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美育論文

時間:2022-06-12 03:03:38

導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美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美育論文

【摘要】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點,小學語文主要分為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方面,閱讀為語文四大支柱之一,在閱讀中包含了識字、語法、詞語、成語以及寫作手法等。然而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美育現狀調查發現,主要存在形式單一和內容簡單的問題,通過運用D-E教學模式,即形式多樣化、內容豐富化實施美育,從而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美育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美育的現狀發展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新課標中,對小學語文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教學理念,因而小學語文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小學語文主要分為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方面,閱讀為語文四大支柱之一,在閱讀中包含了識字、語法、詞語、成語以及寫作手法,因而小學語文閱讀具有簡單性、多樣性、生活性等特點,其簡單性主要為閱讀篇幅、字數、主旨思想較為簡單、通俗易懂,多樣性體現在體裁、表現手法等上面,體裁可以是小說、散文、古詩詞等,生活性主要為閱讀內容大部分為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涉及到平時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小學語文閱讀具有簡單性、多樣性、生活性的特點,在閱讀中進行美育對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美育現狀調查發現,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問題主要在形式和內容兩個維度上。1.形式單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美育,目前的形式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模式為教師主導、學生被動參與,教師在閱讀課堂上按照教案和教學計劃,進行講解分析閱讀材料,按照要求將生詞、句式、表現手法、文章主旨等進行一一剖析,沒有了解學生的需求,更沒有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課堂效率較為低下,課堂氛圍較為死沉,對于閱讀中涉及的美育,教師也只是穿插在講解中,一帶而過,沒有著重進行講解,學生無法進行有效吸收美育,達不到美育對小學生的積極作用。2.內容簡單。根據現狀調查顯示,雖然小學語文閱讀體裁多樣、內容豐富,美育無處不在,然而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選取內容較為簡單,不能滿足小學生接受美育的要求。教師教學選取的內容大部分為課本內容或者與課本相關的內容,沒有進行一定的延伸和拓展,教師在分析閱讀材料時,過于注重句式、生詞的講解,強調形式美,對于主旨含義的理解較為簡單,這對塑造小學生理解內容美較為不利。通過現狀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在目前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美育存在過于強調形式美,忽略內容美的問題,不利于促進小學生的全面、持續、協調發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有效美育的策略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小學生進行美育,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能力,更可以培養小學生的發現美和創造美,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根據小學語文閱讀中美育教學現狀存在的問題,以及小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出發,采用D-E教學模式,即形式多樣化、內容豐富化。1.多樣化的形式。在原來只有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延伸,采用課內—課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課內可以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以學生為主導進行閱讀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形式包括傳統教師講解、課堂思考問題、學生發言等,運用情景教學法,將閱讀材料中滲透的美育以故事、角色扮演、生活場景等形式進行表現,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通過自身體驗閱讀中的美育。在課外主要是教師給學生布置閱讀任務,閱讀任務不僅包含課本內容,更多的是拓展內容,形式可以是課題研究、小組討論、演講比賽、小品等,課外形式不限,由學生自由選擇,讓學生的閱讀過程和結果中都可以接收到美育。形式的多樣性不僅體現在教學形式,更體現在小學生接收美育的形式,主要包括教師講解、自主發現、教學滲透等中,通過多樣化的美育滲透形式,進一步提高小學生的審美觀,發現藝術美和自然美。2.豐富化的內容。豐富化的內容不僅是小學語文閱讀的體裁,更是閱讀內容的豐富性、科學性以及有效性,以便更好地實施美育,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美育教學時,首先教師要加強自身學習,學習語文知識、學習美育相關知識,提高自身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其次,要掌握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心理問題,有針對性地選取相關閱讀材料,最后結合現狀發展,善于發掘閱讀內容中的各種美,并以多樣化的形式進行滲透教學。豐富化的閱讀內容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生活性,美育的表現手法之一就是通過生活中美好事物加以表現,因而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需要結合小學生的日常生活特點,這樣更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情;②社會性,美育不僅包括藝術美,更多的是社會美,更重要的是小學階段正是形成價值觀的時候,因而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其內容要具有一定的社會性,選取具有積極的正能量的閱讀內容;③科學性,通過閱讀不僅能提高語文能力,更能培養小學生探究的科學能力,因而需要選取具有一定科學性的閱讀素材,讓小學生發現科學美,提高小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

綜上所述,通過運用D-E教學模式,即多樣化的形式、豐富化的內容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美育,不僅可以培養小學生的發現美、鑒賞美的能力,提高其語文能力,更能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其積極探究能力,促進其全面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茜.微探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美育的實施[J].中外交流,2017,(44).

[2]劉宏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美育的實施[J].考試周刊,2017,(89).

[3]王洪.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美育實施途徑[J].作文成功之路,2017,(8).

作者:郭鳳琴 單位:福建省龍海市浮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