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歌唱教學方法

時間:2022-08-09 11:12:28

導語:小學音樂歌唱教學方法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音樂歌唱教學方法

【摘要】少年兒童教育中,音樂教學占據重要位置,已經成為社會重點關注的一個方面。實施音樂教學可提升小學生的文藝素養和審美趣味,幫助兒童健康成長,還能夠促使少年兒童保持健康積極的心理狀態和審美觀。小學音樂課堂是少年兒童音樂教學的主要場所,因此需要對其重點關注。本文通過研究歌唱教學的有效手段,以期提升小學生的音樂素養,從而實現新課標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歌唱教學方法;蘇少版教材;音樂課堂;小學生

對我國大部分地區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觀察,發現在小學生音樂課堂中,歌唱課程十分機械化,降低了音樂教學的效果。音樂審美作為音樂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可幫助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提升其審美能力,這也是在小學生課堂教學中實施音樂教學的重要目的。歌唱在音樂學習中十分重要,但它并不代表音樂教學的一切。當前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的發展方向有所偏移,為將其引回正道,需要改變歌唱教學方法,基于審美能力的提升去完善教學過程,牢記音樂教學的目的[1]。

一、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的基本現狀

歌唱教學作為小學音樂教學體系中最基礎的內容之一,可有效確保小學生未來聲樂能力的良好發展。根據相關研究可知,絕大部分低年級小學生對于歌唱學習十分積極主動,在歌唱教學中,該群體通常比較統一和整齊,聲音也非常大。而就中年級學生群體來看,能夠積極主動參加歌唱教學活動的人只有一半,并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數據還在不斷降低。這表明學生會在年齡增長之后,忽視歌唱教學的意義和音樂學習的重要性。影響歌唱訓練的因素除了生理發育這一不可避免的因素之外,還有不合理的訓練方法等因素,這表明需要改進小學音樂教學中歌唱訓練的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歌唱能力。小學生因為不具備長期的歌唱訓練基礎,因此會出現害怕、不熟練等情況,從而打擊學生在歌唱表演方面的自信心。另外在小學生歌唱教學中,音樂教師分為兩種,一種是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另一種是畢業于專業音樂院校的年輕教師,兩者互有優劣。老教師在課堂內容教學上,對學唱內容進行明確界定,這種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只停留在會唱的階段,沒有太多深層次的學習。年輕教師通常具有一技之長,專業知識豐富,工作態度很好,期待在小學音樂教育工作中發揮出自己的作用。研究表明,當前我國小學音樂教師中只有少數畢業于音樂相關的專業院校,這就導致小學音樂教學中缺少聲樂專業的教師[2]。小學音樂教學時間較短,小學階段的主科課程占據總體課時的一半甚至還要多,藝術課程教學課時過少,這就縮短了小學音樂的教學時間,規定課時內教學任務完不成的現象非常普遍。

二、音樂教學體系中歌唱教學的重要性

普及音樂的方法主要是從小就對學生進行歌唱教學,兒童歌唱教學內容十分豐富,基于豐富的學習內容,兒童能夠輕松把握藝術表現、速度、節奏、音準等。歌唱教學還能夠將音樂中蘊藏的美感傳達給學生,有利于兒童未來學習樂器,這種方式會產生真正的音樂,而不只是發出聲音。作為打開音樂之門的一把鑰匙,歌唱的良好能力和技巧,對學生未來在音樂領域的學習和深造具有重要意義,使學生能快速上手樂器,有效提升智力,促進身心健康,確保學生全面發展。歌唱可以提升個人的審美素養,增強個人的審美感受能力,激發音樂興趣,對音樂學習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能確保學生音樂能力的提升。

三、結合蘇少版教材對音樂課堂中的歌唱教學方法進行研究

基于歌唱教學的特質,將部分具有成功實踐經驗的教學聯合起來,針對性地研究歌唱教學的模式和方法。本文從多個方面出發全面論述歌唱教學方法,包括借鑒其他學科教學方法、學生活學活用、課堂具體操作步驟、審美感受能力等。

(一)以審美能力為歌唱教學的核心

教師應基于小學生的審美特征和審美心理實施歌唱教學,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創造美、鑒賞美、表現美、感受美。在教授某一首歌曲時,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其對旋律和歌詞中包含的意境進行感悟,促進學生對歌曲產生深層理解。舉例如下:小學蘇少版教材中的《草原小姐妹》,這首歌曲描述了龍梅和玉容兩人在面對困難時的高尚行為。學生只有對歌曲要表達的內涵進行理解,演唱效果才能有所提升,使學生在歌唱過程中更具感染力,從而提升小學生的整體歌唱水平,拓展歌唱的深度[3]。

