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集體舞教學游戲價值及優化措施
時間:2022-05-13 08:46:11
導語:幼兒集體舞教學游戲價值及優化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3-6歲幼兒的教學中,幼兒集體舞是應用最廣的一種教學形式。在眾多的集體舞中,圈圈舞有著很大的游戲價值。圈圈舞變化多樣,形式眾多,可根據需要進行創新,為3-6歲幼兒教學帶來了不少新的舞蹈體驗。本文主要對集體舞的教學特點、圈圈舞的形式、游戲性、游戲價值及教學優化措施展開探討,分析3-6歲幼兒在游戲中的感受。
關鍵詞:幼兒;集體舞;圈圈舞;游戲;教學優化
在3-6歲幼兒教育階段,集體舞是應用最廣泛的,也是最多元化的,能夠豐富各學科教學,其中圈圈舞具有較強的游戲價值與教育意義。在開展圈圈舞游戲互動時,教師需要注意幼兒德育的培養,提升幼兒的團隊意識,促進孩子們的身體協調能力、空間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還能夠鍛煉其音樂方面的節奏感受力。圈圈舞還可以和其他舞蹈形式進行結合,可以和游戲進行融合,加強對3-6歲幼兒教育階段圈圈舞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幼兒園中集體舞的教學特點
在幼兒園中集體舞是應用最廣的一種教學形式,集體舞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很重要。只有貼近幼兒生活,才能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才能更好地促進幼兒健康快樂成長。一個集體舞形成離不開音樂和動作的配合,離不開整齊好看的隊形。
(一)音樂合適貼切
音樂和動作互相配合,互相交織,互相融合,共同組成集體舞。集體舞中,音樂和動作是密不可分的,可以給孩子帶來許多歡樂。首先對于音樂,應該站在幼兒的角度看待,針對幼兒興趣選擇音樂,并且能通過活潑歡樂的歌曲,引起幼兒對集體舞的興趣。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量的集體舞教學經驗表明,類似中國風格這種接觸頻繁、耳熟能詳的音樂,用來編排集體舞可能獲取不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對年齡較大的孩子缺乏吸引。一些異國風格或者成人類型的音樂,反而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可以快速引起幼兒興趣,激發幼兒好奇心和挑戰心。結合這一教學經驗,在幼兒小班時期,集體舞的音樂應該主要以輕松、簡單的音樂為主,比如《找朋友》等;在幼兒中班教學階段,可以適當增加音樂的豐富性,增加民族特色,比如《西班牙斗牛舞》等;在幼兒大班教學期間,集體舞的音樂則更加多樣化,音樂類型也不僅僅局限于兒歌,比如《男兒當自強》這種充滿正面指導意義的成人音樂也可以作為集體舞素材。要根據幼兒興趣愛好編排集體舞,集體舞教學要以幼兒為主體,通過歌曲舞蹈達成教學目的。在集體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音樂的節奏和旋律,還要考慮音樂對舞蹈的匹配性和完整性。比如,集體舞音樂以中速為主時,剪輯中加上前奏間奏和尾奏,更能使集體舞具有完整性,有利于設計多變的集體舞隊形。比如在《田納西搖擺舞》這首歌曲編排中,教師可以通過重復前、尾奏,設計出簡單活潑的動作。
(二)動作簡單輕松
集體舞舞蹈動作不易冗余復雜,需要繁而化簡,利用簡單的基本動作即可。比如在《快樂男子漢》中,雖然只有拍手、踏步等簡單的動作,但是通過整體隊形設計,使得整個舞蹈富有趣味性,添加了集體舞的美感。集體舞動作主要分為模范動作、舞蹈動作和一般生活動作。對于幼小教學階段來說,集體舞里的動作側重于一般生活動作,走、跑、跳等動作在幼兒集體舞中較為常見。
(三)隊形多樣豐富
集體舞不僅能夠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還能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幼兒的空間想象能力,促進幼兒之間的溝通交流。幼兒園常見集體舞隊形有“半圓形”“單圓圈形”“鏈狀形”等,尤其是對低年齡段幼兒來說,隊形變化不易過多,以“圓圈”形式的隊形跳集體舞效果最佳,這就是圈圈舞。師生圍成一個圓形,還有學生和老師一起跳集體舞。這樣不僅利于幼兒教師的教學,而且能夠促進孩子之間的溝通交流與學習,促進師生關系的融合,營造出團結友愛的學習氣氛。在圈圈舞教學中,圓圈的隊形能夠更好地展示出教師的動作,便于幼兒觀看和學習,能夠更好的從教師的示范動作中學習到集體舞。而在行列這種的隊形下,教師可以和孩子以面對面的形式排列,通過鏡面的方式展示教學內容。
二、圈圈舞的形式及游戲性
(一)圈圈舞的形式
圈圈舞的主要形式是眾人圍成圓圈跳舞蹈,但是其又可以延伸成多種不同的形式,比如一圈的圈圈舞,兩圈的圈圈舞,內外呼應,相互交換舞伴等形式,舞蹈動作也更多樣一些,還可以同時進行多圈的圈圈舞,畫面更為壯觀有趣。除了自身舞蹈形式的變化外,圈圈舞還可以和其他舞蹈形式進行結合,比如可以和游戲進行融合,比如丟手絹這個游戲就可以用圈圈舞的形式進行演繹,教師也可以讓幼兒一邊跳舞一邊玩丟手絹的游戲;再比如《數鴨子》這個小舞蹈,教師可以讓數鴨子的時候就可以做蘿卜蹲的游戲。在應用圈圈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對圈圈舞的形式進行創新。
