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共享信息技術教學研究
時間:2022-07-25 02:57:08
導語:資源共享信息技術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教育隨信息技術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從傳統的粉筆加黑板到電教設備輔助教學,再到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今天的大數據應用和人工智能正在改變人類教育的未來。聚焦到信息技術帶來的資源共享,筆者認為其在教師備課、教學手段選擇和教學效果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具體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1豐富教學內容?;诨ヂ摼W技術實現全世界范圍內的知識共享,集合眾多人的智慧,分析知識的儲備和積累及運用。過去,教師只能通過自身的知識儲備和積累完成教學設計,因此,教師個人的視野決定了教學設計的質量以及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自從信息技術發展起來,互聯網將一切知識和人進行互聯互通,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知識幫助實現知識的增長。盡管是教師個人授課,但是其學習的知識更多,速度更快。全球的知識共享已經能夠幫助教師形成兼具深度和廣度的知識儲備體系。資源共享大大促進了教師個人知識能力的提升,也大大豐富了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創新教學設計。傳統的教案變成教學設計,這其實是教育觀念的變革帶來的影響。在信息技術創新的基礎上帶來的資源共享,也帶動了教育技術的創新和教育理念的更新。翻轉課堂、教育改革等變化就是基于教育理念更新和變革形成的。因此,在學校的辦學實踐中,教師在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創新教育教學理念,而對于教學設計的變革,很大一方面就是基于資源共享和理念共融。隨著教育理念的變革,教師的教學設計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著力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在教學設計的變革下,教師的教學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1.3更新教學手段。信息技術對于教學變革的最大影響是促進教學手段的更新。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對于課堂教學具有很大的創新性,尤其是在教育技術變化的基礎上,音頻、視頻、VR等現代教育技術給學生帶來更加直觀的體驗,學生在不斷地變革中發現問題,找到問題,從而實現更深入的教學變革和更良好的發展。對于教師的學習而言,這對教師的教學手段革新,尤其是教育觀念的變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當前的社會發展情況下,由資源共享促進教育技術革新,這對于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影響重大。1.4創新教育評價。在信息技術手段變革的基礎上,教育評價的變化也隨之而來,教育評價的形式發生了變化,例如,現階段基于資源共享的信息技術變革帶來的教育評價方式轉變正在促進學校在數據管理上不斷進行更新。大量的教育評價開始從數據出發,學生可以通過數據分析,在不斷的更新中進行自我的學習評價。對于教師工作的評價也在不斷地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內容上的評價形成較好的評價機制,例如,杭州十一中采取刷臉的模式幫助學生在不斷更新和實踐的基礎上形成了較好的教學評價方式,也給家長和學生清楚的自我認知,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已經開始接受這種相對有效的評價方式,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也有很大的變革。
2基于資源共享的信息技術教學改革促進研究
在資源共享的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入推進教學改革,必須要明確教師和學校的雙重責任。教學工作主要針對教師,但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實施必須要滿足現有的教育教學手段的變革。首先,學校要能夠接受信息技術的變革對教學的影響,然后是轉變教師自身的教育觀念,進而傳導到學生身上,提升教育教學質量。2.1學校管理層敢于應用教育信息化。這一點對于信息技術改革教學改革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如果校長不能正面解決這些問題,深刻認識這些問題,接受基于資源共享的信息技術教學改革的實際價值,那么會很難實現更深層次的改革和創新。目前學校領導對于信息技術的認知開始逐步處于開放階段,已經充分意識到信息技術對于教育教學改革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對學生的促進和發展作用明顯?;诖?,當前的信息技術變革的第一關已基本打通,但是還需要將信息技術在商業中的運用與學校的辦學費用相銜接,這是一個非常有必要解決的問題。教育信息化的運用單純依靠學校的力量恐怕難以實現,必須充分運用好現階段的教育教學成果,扎實推進學校的教育變革,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2.2教師敢于改變自身的教育觀念?;谫Y源共享的信息技術對于教育教學的變革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需要全體教師的配合來實現更大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轉變自身的教育觀念,明確信息技術的巨大價值。根據觀察和研究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都愿意改變自身的教育方式,但是也必然有部分教師缺乏能力進行這類變革,尤其是部分年紀大的教師不愿意改變自身的教育方式。因此,當前的信息技術對于青年教師的引導作用更加明顯,學生也更愿意接受新的教學手段。實現學校的教育技術變革必然會深刻地影響和改變教學的方式和手段,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需要發揮帶頭作用,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當前社會發展需要更多的教師具備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氣,敢于面對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接受新的教育理念,遵循科學的教育規律,從而實現自身對教育教學的嶄新的認識。事實上,決定教學質量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教師,一個是學生。教師的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2.3學生創新學習方法。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之間有很大的關聯。資源共享下的教育技術手段的變革對于學生的轉變和發展具有較強的影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創新了學生的學習方法,在此基礎上實現更深入的教學手段更新和教學方式轉變,學生的認知水平也會產生較大的變化。學生依托互聯網學習,學習和掌握互聯網范圍內的知識體系,學生的認知開始逐步轉向自主學習,互聯網上的知識已經能夠大大滿足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而且必須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在不斷地學習和實踐過程中實現更大的突破。在現有的互聯網技術的協助下,學生的認知水平不斷得到提升,教育教學方式也不斷實現更大的變革。當前的教學手段下,學生的學習模式在不斷地變革,不斷地更新,從而提升自身的學習。學生學習方法的創新必然會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和學習體驗,增強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真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實現更大的突破,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嚴莉.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柳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3):49-52.
[2]朱茂琳.批判性思維培養視角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J].職業技術教育,2015,36(23):27-30.
[3]李現.“云空間”數據信息技術在高職學生教學中的改革與應用[J].中國培訓,2016(22):155+158.
[4]鄭穎,林文雄,吳則焰.現代信息技術與本科教學融通推動高校回歸教學本位[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7,7(2):3-8.
[5]劉立偉,鞠偉嘉,徐輯彥.試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5):91-92.
作者:王力 張宏蘭 單位:1.南通開放大學 2.如皋市郵政局
- 上一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措施
- 下一篇:中學地理單元教學范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