(二)對歌唱教學中的具體教學步驟進行梳理

歌唱教學步驟共有四個,分別為表現歌曲、思考歌曲、分析歌曲、熟悉歌曲。基于這幾個步驟,從前往后按照順序完成,就能夠使教師的歌唱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程序化和規范化的小學生歌唱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歌唱水平。

(三)創設音樂情境,培養學生的感知與演唱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將歌唱文本進行沉淀、積累、內化,指引學生創新實踐,走出文本、走向生活。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提升,將與歌唱有關的實踐活動多應用在教學當中,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在實踐中尋求知識,提升歌唱教學活動的可持續性,提升教學的效率。歌唱作為一種音樂藝術,具有非常豐富的情感,能夠有效抒發感情,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音樂情境,使學生融入情境,從而在情感上找到共鳴,將情感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舉例如下:在教授《劃船歌》這一歌曲時,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印尼屬于千島之國,這里的河流流淌非常緩慢,微波蕩漾,小船輕快,船工們在河上泛舟的時候非常的輕松悠閑。這首歌曲調悠揚婉轉,教師可引導學生模仿劃船動作,表現出小船的搖曳蕩漾;學生進入情境之后,便會對這首歌曲的歌唱技能和知識進行掌握。學生在完成該課堂教學的任務后,會提升對歌曲的演唱能力以及對多聲部的感知能力[4]。

(四)在歌唱教學中應用朗誦教學方法

歌唱在朗誦過程中進行,能夠提升聲音的自然度,并緊密連接歌唱中的低中高音。學生在朗誦過程中需要加入自己的情感,從而增強自身演唱的立體感,拓展歌曲本身的情感深度,使歌曲聽起來更加震撼。

(五)注重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當下音樂歌唱教學中,小學生沒有較高的參與度,應利用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并基于教師的指導,提升學生對歌唱活動的參與積極性。為使這一理想的教學效果得以實現,教師選擇的歌曲可與學生選擇的歌曲一致,雙方通過歌曲進行互動,感受歌唱過程中的情感。舉例如下:在歌唱教學中學習《童聲里的中國》時,教師與學生合唱時可使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有效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和尊敬之情,并將這種情感融入到歌曲的演唱當中。學生歌唱開始之前,教師可基于2008年舉辦的北京奧運會進行導入,并使學生自主思考如何將對祖國的敬意表達出來。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歌曲的旋律進行掌握。在沒有加入唱詞時,可將音樂作為一種背景音樂,小學生通過一系列活動,如朗誦、想象、做、聽、畫等,快速掌握和熟悉歌曲旋律。使用以上方法練習所要教授的歌曲,并通過教師示范的方法,讓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學習。音樂旋律被學生大概掌握之后,教師可利用同步唱、分句唱的形式使學生對歌曲進行學習。然后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針對音樂的節奏做出動作,如跺腳、拍手等,為學習的歌曲進行伴奏。同時,在歌唱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指導學生扮成不同國家的小朋友,隨著節奏對玩足球的動作和姿勢進行模擬。這種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不但能夠顯著提升歌唱教學的效果,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和老師關系的和諧。

(六)融入生活元素,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感

目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比較受歡迎的教學模式是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通過歌唱教學和生活元素互相結合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從而有效調動學生的現有知識、個人情感、生活經驗,讓學生能夠更加快速地理解歌曲含義。舉例如下:學生在學習《紅蜻蜓》時,教師可將實際生活中與蜻蜓有關的故事引入教學過程,使學生能夠對自己追逐蜻蜓的畫面進行回憶,進而將自身對這項游戲的情感融入到歌唱學習中去,以更快地掌握歌唱技巧,使演唱更加開朗活潑。教師還可以在歌唱過程中創編學生追蜻蜓的動作,這一方法能夠使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提升,顯著增強教學的趣味性[5]。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當前狀況來看,小學生音樂歌唱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歌唱教學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谛聲r期的教學改革措施,有效解讀、分析、探索小學音樂課堂歌唱教學的方法,形成一套系統的指導方法,對學生的歌唱學習效果進行提升,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陶冶自身情操,被歌唱文化所熏陶,對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改善教師歌唱教學的質量具有顯著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娟.新課程標準下小學生歌唱能力評價體系的擬定——以花城版小學音樂教材為例[J].北方音樂,2019,039(021):190-191.

[2]顏藝萍.讓兒童用樂器快樂地表演音樂——以<水鄉歌兒多>教學案例為例[J].當代家庭教育,2019,000(015):122.

[3]唐蘇.基于JazzChant教學方法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與思考——以<劍橋國際少兒英語>1為例[J].教學研究,2018,(005):119-124.

[4]朱玉芳.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策略——以蘇教版四年級教材為例[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9,000(001):75.

[5]李莉.淺談如何引入微課來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以蘇教版教材為例[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8,(23):226-227.

作者:吳佳曄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越溪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