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時間:2022-03-22 10:54:42

導語:情感教育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情感教育在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通過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品味作者表達的內容,體會思想感情,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幫助他們全面、準確地把握課文內容,激發學習興趣,陶冶情操。在教學中,可以從以下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1從品味語言入手,領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語言文字是情感的載體。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對表達文章思想感情起到關鍵作用的句子進行反復的朗讀,也可以根據語境采取多種形式的讀,幫助學生在對語言進行感知的基礎上,準確領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例如,小學語文冀教版四年級下冊《老人和鳥》的最后一自然段中,描寫了愛鳥、護鳥的老人去世后,鳥兒們前來為他送行的感人場面:“誰也沒有邀請誰,鳥兒們都來了……飄落的花瓣和綠葉呀,掩蓋了林中的小屋……”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教師要特別引導學生注意把握“成百上千”,形容來的鳥兒之多,“盤旋”、“哀鳴”形容鳥兒們對老人去世的無限悲痛,“花瓣雨”、“綠葉雨”則預示著老人的精神與山林常在,永遠銘記在鳥兒們的心中。在讀熟、讀準的基礎上,要用較為緩慢的語速讀出當時百鳥祭奠的動人情景,讀出每一個重點詞語所傳達的含義和感情,讀著讀著,仿佛每一個孩子就是一只小鳥,感情自然與文本相融。冰心的作品《肥皂泡》中,有這樣的句子:“我想借著扇子的清風,把她們一個個送上天去,送過海去。到天上……落到一個熟睡的嬰兒的雛發上……”,這一段話,是作者借肥皂泡描寫了自己兒童時代的美好理想,天真稚氣的孩童,有一個自由美好的心靈,向往大海的那邊,向往高山的盡頭,向往天河、向往月宮,向往一切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這一段的朗讀要用輕柔的、充滿想象的語調,體會肥皂泡承載了作者的快樂與希望。

2從重點問題入手,品味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無路任何學段、任何文體的教學,重點問題都是教學的脈絡,有些思想感情,作者的表達并不是直白的,需要學生在對問題的深入思考中進行挖掘,品味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冀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中,多次提到“美麗”一詞,但是“美麗”指向的對象又有所不同,教學中,可以抓住“美麗”一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美麗的淡藍色的熒光”表面上是對鐳元素的直接描寫,實際上,這光芒閃耀著居里夫婦在科學道路上不懈追求的艱難而又光輝的歷程,閃耀的是他們的輝煌成就,閃耀著科學家身上孜孜以求、淡泊名利、獻身科學的精神,這是其一;其二,居里夫人為了科學事業,貢獻了自己寶貴的青春,消逝了美麗的容顏,但是她的精神卻光耀世界,她在所有人的心目中是美麗的,而這種美麗,是永恒的,教學中,從重點問題入手,就牽住了全課的“牛鼻子”,情感也就在問題的探究中得到升華?!段业膽鹩选芬晃谋憩F了烈士嚴格遵守戰斗紀律的可貴品質。文章的重點段落是忍受烈火焚燒而作者心如刀絞的部分,理解這一段,可以從以下幾個問題入手:“作者剛剛發現火燒到的時候,內心是怎樣想的?”“作者不敢看,又忍不住不看,這矛盾嗎?”“你覺得突然跳起來或者叫起來的可能性有嗎?為什么”,通過以上幾個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聯系上下文進行朗讀,從而激發學生從內心深處萌生出對英雄的崇拜與敬仰之情:為了戰斗勝利的目標,能夠忍受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痛苦,這種精神何等偉大!

3從生活實際入手,升華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生活中的知識經驗能夠大大幫助閱讀者理解材料。小學語文課本中一些文章反映的時代背景、社會環境與現實生活有很大差距,所以在理解思想內涵和感情方面,學生有一定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聯系現有生活實際與文章所描寫的時代進行比較,產生情感共鳴,或者思想反差,幫助理解文章感情。冀教版四年級下冊《鎖不住》的心是一首兒童詩,描寫的是一個被媽媽所在屋子里的孩子渴望走進自然,呼吸自由空氣的心聲,這首詩的創作靈感就來源于當下孩子的成長背景,由于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呵護,限制了他們的活動自由,孩子們渴望親近青蛙、小鳥,渴望爬上大樹,擁抱藍天,于是發出了“世界也是一本書,為什么不讓我去讀?”的質問,這首詩的語言形象淺白,易于理解,教學只要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引發情感共鳴是水到渠成的事。但同樣是兒童文學作品,丹麥童話作家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理解起來,卻有些障礙。這篇童話通過小女孩在大年夜街頭被凍餓而死的悲慘故事,痛斥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但是在學生的理解中,除了“資本主義社會是黑暗的”之外,其它都是模糊的概念,教學中是不能強加給學生的,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使用了“我與小女孩比童年”的環節:你與小女孩的童年有哪些不同?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差異?聯系實際進行鮮明的對比,學生就認識到了,小女孩看到的幻象就是她的希望,而這些希望在當時社會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從而深刻體會到了資本主義制度的罪惡,而我們今天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就是因為我們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這樣,既使學生認識到了資本主義制度的黑暗,有激發了他們對當下生活的幸福感,全文情感得到自然升華。

作者:趙翠婷 單位: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馬頭營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