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分析

時間:2022-03-29 09:21:53

導語: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分析

摘要:信息技術手段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是彌補傳統教學手段不足,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整合幾何畫板、微課等教學手段,搭建信息化的溝通交流平臺,全面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信息技術;整合對策

信息技術整合應用于課堂教學,是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不足,豐富教學資源,優化教學形式的有效手段。在初中階段,數學的邏輯性、抽象性等特點,需要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優化教學手段,方能提高教學質量?;诮逃畔⒒囊暯牵處熢诔踔袛祵W的教學中科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是改變過去數學教學模式,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例如,在初中數學的圖形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巧妙地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化靜態為動態、化平面為立體,優化圖形教學效果。本文立足初中數學教學,探討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優勢極其對策。

一、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優勢

(一)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不足。在教育領域,信息技術是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不足的最佳手段。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只能依靠課本、黑板板書等方式開展教學,受到教學手段的限制,教師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方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將信息技術手段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起來,有利于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備課時間,精心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以有效地縮短教師黑板板書的時間,有效地拓展了課堂教學的容量;又如,在面對初中數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時,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動畫演示、微視頻等教學手段的應用,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輕松,提高教學質量。由此可見,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巧用信息技術手段作為支撐,是有效彌補傳統教學不足,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于每一名教育工作者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許已經爛熟于心。然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卻考驗著每一個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就初中數學的教學而言,數學學科本身特有的邏輯性、抽象性等特點,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無趣。這就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時,要善于優化教學方法,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進而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相比較傳統的教學手段而言,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巧用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圖片、視頻、動畫、聲音等的融入,有利于讓枯燥的、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有聲有色、圖文并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達到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在初中數學課堂導入環節,教師巧妙地借助微視頻創設教學情境,富有趣味性的導入,能夠快速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為取得好的數學教學質量奠定基礎。

二、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整合的對策

(一)巧用幾何畫板,優化圖形教學效果。幾何畫板是一款動態作圖軟件,主要用于數學、平面幾何、函數作圖領域。幾何畫板有很多快捷的作圖工具,如畫點、畫圓以及移動、縮放、旋轉等。在教學中,尤其是數學的教學中,幾何畫板的作用非常大,教師可以巧妙地借助幾何畫板快速作圖、動態演示并進行數學計算和實驗推導,借助軟件快速地作出想要的圖形,同時,教師在作圖的過程中,還可以結合教學的需要添加文字、線段等元素,實現好的教學效果;此外,幾何畫板還具有強大的動態演示功能,教師在作圖之后,可以平移、縮放、不規則變換和旋轉等,這種動態展示的方式,能夠優化圖形教學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傳統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在圖形教學中,要巧妙地以信息技術手段為支撐,發揮幾何畫板的教學優勢,優化圖形教學效果。(二)巧用微課,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微課是建立在信息技術基礎之上的一種視頻教學模式。微課具有主題鮮明、針對性強、內容簡短等特點,是現代教師優化教學內容,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的有效手段。當前,我省關于微課的教育研究熱潮高漲,廣大教師都按照教育主管部門的相關要求,積極設計和開發微課,并科學將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領域,力求改變過去落后的教學模式,有效地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高教學質量。以筆者所執教的科目——數學學科為例,由于知識本身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導致有很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需要突破。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也應當響應上級的號召,積極將微課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起來,提高教學質量。例如,在初中階段的數學中,函數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知識點。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在中考的過程中都會有考察。并以二次函數的考察為重點。為了強化學生對二次函數知識點的理解,筆者在教學中,借助微課“二次函數解析式中各字母系數的幾何意義極其應用”,對二次函數進行了強化講解,并將微課與學生共享,讓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有重要的參考資源,強化學生對二次函數知識點的理解,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三)搭建信息化交流平臺。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師的教學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搭建信息化的溝通交流平臺,進一步縮短師生之間的距離,讓教師可以隨時對學生進行遠程指導。同時,信息化的交流平臺,還有助于學生之間就某個數學問題展開交流和討論,共享優質的數學學習資源,促進班級的全面發展。因此,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整合,教師要善于搭建信息化的交流平臺,營造互動的、交流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借助幾何畫板、微課、信息化交流平臺的應用,不斷優化初中數學的教學,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趙生初,杜薇薇,盧秀敏.《幾何畫板》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12,20(3):104-107.

作者:陳治娟 單位:貴州省遵義市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