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論文:幼教成長教學模式綜述

時間:2022-01-13 08:56:26

導語:幼教論文:幼教成長教學模式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幼教論文:幼教成長教學模式綜述

本文作者:汪益彩工作單位:諸暨市浣紗幼兒園

教師自我提升

(一)自我理論提升:廣閱書籍——自我理論提升的紐帶為讓教師能真正地學到一些理論的東西,我們進行了一項閱讀書籍的活動。具體活動流程為:第一步:教師自由選擇書籍或文章,做好摘記及觀后感,在活動中闡述自己的感受,以及在今后工作中有可能的幫助。第二步:指定書籍的閱讀,進行讀書漂流。選擇通俗易懂、對教師有直接幫助的書籍或雜志文章,供教師輪流翻閱,并寫下觀后感,集中活動交流。第三步,把書面上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并結合具體教學、反思、案例等形式進行理論聯系實際。(二)教學技能提升:工作小竅門的挖掘——教學共享的捷徑在教師成長目標里,僅僅組織好每次活動是不夠的,需要教師擁有更廣闊的可能跟教學無關的知識和技能?,F在我們提倡教師把這些小竅門交流出來,積少成多,通過這樣的捷徑讓每位教師都能擁有更多的小竅門,感受小竅門帶來的快樂和效率。而這些小竅門主要表現在這幾方面:1.豐富課外知識。授業者要給孩子一碗水,自己首先要具備一桶水,尤其是面對低年齡的幼兒,他們對什么都好奇,什么都喜歡問個為什么,要成為孩子面前有問必答、得心應手的好老師,就必須廣閱書籍、與時俱進接受新事物,哪怕是跟教學無關的或是孩子們才津津樂道的動畫片等。與會時,把認為有價值的知識交流一遍,一人講幾人聽,大大縮短了各自查閱的時間。2.美化環境等技能。人們都說幼兒園是個花花綠綠、充滿童趣的世界,如何讓這個世界在孩子們眼中始終充滿向往,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出色地完成好這一任務,很多老師是各出奇招,大家的小竅門聚集在一起當然也不失為一個好的辦法。3.利用現代科技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傳統的文字編輯和查找資料外,我們可以在網絡上找到跟工作有關的例如漂亮字體、音樂編輯軟件、圖片處理軟件等等,當我們遇到節目編排或者裝飾環境時,這些小知識正好發揮其強大的功效,我們的老師也就不必求助于外界,把時間浪費在音像店、刻字店里了。同時把這些小竅門貫穿在不定期的教研活動中,這種以單個教師帶領全體教師獲得經驗的形式給大家帶來的是全面的發展,自身的價值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三)教學計劃制定:工作進展依據——發展目標落實的基石針對教師計劃性差這一情況,我們從每位教師以往的工作和計劃中制定的情況出發采取個別談話,幫助老師正確面對自己的現狀和能力,再具體細致地調整計劃,并在新的學期里始終勉勵自己完成,最后在學期結束之前集體交流,公開自己的計劃。一學期下來,很多從不積極參與的教師,特別是一些招聘教師,她們在論文案例獲獎、公開課展示、優質課獲獎的平臺上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增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激勵機制創設

