兒體育教師自身的教學計劃,促進幼兒體育學習。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3.1.1四川省公辦幼兒園幼兒體育教師大多畢業于體育院(系),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知識掌握的程度不高,靈活運用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而相對應的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知識的主動性不夠,學習途徑和機會少。幼兒體育教師所在單位對這一問題沒有引起足夠重視。3.1.2在幼兒體育教學中,四川省公辦幼兒園存在目標制定追求內容的全面性和運動技術教學傾向的問題。此外,四川省公辦幼兒園體育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靈活多樣。但在教學模式的選取上存在與幼兒生活實際不要吻合,與《幼兒教育指導綱要》和《幼兒工作章程》要求不符。3.1.3在對幼兒體育課堂學習的評價中,評價內容能夠拓展到生活中去,但顯得過于程序化;其次所采用的過程性評價不完整,沒有對幼兒的表現情況給予充分說明,因此顯得有些敷衍了事;三是應參與到評價中來的幼兒和幼兒家長的主體地位缺失。3.2建議。3.2.1四川省各公辦幼兒園應重視并完善對幼兒體育教師有關幼兒教育與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認識的培訓機制,促進幼兒體育教師重視對幼兒體育教育相關知識的學習與提高,進而提升幼兒體育教學水平。3.2.2四川省公辦幼兒園體育教師要認真貫徹和落實《幼兒教育指導綱要》和《幼兒園指導工作章程》中關于幼兒健康教育要求,做好幼兒體育教學工作,為促進幼兒健康發展發揮積極作用。因此,這就需要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做到整體目標的全面性、系統性和階梯型。具體在幼兒體育教學目標的設置上要符合幼兒實際,符合教學內容實際,選擇符合幼兒實際的教學模式,以能較好地達成教學目標。3.2.3構建正確的幼兒體育教學評價理念,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積極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促進幼兒體育教學健康發展。在幼兒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幼兒的評價在主體實現幼兒、幼兒家長和教師參與的多元主體模式;在評價方式上采取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模式進行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的完整性;評價目的上輕幼兒運動技術技能學習的結果而重幼兒的學習過程和綜合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gov.cn/zwgk/2010-11/24/content_17523.htm.
[2]教育部,幼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Z]教基〔2001〕20號.
[3]邱贊,孫強.四川省城鎮幼兒園體育教學現狀與發展對策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0.12(4),147—151.
[4]袁金花.南京市幼兒體育教學的現狀調查與分析[D],南京體育學院.2013.
[5]呂曉昌.中、美幼兒體育教學比較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4.4(19):96—98.
[6]劉計輕.城市幼兒體育教學活動象征的研究—基于湖北?、械恼{查分析[D],西南大學,2012.
[7]陳時見,幼兒園課程的國際比較[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楊斌 張智偉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
- 上一篇:中國出版總署期刊查詢
- 下一篇:高校體育教學提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