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教學培養體育精神的策略

時間:2022-03-12 11:07:11

導語:小學體育教學培養體育精神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體育教學培養體育精神的策略

摘要:體育精神的培養始終是貫穿在大中小學教育中,體育教學培養學生體育精神的主要路徑之一,本文針對小學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體育精神的方法上進行策略分析,意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精神;教學方法

體育作為一種社會活動,貫穿在人們的社會生活、生產和工作中,并不斷的演變而來。體育精神是“健康向上”的精神,一種敢于挑戰自我和團結協作的競技精神。“少年強,則國強?!币虼?,體育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體育教育精神更要從小學生開始培養。

一、明確小學體育教學培育合作精神教育目標

明確小學體育教育目標是培育學生合作精神的基礎。在當前小學生的體育教材內容一般較單調,小學生也會感覺很枯燥,而且教材中的專業術語對小學生來講有些抽象,小學生就會產生一定的畏難和抗拒情緒,這些問題都會影響學生接受、學習并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因此,教師需要合理調整教學內容,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目標,讓學生產生喜歡體育運動的欲望。教師需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需要應用多元化的方法和手段來增加體育課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對體育教育的積極性和互動性。首先,引導學生學會合作。許多小學生不喜歡跑步,甚至有的小學生很排斥甚至抗拒跑步,同時也有可能會存在學生中途退出跑道的情況;作為教師則可以采用“4×100”接力跑的方式,讓學生自由組隊,將學生個人的榮譽與團隊集體的榮譽綁在一起,培養學生個體之間的交流與團隊之間的合作互助精神。其次,引導學生對合作和互助精神形成正確的認知。比如,在跳繩課上,可以讓學生自由組隊,也可以進行男生女生隨機分組,指定一名學生進行統計,統計哪個小組跳的花樣最多、哪個小組的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跳繩總數最多,對于獲勝的小組,給予必要的獎勵。這種跳繩方式,就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通過具體的事實經歷,不僅讓學生親身體驗了團隊的合作,也增強了學生對團隊合作精神的認知,更加增加了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促進了班集體的團結。最后引導學生團結就是力量。組織學生進行分組拔河比賽,拔河是學生體會合作精神的游戲之一,這不但可以強化學生協調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群體之間形成合作互助共贏的精神。通過種種團隊合作的體育項目,學生會有“我們能行,我們最棒”的體驗和感受,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團結向上的集體榮譽感,這樣才會使學生更有興趣更有意愿去參加更多的體育運動,并且可以激發學生積極爭取團隊勝利的責任感。

二、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

小學生正處于身體素質上升的年齡段,所以,這階段要加強意志品質培養。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一方面要通過艱苦的磨煉,在嚴格的要求下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另一方面又要因材施教,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夠脫離小學生的實際水平,要充分的考慮小學生的基礎狀態。在體育教學中合理地安排組織諸如跳遠、跳高等這類能夠增強小學生意志品質的體育活動。面對這種情況,有些小學生表現出畏縮恐懼的消極意識,當我們充分了解并把握了學生消極意識產生的背景原因以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制定方案和計劃,采取措施。例如在跳高課程上,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競賽的方式進行練習。競賽規定如下,每個人練習三次,取三次成績的最高分,跳得最高的算作優勝者。在好勝心的驅使下,學生一方面通過立定跳高分析自己動作中的不足,反思如何能跳得更高;另一方面,用心觀察其他學生的動作,學習跳得高的同學的技巧和方法。通過三次比賽,學生能始終保持高度的參與熱情,并且在每次的跳高中都能獲得新的收獲。對于不敢參加跳高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諸如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寬跳高架的距離,或將跳高橫桿換成橡皮筋等措施,來驅除這些學生心中的障礙,并鼓勵他們主動參賽。這種充滿趣味性以及挑戰性的跳高運動,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鍛煉積極性,也可以使他們盡快掌握跳高動作要領,還積極地完成了人人參與的體育鍛煉。不僅培養了學生果斷、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質,也使得學生逐步克服困難,增強自信,鼓足勇氣,在體育運動中鍛煉了身體,收獲了成功的歡樂。

三、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尊重規則的精神

在小學的體育運動中,大多都是趣味體育游戲。在學校體育運動中,最重要一點就是要讓小學生尊重體育精神和體育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體育制度才能保障體育運動的正常進行,才能有效地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和管理。大多時候我們會發現在體育運動中,小學生的思維和行為比較散漫,難以實現教學目標。例如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開展“四人三足”的游戲活動,大家齊喊“左右左”,邁著自己的“左右左”腳,始終牢記自己的角色和分工,在這樣的游戲中,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同時還能培養小學生在團隊之間的配合意識,在游戲過程中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可以可培養學生遵守紀律、自制等意志品質。當然,教師適當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游戲活動時要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比如踢毽子、跳繩、跑步等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但是要在游戲之前將游戲規則講清楚。明確規則的重要性,還要在體育運動中制定相應的及獎懲措施,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游戲規則,在游戲環節中幫助學生在規則的基礎上加強團隊合作,并讓學生意識到只有團隊協作才能更快、更好的順利完成游戲任務。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團隊精神有助于提升教學質量,對于小學生的綜合性素質全面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可以幫助小學生之間加強溝通和交流,促進感情,也有助于今后走向社會塑造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讓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多參加體育鍛煉才能有健康的身體,這樣才能更加符合社會的需求,為成為綜合性復合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鄭愛萍.論淺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36):158

[2]陸敬華.淺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16(09):199

[3]陳娟.淺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意志品質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0(31):102

作者:劉運東 單位:沛縣龍固鎮后洼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