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有效教學論文

時間:2022-05-18 10:45:22

導語:高中歷史有效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有效教學論文

【摘要】提問是課堂教學中教師廣泛使用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是師生互動的重要紐帶。精心設計問題并帶領學生探討解決問題,不但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提升教學效率,而且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有重要作用。文章就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實現有效提問,從四個方面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效提問;實效性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時效性,教師就必須在課堂教學的提問上下功夫,什么時候提問、問題如何設計,教師除了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外,還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提問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有效提問的目的。

一、課堂提問要把握好時機

我們常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就是在強調提問啟發要適時。老師在課堂上要努力抓住學生處于“憤”“悱”狀態的最佳時機,只有在合適的時機提出問題,才能更有效的激起學生的興趣。那么,課堂上那些時候才是合適的時機呢?第一是在重點難點處提問。每一節課時都有它的難點和重點,教師在這些地方適當地設計一些問題,并引導學生去解決它們,這有助于學生去突破重難點,掃除學習障礙,進而實現教學目標。第二是在前后知識點的過渡處設問。教師在講授完一個知識點,即將進行下面內容講述時,也應該進行設問,這樣的提問有利于促進知識遷移,既鞏固了對舊知識的記憶,又有助于新知識的掌握,還能讓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第三是在學生接受知識出現困惑的時候進行提問。課堂教學中老師一定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反應,如發現學生理解出現困惑,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大膽提出問題,通過討論給予解決。對學生自覺無疑而實則未知之處,教師更要通過設疑,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分析,讓學生在解答老師所設疑問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認知深度和學科素養能力。

二、課堂提問難度要有梯度和層次性

作為老師,應該很清楚地知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面對的學生無論是在知識儲備上,還是在能力素養上都是存在差異的,這是客觀事實。所以我們的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當要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問題的難度應該要有梯度和差異。對于基礎薄弱的學困生,應該以鼓勵為主,提出一些較為簡單的問題,在學生正確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表揚肯定,防止學困生失去信心;而對于歷史學科素養較好的學生教師可設置一些需要進行知識遷移類比,通過對比判斷才能回答的問題,進而鍛煉他們抽象思維能力。如在講授《》這節內容時,關于爆發的導火線、的口號、運動經過和結果等閱讀課本即可整理出的知識點,教師可設問并讓基礎薄弱的學生回答。而關于爆發的背景和影響等難度較大的知識點,教師通過資料呈現的方式,可以讓程度較好的學生嘗試回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設計難度不一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全體同學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使各層次學生都能積極思考,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歷史課堂提問要有啟發性、開放性

歷史課堂教育的目的不是單純地教授學生已經發生了的歷史事實,而是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習和思考有機結合起來,進而最大限地發揮歷史課的社會功能。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不要只設計過于淺顯的問題,這樣的提問不但無法激發學生興趣,也不能開拓學生思維。相反,教師設計的問題如果具有啟發性、開放性,能夠引發學生的探究與爭鳴,就一定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如在講到辛亥革命這一節時,教師可以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辛亥革命到底成功了沒有?讓學生展開探究討論。這樣的問題不但緊扣學習的重點,而且符合新課改理念,對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這種精心設計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不但有助于發展學生獨立的思維能力,也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

四、歷史課堂提問還應合理運用等待和賞識激勵

我們的課堂上還存在這樣一種現象,老師課前的確準備設計了問題,課堂上也包含了大量的提問,但是提問效果卻并不好,我覺得這是因為課堂提問上沒有合理運用等待和賞識激勵。那么,何謂等待和賞識激勵呢?所謂的等待是指教師在提出問題后,應該停頓下來,給同學們思考問題和組織答案的時間,不要提完問題馬上就讓學生回答或者自己立即給出答案。只有讓學生思維充分被調動的提問才能是有效提問。而所謂的賞識激勵就是指教師應當對學生回答的問題進行適當點評,并且評價應以正面鼓勵為主。教師提出問題,學生回答之后,教師不及時評價或回答錯誤之后一味的批評只會打消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從而導致課堂氛圍死氣沉沉以及效率的低下。所以作為老師的我們在課堂提問時一定要充分運用等待和激勵機制,一方面適當給學生動腦子思考的時間,另一方面對學生的回答要及時給予正面點評,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提高學習興趣。

總而言之,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方法,對于學生學科思維的訓練,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只有通過科學的課堂提問,多角度、深層次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加強教與學的和諧互動,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更高效地實現教學目標、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金馨.淺析課堂提問的最佳時機及原則[J].考試周刊,2017(64).

[2]周慧義.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提問[J].讀寫算,2013(27).

[3]李杏.中學歷史課堂中的提問技巧[J].考試周刊,2015(53).

作者:陳林正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一中學