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開展方法研究

時間:2022-01-31 08:54:11

導語:閱讀教學開展方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閱讀教學開展方法研究

初中學生的認知理解能力雖然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是富有情感以及人文價值觀的,學生要想徹底深入地了解掌握并不是容易的。因此,教師在教授初中語文過程中,對于充滿情感的文章一定要引導學生學會閱讀理解,深層次了解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從中感悟人生,體味生活百態。下面講述對于《爸爸的花兒落了》一課從以下四方面運用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對于文章的深層次理解,體會成長的意味。

一、創建學習情境,引發興趣

積極的閱讀興趣能夠促進學生對于文章的高效閱讀以及深入理解。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該合理地根據教材內容,適時地創建一些學習情境。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感知文章的情感以及作者的心理活動,加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閱讀成效的提升?!伴L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有效的播放這首歌。通過這首歌蘊含的淡淡哀愁情感,引發學生內心的真切感受,感知文章主人公小英子聽到這首歌時的離別無奈以及憂傷之情。教師不需要再設置額外的引導,學生就會深深的融入文章的意境之中,認真閱讀,體味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二、有效設計問題,品讀人物

閱讀不僅僅只是表面讀過就可以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閱讀,讀通,讀透。因此,就需要教師合理有效地設計問題,促進學生的思考探討。使學生通過深入思考,品讀人物心理,體味人物情感,從而促進其內心的成熟,體會到成長的感覺,以此來實現閱讀教學的真正成效。教師在講解課文時,有很多問題都可以引發學生對于文章的深入思考和理解。如文章最后“爸爸的花兒落了”和“我也已不再是小孩子”有什么聯系呢?學生會細細的體味,爸爸的花兒落了是指爸爸的去世,但是花兒結出了甜美的果實,“我”就是爸爸的果實,已經成長起來了。通過有效的問題,使學生感悟到“長大”的真正含義,年齡不是記號,責任才是標志,長大意味著一種勇氣與承擔。

三、緊密結合寫作,學會表達

閱讀教學與寫作練習是分不開的。學生通過閱讀文章,理解情感,并學會運用閱讀所學到的知識,進行新的創作,表述自己的情感,達到學以致用才是真正的有效。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材知識指導學生學會文章的表達技巧和表述方式,并熟練運用這些技巧和知識進行創作,達到以讀促寫,提高寫作技巧和能力。在《爸爸的花兒落了》課文中,教師可以詳細地向學生講解文章中運用到的寫作方法:插敘和伏筆。文章中運用到插敘比較多,如由衣襟上的夾竹桃引出了小英子去醫院探望爸爸的事情,爸爸說的話又引出了六年前賴床受罰的事情等。這些插敘的運用,都很好地促進情節的發展、內容的補充以及主題的表達。文章中還運用了伏筆,如去醫院看爸爸時,爸爸曾說:“沒有爸爸,你更要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經大了,是不是?”當畢業典禮結束后,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為什么呀?這都成為爸爸即將離開人世的伏筆。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之后,可以布置學生運用插敘和伏筆進行寫作,給出題目:閱讀父親、不想長大、父愛如山等等。讓學生既表達對父親的情感,又練習寫作能力。使閱讀與寫作真正地有效結合起來。

四、延伸課外閱讀,開拓視野

閱讀教學不僅僅只是課堂上的閱讀。學生正是處于思想的快速成長時期,豐富的閱讀素材,廣泛的閱讀面,對于其心理素質以及內心素養的影響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注重閱讀的拓展延伸,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外閱讀素材,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開拓其眼界和胸懷,促進語文教育的有效開展。教師講完《爸爸的花兒落了》這篇課文,就可以讓學生完整的閱讀林海音的《城南舊事》,這有助于學生通過完整的故事感受小英子的童年,小英子的經歷,感悟人生。對于學生精神世界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以及文本之間的有效對話。

學生通過閱讀開拓眼界和胸懷,豐富內心情感,提高文化涵養。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重視和運用閱讀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積極性;通過有效的問題,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引導學生運用閱讀,鍛煉寫作能力;并延伸課外閱讀素材,豐富學生內心世界。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相信學生一定會在閱讀上更進一層,對于語文的熱情更加炙熱。

作者:唐厚清 單位:山東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區范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