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2-06-13 11:18:48
導語:音樂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過去的幼兒園常常有時間與小伙伴一起玩丟沙包、踢毽子、跳皮筋、彈玻璃珠等游戲,然而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現在的很多幼兒都從小生活在高樓大廈籠罩下的城市中,沒有太多機會和小伙伴一起游戲或一起實踐,久而久之會對幼兒的協調能力帶來很大的不便。通過音樂游戲,幼兒可以在課堂中與伙伴們一起體驗游戲的快樂,對于音樂游戲,教師往往提前結合一定的音樂知識規定好游戲規則,如與幼兒一起玩捉小魚的游戲,教師會要求幼兒在規定的范圍內玩耍,提前規定好游戲時間,音樂節拍設起時幼兒蹲在地下不能活動,而音樂一起,幼兒便根據事先規定的角色扮演貝殼和小魚,“貝殼”必須在音樂節拍停止之前拍住“小魚”,才能算游戲勝利,而“小魚”則要盡力逃跑而不被“貝殼”抓住,節拍停止,游戲結束,教師公布游戲結果。這樣的音樂游戲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興趣,鍛煉大腦、四肢與手的相互協調,也鍛煉了反射神經,讓身體更加靈活,對自身協調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幫助。
二、音樂游戲在幼兒教學中可以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
大自然將絢麗多彩的世界賦予了人們,給不同的人們帶來了不同的景觀和意象,對于幼兒而言,對大自然的感知能力非常重要,且必須從小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教師應鼓勵幼兒參與生活、感知自然,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觀賞大自然和接觸美好的事物,使學生在自主探索中不斷總結生活的美,無論是生活的美還是藝術的美都是來源于每個人的內心,每個幼兒都要多接觸課堂以外的事物,將大自然之美課堂搬到室外去,通過多角度的探索和學習再將知識帶回到課堂內,與身邊的小伙伴們分享自己的見解,讓大自然之美在課堂上釋放別樣精彩。由于音樂游戲既具有音樂的特點,也有游戲的特性,它可以鍛煉幼兒的大腦、手、身體等不同機制的靈活配合,讓幼兒在不同音樂環境中獲得鍛煉,增強對美的感知。在對音樂游戲的選擇上,教師應結合幼兒的個性和特點進行合理選擇,在音樂和游戲中不斷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三、音樂游戲在幼兒教學中可以鍛煉幼兒的表達能力
很多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中主要是因為家長的工作忙碌,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將孩子的一切都交給學校的老師,而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幼兒由于環境的影響,很少有表達的機會。如果幼兒不能從小積極表達自己,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將會變得性格內向、靦腆,難以與周圍的人交流溝通甚至是相處,也不利于將來的發展。很多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引導時發現,很多女孩由于在家中被捧為“掌上明珠”,在學校中喜歡別人順從自己,如果得不到滿足或與小伙伴發生矛盾就會哭泣撒嬌;而很多男孩在與別的小伙伴玩?;蚪煌鶗r容易采用暴力,因為一點小事就會動手打架。在過去這種現象都會被稱為“人品不好”或“缺少教養”,后來經過心理專家的研究發現這類幼兒多是存在著不會與人溝通的問題,遇到問題不會合理表達,只會采用極端方法。幼兒教師應采用積極的手段加強對幼兒表達能力的引導,通過音樂游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如在玩狼和小兔的游戲中,幼兒必須在游戲中和其他小伙伴進行交流溝通,不僅要跟隨音樂節拍完成自己的任務,還要與隊友進行配合,讓幼兒懂得溝通合作的重要性。這使得他們的表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增強,通過音樂游戲克服了孤僻、冷漠和靦腆的問題。
四、音樂游戲在幼兒教學中可以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
對孩子學習興趣的培養一定要從幼兒園時期就開始。經調查,很多小學生在起初接受知識時就產生了極強的厭惡和抵觸心理,歸根結底與他們在幼兒園時期的不合理教育有關。由于幼兒的年齡較小,心理和生理都在發育初期,這時教師要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從小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認識到學習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無論何時何地,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隨著音樂游戲的不斷推廣普及,音樂游戲對于幼兒學習興趣的提升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通過播放音樂,幼兒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放松,讓他們不再對學習產生緊張和恐慌的心理。通過音樂游戲,結合幼兒的個性特點選擇游戲方式,制定游戲規則,幼兒不再因為離開父母進入學校學習而采取消極心理,以一種更好的心態適應幼兒園教育,在快樂學習快樂游戲中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作者:劉洋 單位:河南省洛陽市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幼兒園
- 上一篇: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探討
- 下一篇:商務英語學生語用能力調查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