(一)創設觀點論壇機制:觀點論壇——成為主力軍的途徑作為一名教師,除了教好每項知識技能外,日常生活中自身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來的一種優秀的素質也是孩子們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诖它c,我們設計了每周一次的主持話題的教研活動:輪到主持的教師事先準備一個話題,組織其他教師開展討論,要求使活動氣氛容列,做到每位教師都有話可說,同時做好小節工作,記錄成冊。為保證活動的有效性和避免教師選題的單一性,一方面為教師提供豐富多彩的話題形式、范疇,另一方面也積極鼓勵教師能出新意,群策群力。開展的話題大致有以下幾類:通過翻閱大量資料找到一些經典的案例進行分析;感悟于平時自身在幼兒一日活動中遇到的具體事例;搜尋一個在某個學科領域中的優秀教材共同討論設計各自的特色教學過程。(二)教師月交流文章機制:反思——教師專業成長的通道具體做法是:每位教師每月交流一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當你選定一篇內容之后,必須要有自己的精華??梢允抢Щ?,也可以是經驗。要求教師在交流的時候不但要脫稿而談,而且要站立在全體教師面前大大方方地談。經過半年左右的訓練,一般的教師都能做到脫稿并且條理清晰。當然,每一次成功的反思活動,臺下教師的反饋也很重要,我們要求臺下的教師針對反思都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這樣一方面培養了她們認真傾聽的習慣,另一方面也讓每位教師在整場活動中積極動腦、參與其中。(三)觀摩互動機制:交流——經驗獲得的方式具體做法是:(1)確定活動主題開展觀摩。每次教研活動之前,先確定一個主題范圍,圍繞這一主題可以盡情發揮自身特長優勢,自由選擇學科及形式。由于主題一樣,教師們在選材的時候就顯得格外謹慎,又加上操作范圍廣、不受學科限制,活動開展時都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達到了在競爭中學習提高的效果。例如有一次“綠色家園”的主題活動,一位教師細心觀察周圍事物,在課堂上引進了日常生活中常見、但不被人關注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的區別和作用,當時觀摩的老師就大發感嘆:“若不搞這次活動,我們還不知道路邊的垃圾箱現在有這么些講究呢……一直以為塑料泡沫是污染物,想不到也屬于可回收垃圾……”另外,一些教師雖說只是采用了傳統的故事或兒歌教學,但肯在教學設計上下功夫,簡單的一個內容,競讓孩子們歡愉雀躍,也讓觀摩教師們明白,只要設計巧妙,組織一次成功的活動也非難事。(2)優質課觀摩。因為條件限制,外出學習的機會不是所有人都能參加,而現在的專家講座中總有一些優秀的教師或教授開課(錄像受拍攝水平限制,效果不明顯),另外,園內參加課堂比武獲獎的優秀活動、平時教研活動中發現的優秀活動等等。這些資源的廣泛共享,這就得借助于觀摩活動。我們采取“經典活動回放”的形式,鼓勵教師們把這些優秀的活動再次呈現出來,讓更多的教師得到學習。(四)強項拓展機制:強化——自我肯定的途徑幼兒園是一個整體,若能將每個人的長處融合一起,合理使用,勢必收到1+1>2的效應。而這樣的拓展我們用以下三“字”法得到強化:察:我們采取自報、推薦、選拔的方法挖掘教師之特長。開學時的自報:了解自己的優點進行報名。同事們的推薦:有些內向型教師明知道自己某方面比別人要強,怕人說閑話,卻不敢報名,這就需要同事的推薦。選拔:幼兒園開展一系列展示活動:故事演講展示、各類繪畫展示、書法展示、論文展示、活動設計等發現教師之優點。激:人有許多時候對自己都比較寬厚,總會自己原諒自己、自己放松自己,如果在旁邊“推”一把、“逼”一次就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組織者經常得做“傻”人,以傻促人。比如,練習書法時拿一個比較難的字詢問書法特長的老師,這個字結構如何擺,起筆、落筆如何;讀故事時抽出一段文章請普通話標準的老師從感情、咬字上予以朗讀,事后,組織者要及時抓住教師的心理,記得別忘記說:“原來是這樣!”“謝謝你幫我!”“確實不錯!”等等,除此之外,組織者還必須經常要求有專長者及時充電。用:用其之強項進行展示并主持活動。要求主持的教師從理論、操作對各位教師進行培訓,并布置相應作業讓“學生們”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同時老師與學生們一起討論作業的質量,怎么樣才能做得更好。這是相互促進的過程,也是質的提升過程。善于拋開傳統的教研活動形式,從教師真正獲得發展的目標出發,我們進行的這一系列創新的教研活動促進了教師們專業的迅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