(二)圈圈舞的游戲性
圈圈舞有較強的游戲性,因為以圓圈為主,靈活性也較突出。對于3-6歲的幼兒來說,一個十分簡單的圈圈舞,就能讓其感覺到游戲的樂趣;由于參與人數眾多,更能讓幼兒感覺到圈圈舞的游戲樂趣。圈圈舞可以讓數位或數十位幼兒同時進行,也可以幾個小組同時進行,相互比賽;教師可以將圈圈舞和游戲結合起來,比如和找朋友的游戲進行結合。幼兒們跟隨音樂節奏跳舞的時候,找朋友的幼兒可以在此時找到一位好朋友,然后兩個人做互動舞蹈,再換找朋友在中心去找別的好朋友;在幼兒跳圈圈舞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一些指令,讓一些幼兒按照指令舞蹈,增加舞蹈的趣味性。因為圈圈舞形式比較自由,因此游戲性也比較豐富。
三、圈圈舞在3-6歲幼兒教學中的游戲價值和意義
(一)創設游戲情境
選擇圈圈舞作為幼兒園集體舞教學的內容,不僅貼近幼兒生活,而且幼兒面對面舞蹈,方便幼兒交流,也能看到其他小朋友的舞蹈動作,小朋友間互動性強,容易調動幼兒興趣。圈圈舞有著清晰的節奏、工整的結構、速度適宜,幼兒有充分的時間來考慮配合音樂做出動作,方便我們選擇合適的音樂。游戲是幼兒的天性,《綱要》中指出游戲作為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圈圈舞特別強調游戲內容的整合性、形式的活動性、方法的多樣性、師生的互動性、幼兒之間的互動性等等,可以創設出最符合幼兒心智特點的游戲情境。教師可以根據音樂特質,對音樂進行合適的處理和剪接,配合圈圈舞的游戲性,通過重復和變化音樂的長度,做出適合各個年齡班幼兒的轉化。圈圈舞旋律歡快,節奏感強,因此可以盡量選擇熱鬧、喜慶的音樂,這樣的游戲情境一旦創設出來,幼兒就可以在圈圈舞活動中積極主動自愿地學會探索和發現,在舞蹈中得到各種不同的心理體驗。
(二)激發幼兒興趣
為了更好地展開幼兒園各項活動,我們必須學會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這是幼兒教學重要的前提和保障,所以,應該把培養幼兒對活動的興趣放在活動開展的首位。圈圈舞是一項較為特殊的韻律活動。在幼兒階段,音樂知識對于孩子們來說是較為抽象、模糊的,幼兒們對于教師的講解總是不能很好的理解,久而久之容易使孩子失去學習音樂知識的興趣。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融入圈圈舞游戲活動,能夠充分激發孩子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它同時也是最重要也是最明確的活動目標。因此,圈圈舞通過調動幼兒集體舞表演的興趣,可以最大程度的提升幼兒對舞蹈學習的積極性。
(三)培養幼兒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幼兒同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和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由此可見,情感和態度是推動幼兒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因素,因為積極的情感和態度是幼兒持續發展的內在動力。幼兒圈圈舞是需要幼兒相互配合的項目,在舞蹈游戲編排、表演的過程中,融合了教學、排練、表演等不同的項目,同時每一個項目都具有較強的統一性和規范性,在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幼兒的動力,并培養出一些可以讓幼兒終身受益的品質,在潛移默化中讓他們形成專注、秩序、合作的意識,這些品質將成為促進幼兒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關鍵。
(四)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和學習技能
在圈圈舞教學中,通過空間的變化、方位的變化、聚散的隊形變化,發展幼兒的協調性和空間認知;通過配合樂曲來變換隊形讓幼兒協作完成,提高幼兒的協作能力;通過圈圈舞動作重復變化提高幼兒舞蹈能力;通過圈圈舞教學活動,還可以啟發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能力,并在舞蹈活動中主動獲取知識。因為,幼兒在舞蹈中有一個思維過程,通過舞蹈學習也可以提高他們的想象力和表現力。所以,我們從發展幼兒的學習能力和技巧的視角來看,通過在舞蹈中運用操作技能與學習策略,培養他們獲得音樂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孩子們不僅熟悉了樂曲旋律,還初步了解了圈圈舞的基本結構,大膽運用各種開放的舞蹈動作,能隨音樂的節奏舞動出自己的思想感情,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四、幼兒圈圈舞教學活動優化措施建議
(一)選擇最佳的教學方法
1.動作舞譜在圈圈舞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圖譜這樣的形式,利用舞譜,將冗余復雜的舞蹈動作進行拆分化簡,化抽象為具體,能更好的便于幼兒學習和記憶,看上去一目了然。比如在《蝴蝶花》這個幼兒舞中,舞蹈動作對于幼兒來說難度特別高,不僅動作類型多,而且動作難度也較大,不便于幼兒理解和記憶。如果只是直接教授舞蹈動作,容易造成學生迷茫。對于這種舞蹈難度大的教學,教師需要借助簡單的符號,拆分舞蹈動作,幫助學生記憶。比如通過小翅膀這個符號,表示蝴蝶飛舞時的動作;用花朵符號表示《蝴蝶花》中采花蜜的動作。教師在用符號表示拆解時,還可以和學生一起交流活動,引入不同的記憶符號,這樣還能邊拆解,邊加深幼兒記憶,豐富了圈圈舞的教學內容。2.隊形舞譜相對于小班的簡單圈圈舞隊形,中大班則會在隊形中適當增加一些難度,或者增加隊形的變換,增加隊形的多樣性。這時候如果只是簡單的動作舞譜,對幼兒記憶隊形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利用隊形舞譜,可以幫助幼兒加深對隊形變換的記憶。不同的隊形可以用不同的記號表示,比如用兩個圓圈代表雙圈,一個圓圈代表圓形等方式。在《中國功夫》的幼兒舞蹈活動中,為了體現音樂的中國特色,結合了很多隊形來增加氣勢,因此大大加深了幼兒的學習難度。該幼兒舞對幼兒來說難度系數很高,非常不容易掌握。但是利用隊形舞譜拆分簡化后,能夠更有效的幫助幼兒理解學習。在歌詞前標注隊形,以此加深幼兒記憶,從而使整個集體舞井然有序,不易使孩子出錯。
(二)實施有效的教學創新
教師在進行圈圈舞教學時,切記語言零碎多余,表達不簡潔,應該使用專業化、規劃化的舞蹈術語,便于幼兒聆聽和理解。比如在教授幼兒“找空地方站好不動”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的語言指令要干脆利落,比如“我數到3,每人找好位置站好,不能動,聽明白了沒有”,此時教師的表情要嚴肅,語氣中要重點突出“3”“不能動”這些詞。當教師數到“3”后,還需要馬上觀察全體幼兒的情況,對于表現較差的幼兒可以改正他的動作,對于表現優異的幼兒還可以適當加以鼓勵。只有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才能帶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根據幼兒這一階段的性格特征,游戲類的教學方式更容易使幼兒接受。因此圈圈舞主要以游戲形式為主,在舞蹈中貫穿游戲內容,比如在《田納西搖擺舞》的圈圈舞里,采用了多種游戲方式。教師巧妙運用“老狼游戲”,在舞蹈里遷移了游戲內容,不僅增加了集體舞的趣味性和互動性,還能讓幼兒更好地接受圈圈舞,激發幼兒對舞蹈的學習興趣,引起幼兒學習的好奇心。結合游戲感受舞蹈的動作模式,在動作中融入游戲,寓教于樂,促進幼兒之間的互相交流,在快樂中幫助幼兒學習成長,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全面發展。五、結語綜上所述,在3-6歲幼兒教育階段,集體舞運用在幼兒園最常見,也是最多元的,易于幼兒接受,圈圈舞具有較強的游戲價值與教育意義。在開展圈圈舞游戲互動時,教師需要注意幼兒德育的培養,提升幼兒的團隊意識,促進孩子們的身體協調能力、空間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還能夠鍛煉其音樂方面的節奏感受力。在圈圈舞教學中用更加直觀明了的方法教授,讓幼兒易于接受,結合游戲感受舞蹈,寓教于樂。
參考文獻:
[1]黃蘭.“幼兒集體舞”編舞技法的教學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5(01):113-116.
[2]林奮.集體舞在幼兒教學中有效運用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7(03):137-138.
[3]鄔諾娃.幼兒舞蹈教育的方式方法研究[J].黃河之聲,2017(10).
[4]薛素賢.在歌表演中提高幼兒自主表現力的策略[J].文學教育(下),2015(04).
[5]郭姣.近年來幼兒想象力培養研究的分析[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15(05).
[6]孫瑩.幼兒舞蹈在幼兒游戲中的起承與延伸分析[J].科技資訊,2020(12).
[7]張怡.如何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滲透游戲教學[J].戲劇之家,2017(09).
[8]楊林君.淺析幼兒舞蹈創新教學的幾點心得[J].大眾文藝,2017(04).
[9]王麗娟.幼兒舞蹈教學的改進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2019(12).
作者:張蘭 單位:寧夏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 上一篇:地理教學技能訓練課程建設研究
- 下一篇:中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質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